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黄褐斑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2019-01-08张蕴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3期
关键词:色斑黄褐斑研究组

张蕴宇

(吉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吉林 长春 130021)

黄褐斑又称肝斑,指面部黄褐色色素沉着,常以对称蝶形分布于面颊,多发于女性,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但医者多认为与月经紊乱、长期服用避孕药或妊娠等因素有关[1]。临床医疗以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为主,为提高治疗效果,医者在为患者医治时加大了临床护理力度,但常规护理效果欠佳,医者根据患者建议推出护理干预,以期改善预后[2]。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在黄褐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前来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黄褐斑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例。所有入选对象均同意参与研究,且符合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排除药物过敏、妊娠期、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接受黄褐斑治疗及无法自行完成调查问卷者。研究组男3例,女36例;年龄19~54岁,平均(35.42±3.44)岁;病程0.5~6年,平均(1.34±0.31)年。对照组男2例,女37例;年龄21~51岁,平均(34.47±3.59)岁;病程0.7~7年,平均(1.41±0.33)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以对比分析。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护士依从医嘱按时为患者涂药,督促其服药检查。

研究组行护理干预,①告知患者“黄褐斑”病因(内分泌、精神紧张、劳累),根据患者精神状态及承受能力选择性的告诉其病情,多给予其鼓励,为其普及疾病知识及治疗功效,帮助患者重拾信心,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医治。耐心倾听为其解答疑惑,借助成功病例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组织患者与医师沟通,消除疏离感。②与患者其家属沟通,准确把握患者工作、生活情况及精神状态,评估病情,细心观察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患者个人成就或家庭和谐为切入点与其沟通,取得其信任,为其排解压力。③根据患者口味制作食谱,如绿豆百合美白汤、丝瓜化瘀茶、牛奶核桃饮、柠檬冰糖汁、桃仁牛奶芝麻糊、猪肾薏苡仁粥。④可辅之面膜护理,如蜂蜜+甘油+水+面粉,制作敷面膏敷于面部20 min用清水洗去,不仅可去除黄褐斑、皱纹还能使皮肤嫩滑细腻。⑤注意日常防晒和清洁工作,多食水果蔬菜,忌辛辣油腻食物,禁香菜和芹菜。鼓励患者多做运动,促进身体代谢。

1.3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优,面颊色斑消失超过80%;良,色斑消失61%~79%;中,色斑消失41%~60%;差,色斑消失面积<40%。自制SAS和SDS评分量表,护理干预前后组织患者进行测评,分值越高证明患者其负面情绪越严重,治疗结束后就其对护理工作满意与否开展问卷调查,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涉及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用t和χ2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优良率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7.44%(38/39),优18例、良11例、中9例、差1例;对照组为84.62%(33/39),优13例、良9例、中11例、差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P=0.048)。

2.2 SAS和SDS评分比较:干预前,研究组患者 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2.56±3.77)分和(40.69±3.45)分与对照组(41.35±3.47)分与(39.67±3.75)分,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评分(21.47±2.24)分和(32.47±3.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3.69±3.45)分和(37.64±3.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37/39),非常满意12例、满意11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满意度79.49%(31/39),非常满意9例、满意7例、一般满意15例、不满意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

3 讨 论

黄褐斑作为常见皮肤病,病因复杂且病情多变,多发于脸部与颏部,严重影响患者外部形象,多数女性患者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因此人们常称“黄褐斑”为“美丽杀手”[4]。中医将“黄褐斑”称为“面尘”和“蝴蝶斑”,认为该病是肝脾肾功能紊乱、肾虚气滞血瘀致使气血瘀滞于颜面,临床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西医则认为该病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作为颜面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多呈局部性淡褐色斑块,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加之民众对外形美的追求,黄褐斑治疗越发完善,如外用药物、剥脱疗法、面膜疗法及激光治疗,虽均可有效去除民众面部色斑但有复发风险,为了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病情,提高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医者在为患者医治时重视护理干预,以期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实现最佳治疗效果[5]。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在黄褐斑治疗中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医患冲突。本次研究结果与毛德芬[6]《氢醌乳膏联合护理干预治疗黄褐斑40例》结果相符,说明护理干预在黄褐斑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往患者就诊治疗时护士多为其提供基础医疗服务,未根据患者个性特点及精神状态进行调整,致使部分患者常出现抵触情绪,给治疗工作造成诸多不便。护理干预兼顾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重视健康教育,便于其正视疾病,同时护士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家境、心理特点及文化程度有针对性的给予医学指导,护士需秉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采取劝导、解释、安慰等多样化措施有的放矢的给予心理护理,缓解其不良情绪,建立友好护患关系,推动医疗工作顺利进行。打造专业医疗团队,完善护士理论知识,重视培养其专业能力、护理技巧、沟通能力及应变能力,耐心倾听为患者解答疑惑,让其感受到理解和尊重,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总之,黄褐斑患者在临床医疗时应用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色斑黄褐斑研究组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巧手饰色斑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
图像法快速测量色斑直径和雨滴直径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