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言文并重”策略

2019-01-08陈世英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词句词义语感

【摘要】本文论述“言文并重”教学策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建议教师通过吟诵朗读中培养学生语感、从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验语言之美、从词义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精神内涵,由此达成文言文教学“言”“文”两个层面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言文并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124-02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其教學目标包括“言”与“文”两个层面。其中“言”代表字词的释义、语句的翻译等基础知识层面,“文”代表情感内涵、人文精神等思想层面。对文章的词句含义若不能有基本的理解,自然谈不上文章鉴赏体会。但目前文言文教学过于侧重于“言”,甚至仅仅满足于将其翻译成相应的现代文,而忽略了“文”的鉴赏教学,造成原本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只是单纯地被解读成白话文。由于缺乏鉴赏环节,学生无法感受文言文之美,进而不愿阅读,也无法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需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言文并重”策略,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实现高效的文言文教学目标。

一、从吟诵朗读中培养语感

文言文是一种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是相对于“现代白话文”而提出的一个语文概念。在古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变迁,如今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差异变得极大,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语感是一种语文素养,语感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中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能够使其形成迅速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理性化直觉能力,进而体会文言文的真正魅力。

培养语感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是最适合文言文语感培养的方式是“吟诵”。与单纯的阅读不同,吟诵是汉语文的原生态形式,与我国丰富而优美的音乐性语言相适应,是国人学习汉语文的传统方式。南宋学者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曾指出朗读的作用和朗读在实践中的应用;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在其诗中形象地道出了“诵读”的作用:“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古人之所以重视吟诵,是因为吟诵能够调动口耳眼手脑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使人更容易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反复诵读,还能帮助记忆与理解。

初中是文言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对文字存在明显的生疏感,在停顿断句等方面缺乏经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吟诵文言文,不仅要从发音、停顿、重音及语气等多方面入手,以寻求声音与情感的契合,同时还要以“言”为基础,将文章字词的释义、课文大概内容等作为吟诵的引导,在每次吟诵时为学生设定相应的目标,诸如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明确句读、读出语气、掌握思路、体会情感、读出语势、领悟意境等,使学生每一次的吟诵均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从“言”的知识层面促进吟诵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登楼》一课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诗作的基本含义,再通过吟诵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创作风格。吟诵环节,笔者先请学生通读全诗,从中找出可能反映作者情绪的词句。学生从第一句中的“伤客心”、第二句中的“万方多难”这些明显带有阴郁色彩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悲伤的情绪,以及从第四、五句中的“变古今”“终不改”等词句猜测出作者的忧虑。笔者对此表示认同,并为学生大致讲解了本诗大意,学生由此确认全诗的感情基调。随后,笔者示范吟诵,学生被笔者所营造出的诵读氛围深深感染,仿佛与作者一同徘徊在高楼之上,虽近观花海,远眺江祠,却心忧国难,感伤报国无门,深刻体会杜甫沉郁顿挫、感时伤怀的诗词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机械单一地使用吟诵形式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倦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吟诵方式,如示范读、集体读、个人朗读、默读、分角色读、接龙读、配乐朗诵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指导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一课的吟诵时,先播放配有古琴乐曲的朗诵视频,学生聆听着悠扬动听的古曲,欣赏着古朴幽雅的中国传统建筑,再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篇幅虽短,却音韵铿锵、语言优美,学生对陋室铭所表达的意境产生了更加真切的共鸣,丝毫不觉千年前的文章晦涩难懂,更不觉斯为“陋”室,而觉此室高雅,不惟地雅、环境雅,更具人雅,从中领略作者旷达致远、不谀流俗的高贵品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审美情趣得以提高。通过多次吟诵文章,逐渐达到强化语感的目标,为文言文的理解与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从关键词句体验语言之美

语言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指导学生鉴赏、评析文言文,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精炼、传神、瑰丽的语言之美,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价值观、人生观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文言文的鉴赏必须从透彻了解文章词句入手,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指出关键词句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加深文章体会。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爱莲说》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画出一些关键词句,如“蕃”“染”“濯”“清涟”“妖”“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亵”“噫”“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等,然后让学生尝试解释其词义,再据此推测课文大意。等学生明确重点词句的含义后,笔者再向学生展示一些莲花的图片及短视频,请学生结合图文体会文章内涵,谈一谈自己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出多少种“美”。学生通过揣摩词句体会出莲花清新素净、高洁端庄的形态之美,通过句读音韵体会出文章的韵律之美,通过词义形容体会出情感之美,通过文中褒贬体会出品格之美和气度之美。总结之下,学生惊叹于短短一篇文章竟能如此优美隽永、内涵丰富。

