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刘墉行书作品艺术风格探析

2019-01-08黄巧梅

中华书画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帖学刘墉书法

□ 赵 好 黄巧梅

刘墉(1720-1805),字崇如,号石庵,又号香岩、日观峰道人、石庵山人、天香室道人等,山东诸城人。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乾隆辛未(1751)进士,历任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官至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嘉庆即位后任体仁阁大学士,以峭直敢谏闻名,仕绩显赫,卒后谥号“文清”。博通经史、诗文,书法精华内蕴,味厚神藏,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并称“清四家”,对清代书家伊秉绶、何绍基、翁同龢、沈增植及近当代书家都有重要影响。

一、刘墉书法简述

刘墉处于有清乾、嘉两朝帖学向碑学转折的时代。一方面,清廷所倡导的“崇董尚赵”帖学传统作为正脉,在以“文学侍从”为代表的社会主流群体中形成“在朝”的主流风尚①,上行下效的学书氛围、科举取士的僵化程式孕育了千篇一律的馆阁体;另一方面,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从顺治开始,经康雍乾各朝,大兴文字狱,文人士子为了躲避迫害,转而投向音韵训诂、金石考据之学,他们将大量汉魏、南北朝碑刻推向研究的高峰,从而使碑刻书法乃至整个书法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图1 [清]刘墉 跋《张东海书李白诗卷》 纸本 青岛市博物馆藏

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只可悬之酒肆,光尤可憎恶也。石庵临于朗诣山房。 张东海自谓画不如书、书不如诗,当时名流未之许也。要其词翰亦自洒然出尘。此卷学素师不无怒张之习,春日展阅一过,偶检南宫论书语,临题于后,东海亦当默然心服耳。攸同贤弟存之。刘墉。

钤印:石庵(朱) 刘墉之印(朱) 飞腾绮丽(白) 御赐海岱高门第(朱白相间)

诸城刘氏家族是山东有名的科举望族,在清代两百多年间,先后出现了11位进士,自六世祖刘必显起,五代为官,有三公二宰相,闻名一时。这样的家族势必以翰墨为重,家学注重书法教育。自刘墉曾祖父刘必显始,代代善书,其父刘统勋政声之外,书名亦盛,王文治言:“刘(统勋)文正师不多作书,然于书家境界甚深且备。今石庵前辈书名冠海内,谛观之,皆自文正出也。”②其同辈及族人书法亦可圈可点。这些背景都使刘墉在书法学习中走上了帖学之路。而碑学观念的兴起,社会风尚的流变又势必会对他造成影响,其自述:“自少壮作书,恒欲以拙胜,而终失之钝。自得此魏碑版数十种,潜心默契,力追其神味,朴茂处仍乃得似。”③致其书法面目外拙内巧,力厚思沉,既有帖学的笔法精妍,又兼碑学的拙朴沉厚。

刘墉善楷书、行书和草书,尤以小楷、行书成就最高。自8岁受学至32岁中进士,期间他为应科考,主要精力投入到训练馆阁体小楷中,二十余载的磨炼,使小楷成为刘墉最早成熟的书体,峭厚风格一直延续至中晚年,只是愈老愈古拙而已④。包世臣《艺舟双楫》评:“近世小真书,以诸城(刘墉)为第一。”⑤然而仅凭小楷之成就,还不足以使刘墉成为清代书法重镇,后世书评家将他列为帖学之冠,更多的是看中他的行草书。如康有为所评价“石庵亦出于董,然力厚思沉,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⑥刘墉的行书,为诸体中水平最高⑦。其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后融苏东坡、颜真卿等众家笔意而为己用,前后期风格变化显著,最能体现其对书法艺术的探索与创新。青岛市博物馆藏有二十余件刘墉书法作品,亦以行书为多。本文选取其中八件较具代表性的行书作品,进行风格研究与分期,并浅析其风格变化的原因,以期更全面地呈现刘墉书法艺术风格的演变规律及精神内涵,为刘墉课题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二、馆藏刘墉行书作品艺术风格探析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⑧,刘墉的行书作品艺术风格可以分为三期:早年时期大约在他50岁之前,是他个性书风创作的预备期,此时他的书法尚未脱离董、赵风气的影响,书风“稚嫩妍美”;中年时期约为50岁至70岁,是他书风形成期,“壮迁坡老”,书风“雄浑雅健”;晚年时期为70岁后,是他书风的成熟期,融合各家之长,运行自如,已达“筋摇脉聚”。

