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层推进小学高年段作文的深度教学

2019-01-08唐文慧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年段文集习作

【摘要】本文论述实现小学高年段作文深度教学的策略,通过读写同步自主修改习作,写评结合进行再创作,建立档案展示习作成果,制作文集提高习作自信心,家校联动激发创作动力等五种策略指导学生习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字】高年段 作文指导 读写同步 写评结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058-03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为突出。作文不仅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更是阅读能力的有效输出,也是语文素养的有力见证。因此,作文指导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理念更替瞬息万变、学科领域深度融合的今天,怎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笔者从多年小学高年段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作文指导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读写同步,有效修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高年段学生要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要注意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做到有效修改的少之又少,有些学生不是不愿意修改,而是力不从心、无从落笔。针对这一现状,结合高年段学生积累一定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的实际,笔者在高年段作文教学中活用教材,采用读写同步的方法,让更多学生真正做到有效修改,提高写作的能力。

“读写同步”即在同一个单元的语文教学中,将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同步进行,教师在单元开课前进行习作指导,学生完成习作初稿,阅读教学与习作修改同步进行。有人提出:这样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悖于教材的编排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编排特点是先课文后习作,结合多年高年段教学实践可知,先教课文后进行习作教学,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由于没有及时迁移运用常常被遗忘。在习作指导课中,即使教师费力引导学生再回忆、再总结、再指导,学生也鲜少能够主动、自如地迁移运用这些写法和表达方式。基于此,在作文主题与单元教学主题一致的单元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读写同步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单元导读环节,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写作主题,再指导学生对整个单元的课文进行整体预习,然后进行习作指导,学生在已有读写经验以及单元整体感知的经验基础上完成初稿。在教学该单元课文时,笔者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课文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课后利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迁移运用,及时修改自己的初稿。每上完一篇课文修改一次习作,然后同桌互改。这样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同步进行,经过两三次修改后的文章都是精品之作。

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童年趣事,单元习作主题也是童年趣事。在单元开课时,笔者先列出预习清单,指导学生对整个单元的课文进行预习,预习清单里有对课文写法和表达的初步感悟,然后进行单元作文指导,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积累和习作素材中进行选材,在原有的读写经验和本单元初感悟的基础上完成初稿。教学本单元的《冬阳·童年·骆驼》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傻趣”,以“慢动作描写加感受”的表达方式表现傻趣,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表达方法修改作文。又如学习《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富有诗意的排比句式语言特点,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描写昆虫的色彩和样子表现作者对园子的喜爱和对童年的难忘之情,至此学生再次修改作文。

以下片段是一名学生的作文初稿:“记得那年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走亲戚。到大伯家时,正值黄昏,大家就决定留下来吃晚饭。大人们在忙时,我就开始瞎逛,看见猪,学猪叫两声,猪只是懒懒地看我一眼;看见小鸡,想抓住,母鸡便朝我啼叫。”经过两次及时修改,习作如下:“记得那年国庆节,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走亲戚。到达大伯家时正值黄昏,于是大家决定留下来吃晚饭。大人们在忙碌时,我便开始瞎逛。偶尔抬头向上望,太阳圆滚滚的,红彤彤的,使人总想把它捉住。夕阳下的小鸡特别可爱,一只只毛茸茸的,金灿灿的,我忍不住把小手伸出去。远处跑来一只大母鸡,我看清了它的样子,那样威武的姿势,那样严肃的眼神,那样严厉的叫声,我后退两步,把手收回,好在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捉住小鸡,多看两眼便走开了。”不难发现,经过两次修改之后的片段,语言更富有童趣和诗意,学生能够自如地迁移本单元课文的写法,特别是运用ABB式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读写同步是高年段语文教师活用教材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它能让学生更有方向、更有时效、更有针对性对作文进行修改,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以完成课程标准设置的阶段目标。读写同步这样的习作教学方式和习作修改形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修改的方向和目标,绝大部分学生觉得修改作文是一件轻松而快乐的事情,学生原来只能写两三百字,但在读写同步的教学指导下学会了修改习作,写四五百字的作文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难事。学生尝到成功习作的喜悦,有些学生因为在课堂上感悟到新的表达方式可以迁移到习作中,下课后自觉修改;有的学生学习了单元课文,在习作选材上得到新的灵感,主动要求重新选材、重新写作,这样的习作教学效果正是广大语文教师孜孜追寻的目标。

二、写评结合,巩固创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写评结合”强调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本质就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作文对相关语言、写法、构思、表达等进行回顾整理,并再次将其表达出来,写作水平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都是按照“教师指导—学生写—教师改”这样的步骤进行着,笔者也沿着这样的“老路子”走了很多年,但是走得越久,感觉這条老路越难走。因为按照作文评改的要求,教师要对作文的字、词、句、标点、写法技巧、谋篇布局等进行批改,一节课下来最多能批改四五本,习作本再次发到学生手上一般都是第二周了,反馈周期长、时效性低,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写作兴趣于无形中被淡化。部分学生拿到作文本只是粗略看一眼评分等级,对教师精心撰写的评语和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并没有认真地去看,教师的劳动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相应体现。