又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写水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山则“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泉则“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传神地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绝美山水画。进行文章解析后,笔者请学生结合自己外出游玩时看到的山水景色,与文中相应的语句比较,体验骈文用字绮丽、声律铿锵、词汇对偶的语言之美。这种美感,正是“言”与“文”相结合所产生的超越知识点的语言魅力。通过文章关键词,学生以小见大,深刻体会文言文的语言之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从词义领悟文章精神内涵

古人有云: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义,还要通过词句的深层含义延伸思想,体味内涵,联系现实,引发学生对自身及周遭事物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认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所蕴含的精神之美,体会文言文的整体魅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一课时,笔者从文中的“走”“趋”“行”三个词的词义入手,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宋濂是如何通过三个生活片段来劝勉后学,表现他的浓厚关切和殷殷期盼。作者开篇即称“余幼时即嗜学”,每借书笔录后“走送之”。“走”字的古今含义存在差异,先使学生明确“走”的本义为“跑”,再引导学生结合开篇所言的“余幼时即嗜学”与这一“走”字本义,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情景及其所表达的情感。据《礼记》所载“人生十年曰幼,学”,可知当时的宋濂应该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因为家贫无法买书,不得不向别人借书看。从文中“余幼时即嗜学”一句展开想象:一个寒门幼童,在天寒地冻的时節还在毫不懈怠地抄录借来的书,可能一直到归还期限的当天才急急忙忙地把厚厚的一本书抄录完,才怀抱着借来的书奔跑着给主人送回去,生怕主人因为自己逾约而不肯再借新书。一个“嗜”字配合一个“走”字,表现了少年对书的痴迷和冲劲,描绘出作者从小笃志于学、渴求知识且诚实守信的生动形象。学生结合眼下的学习环境,深感作者求学之难、志学之坚,顿生敬佩。

接下来,加冠后的作者因“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因而“尝趋百里外”。根据解释,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笔者由此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一路疾行如此之远?他要去哪里?他为什么要去那里?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快领悟到,作者是因为“患无硕师名人”指导自己,而百里外有乡之先达,才不辞辛苦奋力前往,又唯恐错过听讲请教的时间,因而一路疾行,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到达先达所在的地方,“趋”字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对知识孜孜以求的青年学子形象。此外,作者求教时“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仅表现了作者求知若渴的态度,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师长近乎虔诚的敬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趋”有“礼节性地小步快走,以示恭敬”的解释,这一字恰恰表现出青年时代的宋濂仰慕知识,又深受礼仪教化、行事沉稳恭敬的行为心态。

宋濂对自己“从师”后的行动描述不再使用“走”和“趋”,而是使用了“行”。“行”即今义的“走”,文中提及作者“负箧曳屣”而“行”,且“行”于“深山巨谷”,“行”于“穷冬烈风”,可见其行路之难,负担之重,处境之恶。“行”字用得非常贴切且生动,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作者“之勤且艰若此”。

学习至此,可以发现文中行动从“走”到“行”,层层递进,速度越来越缓慢,意在告诉后学马生,求学之路愈远愈难,愈难愈缓,年少之时可全凭冲劲热情,可“走”可“趋”,而年长求学,多琐事缠身,如路艰负重之“行”,正是考验一个人对求知的信念和读书的毅力的时刻,此时即使乏“口体之奉”、着“缊袍敝衣”,也要坚持“行”下去,方不负“走”“趋”之时的努力,方能学有所成。因此,文中的“走”“趋”“行”,不仅是对动作的描摹,也是作者对自己求学心路历程的总结。学生通过选取代表性词义进行理解,再联系自身实际与今天优越的学习条件,便能明确自己该持有怎样的学习态度,明白作者劝学的良苦用心,在共鸣中体会文章所折射出的精神之美。

不仅《送东阳马生序》如此,从《陌上桑》我们可以体会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及对自由幸福的期盼,从《出师表》我们可以领悟诸葛亮对汉室的耿耿忠心,从《满江红》我们可以感受岳飞的凛然爱国之情,乃至于墨子的兼爱与诡辩,庄子的淡泊与文采,曹刿的眼界与英勇等,这些均可以通过词义的“言”升华到精神境界之“文”,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言”为基础,“文”是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应当设计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吟诵、关键词句、诠释词义等灵活手段实现“言文并重”,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之美,鉴古知今,陶冶情操,增强人文知识的积累,发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陈世英(1975— ),女,广西玉林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初中现代文阅读指导、初中作文指导。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词句词义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