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价值追求

2019-01-08苏日亮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日积月累语文园地统编教材

【摘要】本文论述部编版语文教材“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价值,提出链接单元课文、结合日常生活、创设游戏活动、营造说话情境等策略,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记忆、积累,降低学生积累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 语文园地 日积月累 理解感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089-02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之后都设置有“语文园地”的内容,主要指向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其中,“日积月累”作为语文园地一个重要板块,内容不仅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蕴含着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元素与语言材料,如成语、歇后语、对联、名言警句、古诗词、歌谣等。进行“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让学生接触、品味、运用这些优秀的语言文化,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追求。但是在该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容易走进“为积累而积累、片面积累”的误区,因此,优化“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策略,是当前教师急需落实的任务。

一、链接单元课文,在互读中加深理解

“语文园地”作为阅读单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该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阅读主题密切相关。“日积月累”作为“语文园地”中一个重要的板块,发掘“日积月累”与单元阅读内容之间的关联点,使学生能够围绕本单元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

以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日积月累”为例,该版块中需要学生积累的内容是“与景色有关的俗语”。鉴于本单元安排的课文有《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等,笔者便将“日积月累”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俗语融于《黄山奇石》一课的阅读教学之中。在《黄山奇石》一课的导入环节,笔者解释俗语的由来:泰山、华山、恒山、嵩山、衡山组成“五岳”,人们根据自己的游览经验总结,游览过这五山以后,其他山脉就没什么看头了;而游览过黄山以后,那五岳中其他名山也没什么好看的了。由此反映五岳是群山的代表,而黄山又是五岳中的佼佼者,这句俗语实际充分说明了黄山在所有山脉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山脉相比具有奇特之美。可见,链接单元课文的具体内容,能够让学生识记、积累更多相关的语言材料。同样,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俗语时,笔者将它融于《日月潭》一课的教学中。在阅读日月潭的描述文字时,学生从中品味到日月潭的美,这时,笔者引入“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学生理解“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虽然说日月潭很美,但是桂林的山水更美,不信?你可以找找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来读一读。”这样的教学,增加了阅读教学的厚度,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积累。

在“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中,教师根据积累内容的特点,巧妙地将它与本单元课文内容相结合,集学习课文、理解、记忆为一体,避免了学生枯燥地学习和单纯地积累。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好。

二、结合日常生活,借助画面促进感悟

“日积月累”板块中的语言材料大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遵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在教学中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知识的感悟、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积累语言的信心与决心。

以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日积月累”为例,这个单元安排有一首唐朝李峤的诗——《风》,诗句内容是“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该诗的语言积累,笔者在课堂播放了一段秋风起时在校园拍摄的树叶纷飞的视频,学生从视频熟悉的生活画面中很快体会到“解落三秋叶”的含义;接着,笔者再为学生播放一些春天风和日丽、柳枝摇摆、花儿盛开的视频,由此引导学生理解“能开二月花”这一句诗。如此,采用画面与诗句相结合的方式,活化了学生对诗句内容的印象,降低了学生背诵积累的难度。

在“日积月累”板块中,对于一些古诗词、说明文等比较难理解的课文,教师从实际生活入手,结合具体的画面、情境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境,还可以让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得到提升。此种教学背景下,学生对意境优美的诗句或者一些描写突出的语言印象加深,逐渐完成吸纳、积累优秀文化的过程,最终形成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

三、创设游戏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记忆

“日积月累”板块中编排了许多需要识记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采取一些趣味性的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记忆效果会更好。游戏活动是笔者常用的教学方式,结合板块相关内容设计适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记,可以逐步提升语文积累的质量。

“日积月累”,顾名思义就是长期积累,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之前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已积累的内容。为了使诵读的过程显得不那么枯燥,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例如“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这一部分内容晦涩难懂,学生识记起来有一定难度。对此笔者以游戏的形式引入课题,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拍手歌”游戏:同桌两个互对互答,一学生说“子”,另一学生就说“鼠”;一学生说“丑”,另一学生就说“牛”,就这样,学生边拍手边互对互答,循环往复,学生很快便能识记完整“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名称。接下来,笔者让学生连起来玩接龙游戏,例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由此进行生肖与地支相对应内容的识记。

游戏是儿童喜闻樂见的一种形式,在“日积月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积累内容的特点,采取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而且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学生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积累带给自己的乐趣,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积累的习惯,为语言文化修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营造说话情境,在运用实践中积累

“日积月累”板块一个重要的功用是积累,但是光积累不运用,学生积累到的也不过是一些死知识,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积累到的知识,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出适切的表达环境,鼓励学生在积累中运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积累运用中得到提升。

以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日积月累”为例,该单元要求学生积累关于人要有理想有志向方面的格言,例如“有志不在年高”“志当存高远”“有志者事竟成”等。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先理解再运用,笔者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这些格言的含义,然后再为学生创设一些恰当的交际环境,让学生尝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通过实际运用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格言的认知,进而完成语言积累。例如,笔者营造这样的语境:小红今年才6岁,可是已经能够背诵几百首古诗了,这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当有学生因为学习辛苦不愿意学习的时候,你可以对他说(志当存高远);当有学生说自己想成为一名有大学问的人,可是脑子太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功。这时候,你可以对他说(有志者事竟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能够很快找到运用的思路。

对于“日积月累”板块中的名言、格言、警句等内容来说,当教师营造出与它们相符的说话情境的时候,学生更容易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并且思想上能够受到名言、警句中正能量影响,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更加完善。

对于“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教师要善于依据板块内容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对需要积累的内容的理解感悟,并鼓励学生在运用中积累,长此以往,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和数量就会在运用中得到提升、增加。

作者简介:苏日亮(1975— ),壮族,广西钦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钦州市优秀教师、钦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日积月累语文园地统编教材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语文园地”教学初探
行走在积累与运用之间
“语文园地”在单元整组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研究
论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