鉴于这样的现实问题,笔者在作文评改中采用写评结合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学生把修改后的初稿誊抄到习作本,用红笔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点评,点评的方向主要在选材构思、布局谋篇、写法技巧和语言特点上,学生自评之后再交由技术团队(由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组成团队)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评。这样的评价过程,一般在学生上交习作本当天就能完成。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学生的“评”就是一个再创造、再作文的思维过程,是以阅读为形式的作文能力输出,在输出的过程中,各种知识都会进入学生的思维系统,并在潜意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长久坚持下来,其写作和评改的立足点更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

三、建立档案,总结提高

“建立档案”即是建立学生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还有关于写作成绩、写法积累以及表达技巧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写作档案以个人为单位,一个学生一个档案本,以单元习作为项目,一个单元一份档案,内容包括写作主题、习作等级、最满意的段落、满意的原因、最得意的写法技巧、表达方法、反省记录、创作心得、家长意见、教师评语、习作花絮等。花絮内容有阅读感悟、习作名言、获奖记录、习作照片等。学生个性化的内容,如小诗、日记、习作照片等也可以记录在档案里。习作档案的建立是新的尝试,教师首次记录档案时需要进行精心指导,对每项内容的填写提出要求,并且在课堂上完成。

建立写作档案,是有效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尝试,能够真实地记录学生写作的“成长足迹”,客观反映作文教学的发展和效果,学生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不足,促使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教师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作文学习与发展的信息,明晓作文教学的得与失,看到学生在写作上的“长”与“短”,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预期,从而合理设计、调整下一步的作文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短”,以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和学生写作的水平。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习作档案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展示学生习作成果,在很大程度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四、制作文集,提高信心

小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4]针对这一教学建议,笔者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之余积极向课外延伸,注重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合作和探究的喜悦,提高策划和组织的能力。

在作文教学方面,行之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法就是制作文集。文集分为班级文集和个人文集。班级文集以单元作文训练为主题,把每个学生经过修改后的精品作文进行电脑录入、配图,然后按正规图书出版要求进行汇集、编辑、设计,最后印制成书。个人文集是学生把每学期的作文、练笔或随笔等作品按照班级文集的制作程序汇编成书。笔者首先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选出文集筹划组,筹划组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接着指导筹划组成立文集群,并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组,有图文组、修改组、校验组、设计组和后勤组。具体工作流程是:图文组的同学根据筹划组分配的任务进行录入、配图,然后上传到文集群;修改组的同学根据筹划组分配的任务,从群里下载相关的文档进行修改,再传回文集群;校验组的同学根据分配的任务进行校验之后,再传给筹划组的同学进行汇总,最后由笔者进行校验并撰写序言。封面、封底由有设计能力的同学进行设计,再由全班同学通过投票选出最佳设计交给后勤组,后勤组负责联系打印出书,本环节如有难度可寻求家长帮助。

个人文集的制作由学生独立完成,内容可以是本学期写过的作文,也可以是随笔、小练笔、小诗或日记等。书名自拟,封面、封底、目录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书名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设计,可以电脑绘制,也可以手绘。序言内容力求多样化、个性化,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请家长、教师或者同学朋友帮忙,还可以在文集附上个人小传,贴上照片。文集制作完成之后,小组内进行评价并在班里展评,展评的过程以集赞的方式评出最美文集,最后在家长会上展出。

学生喜欢这种新颖的活动形式,铅印书本带给他们收获的喜悦、成功的自信,因而学生的自主性、参与度都很高。在对班级文集的制作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每个小组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各种特长、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在电脑操作方面,学生都有“黔驴技穷”之感,纷纷自觉地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电脑操作技术,真正做到“语文学科应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从文集内容看,学生心里凝结着汗水和心血的“杰作”,就是自己能力的象征,他们精益求精,一遍又一遍修改,作文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文集拿在手,学生的面庞露出欣喜、自信的笑容,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正是学生需要的,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热爱写作、热爱语文,提高写作的信心,收获成功的喜悦。

五、家校聯动,激发动力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之基。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最强有力的支持和后盾,只有做到家校联动,教育的效果和价值才能达到最高。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习作进行指导,学生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完成初稿,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习作的,教师颁发“速度小作家”的喜报,给予积分奖励;经过修改誊抄到作品集,并评得上3个A+(书写、修改和写作水平各一个A+)的,教师颁发“十佳小作家”称号,给予积分奖励。积累到一定积分时,学生可以到“积分商场”进行兑换。可兑换的“商品”有教师提供,也有家长提供,如免写一次语文作业、做一天老师的助理、满足一个微心愿;做一天家长、看一场电影、买一样喜欢的物品、家长“消失”一天、满足一个微心愿等。积分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学生由之前怕作文、逃作文变成争积分、抢积分。积分兑换的家校联动方法,很大程度缓解因催促孩子写作业而产生亲子关系紧张的局面,很多家长更愿意孩子高高兴兴地兑换“商品”,而不愿意“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作业半埋怨”。教师还要及时把学生获奖的照片发到群里,不定时地在班级QQ群表扬学生、给家长颁发“最美家长”证书等,促进家校联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就学生而言,作文是各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对于小学高年段,作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教师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读写同步、写评结合、建立档案、制作文集、家校联动中,探索出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唐文慧(1978—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年段文集习作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郭汉城文集》简介
习作展示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
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