刘墉早年主要学习赵孟頫、董其昌,笔法稚嫩妍美,“珠圆玉润,如美女簪花”。考取进士后,他开始追求自己的风格,从《跋〈张东海草书李白诗〉卷》(图1)来看,虽已突破馆阁体的书写风格,但还没有离开赵、董书风,线条较细,个别笔画和字的结体还略显生硬,以字的大小变化、用笔忽畅忽涩的节奏,来增加灵动感,透露出几分随意洒脱、清新俊雅,与其中晚期的风格有较大区别,是其早年行书代表之作。在《明清各家翦红刻翠·石庵试墨》(见本期封二及首页)中,其笔势略感沉厚,结体由方变圆,点画已渐从尖细向粗厚转化。虽仍有赵之结体,但已开始融入苏轼的风格,个别字夸张用墨,用细线条来调节,注重整篇的轻重变化。从风格与笔墨成熟程度看,仍为其早年作品。

中年以后,刘墉在赵、董基础之上增加了颜真卿之雄阔,苏东坡之烂漫,临帖不求形似,意与古人精神相契合,由宋进而上溯晋唐,融会贯通。正如《松轩随笔》所言“刘墉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录〈坡公帖〉》(见本期第31页)为临帖,中锋用笔,熟练果断,笔力下压,将硬毫铺开,提按变化幅度较大,且线条老练、圆润,利于翻转,流动感被顿挫感所取代,笔画团得很紧,短促的笔画对应着短促的节奏,“也”字忽然荡开,用来调节运笔及空间节奏。可以看出,刘墉此时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狼毫表现出羊毫的效果,且颇得苏味,其行草书正向成熟阶段过渡。

晚期,刘墉上追魏晋,师法锺、王,力追北碑韵味,结字体肥骨劲,严谨而又舒展,以拙朴表现浑厚之气,以绵里裹铁表现劲挺之态⑨,自家面貌更突出,既有儒雅气质,又有庙堂风范。《临颜真卿〈争座位帖〉》(见本期第34页),笔意古厚,故意强化横向的取势,把原本略显修长的字形压扁,使字的重心下移,显得敦厚拙朴;《录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见本期第32页),笔力浑厚,结字茂密,一字之间浓纤相间。《录董其昌〈容台集〉句》(见本期第35页),所书貌丰骨劲,藏锋蓄势,笔力雄健,字字浓墨,造诣尤深。《杂书十二屏之一·节录〈东坡志林·记游庐山〉句》(见本期第36页),笔画收锋内敛,浑厚丰润的线条,轻松率意的结字,浓淡相间的墨色,平易在外,精彩内蓄。落款“久安室”为刘墉晚年书斋名,此为其晚年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

《节录苏轼〈洞庭春色赋〉》(见本期第35页)书于刘墉84岁之际,此时他的书法已然臻于化境,完全突破了早期“结字用笔得力处,苏为多”的“浓墨宰相风格”,“脱尽火气,平易近人,有华亭八十后淡远之味”。“书如枯禅入定”,形散神聚,如“浮天鹤响,大化无方”,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综观其晚年作品,临帖之作虽多,而字字皆出己意。笔丰墨厚、刚健遒劲、味腴神藏。师法颜书,又杂糅苏、董二人之长,承其精粹,求变于其中,笔画厚朴庄重,善使轻巧的提笔于转折处,“搭锋养其机,浓墨助彩,然后裹笔以作其势,而以枯墨显出之,遂使一幅之内,浓纤相间,顺逆互用”⑩。故其书作表面腴润丰满有余,内有玲珑奇巧之态。

三、刘墉书法风格变化原因浅析

康雍乾时期,帖学书法被董其昌、赵孟頫书风所笼罩,帖学发展进入瓶颈,许多书家不懈探索,追求突破与创新,以在书法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此时,遍涉各个艺术领域的“学古而不泥古”的思潮为书法创作找到了出路,梁同书即提出“尚古而不泥古”“出己意”的书学思想。帖派书家突破董、赵藩篱,复兴唐碑,上溯魏晋,以古为用;另外一些书家则投向碑学,以期寻得新途径。刘墉作为帖学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受到家学熏陶,继承董、赵书风,但他不甘心滞笔于此,而是由近及远,由明而宋而唐,将唐楷笔法融入到书法创作中,大胆创新,力求变化,成熟时期的作品个人风格极为强烈,面目焕然一新,终成清代帖学书法集大成者。

图2 [清]刘墉 家书集册 26×16.4cm×8 纸本 青岛市博物馆藏

释文:相望纵遥而不得见也,想公务之馀,阖署纳福,家乡信息当亦时通。弟粗健如常,南方所患,以渐消散。步行固能,骑马亦便,水土相宜之故耳。手此奉复,并候另纸,不尽。 八表弟如面,石庵拜具。分俸百金领谢,荷包二对附上。 余家初藏相国书甚夥,屡被人窃作宝玉大弓,所存仅仅谢桃一札。大抵相国书六旬以内多魏晋结构,故其笔意亦古雅渊懿,清穆端严;暮年书意到笔随,转增遒媚,盖无意于古而古法自与神会也。此札为内弟……

刘墉积极探索帖学的出路,从其对临摹层次的界定及对笔墨器具和运笔能力的研究可窥一斑。他在临古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留下的临作也非常多,在清中期的书家中,仅次于成亲王⑪。刘墉的临帖,不仅仅停留于原帖字形结构的刻画,而主张以神韵为先,形貌次之,这其实是对书法中求新、求变的一种觉悟。在当时羊毫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刘墉继续坚持用狼毫硬笔在蜡笺上书写,与以前及同时期使用狼毫的书家逆向而行——用狼毫写出酷似羊毫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在用墨上选择厚重的浓墨,又用貌似老实实则大开大合的结体,粗与细的悬殊对比,“以浓用拙,以噪用巧”。而这也离不开刘墉的用笔控腕能力,其执笔就与众不同。《艺舟双楫》载,刘墉人前使用的是龙睛法,“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或坠地”⑫,而独自作书时则是另一番模样,加上卓越的提按与微妙转折的多变,在书写出羊毫丰满厚重效果的同时,又克服了狼毫笔墨单薄、线条瘦硬的弱点,表现了他对笔法的革新,是对书法艺术点画美可能性的主动探索。

而刘墉书法风格前后期变化显著更深层的原因,则与他的家世、性格及人生阅历息息相关。清中晚期学界谈及山东各县市历史文化时,有“诸城厚、安丘透、博山秀”之说,此一“厚”字正恰当地概括了刘墉的书法艺术及其性格特点。显赫的家世,使年轻的刘墉在初入官场之时,有如其祖、其父般清廉且刚正不阿,表现在书法创作上则灵动飞逸、锋芒毕露。中年以后,作为一朝高官,刘墉却少有大的政治作为,甚至被乾隆斥责“事事辜恩”。这与当时封建专制制度的极端严密有相当关系,内外大臣动辄得咎,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干;加上乾隆对臣僚好名习气的防范超过雍正帝,尹嘉铨案爆发后,乾隆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本朝无名臣,甚至针对宰相的作用发出议论:“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为己任,而目无此君,此尤大不可也。”⑬几经宦海浮沉,聪明的刘墉自然深知帝心,洞晓官场的游戏规则,加上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独善其身”“明哲保身”,此时的刘墉已经由正直变得老成而圆滑世故起来,但是其身在朝堂,却不与权臣和珅结党,不与其同流合污,从这点看,中年的他乃是蓄势藏锋,有意露拙,而骨子仍不失刚正。他把这种为人作官的态度转化到了书法上,让厚黑圆润的书体把自己包裹了起来,不露棱角,掩饰筋骨,“在外表无为的书风中体现着一种庄严和大气,把处世的棱角和锋芒包含于墨猪之中”。晚年之时,刘墉在帝位顺利交接及惩办和珅两件大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阅尽世事,不惧不亢,心怀坦然,书法上亦返璞归真,于拙中取胜,于静处得力,“绝去宋元以来纵横妍媚之态,而笔意高古,拙中含姿,淡中入妙”⑭,是其七十余载书学生涯的沉厚积淀。

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刘墉卓越的书法艺术,正折射出他漫长一生中为人处事的非凡智慧。

注释

①方爱龙《清康雍乾时期书法风尚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论文提要。

②李放纂辑《皇清书史》,见《清代传记丛刊·艺林类》,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第084-092页。

③求古斋《经石峪金刚经》印本后,转引自《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90页。

④马世晓、张其凤《刘墉书法评传》,《中国书法》2000年第8期,第14页。

⑤包世臣《艺舟双楫》卷六论书二《书刘文清四智颂后》,载《包世臣全集(中衢一勺 艺舟双楫)》,黄山书社,1993年,第419页。

⑥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第235页。

⑦潘深亮《刘墉的书法及辨伪》,《收藏家》2006年第12期,第14页。

⑧包世臣《艺舟双楫》曰“诸城刘文清相国,少习香光,壮迁坡老,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超然尘外。”马世晓、张其凤在《刘墉书法评传》中将其书法风格分为准备期、过渡期、成熟期三期。

⑨王祥北《从〈刘文清公石庵手书楷草真迹〉卷看刘墉晚年的书法》,《东方艺术》2010年第4期,第82页。

⑩包世臣《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673页。

⑪程渤《清中期四家的临书及其观念》,《中国书法》2016年第11期,第180页。

⑫包世臣《艺舟双楫》,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679页。

⑬《乾隆御制·书程颐论经筵札子》,转载于陈连营《略论刘墉——兼论清中期的》,《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第58页。

⑭李放纂辑《皇清书史》,见《清代传记丛刊·艺林类》,第084-096页。

猜你喜欢

帖学刘墉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心与形:帖学与碑学
从《宝贤堂集古法帖》窥探明代中叶帖学的兴盛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清代帖学书风专题
书法欣赏
刘墉测字劝降
刘墉《平凡》中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