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对脑内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

2019-01-08潘晓瑜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3期
关键词:听神经伪影小脑

潘晓瑜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核磁共振室,辽宁 庄河 116400)

听神经瘤是一种发于听神经鞘的肿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内肿瘤[1]。多发生于成年人,发生听神经瘤时多为单侧发病,少见双侧同时发病的患者,脑内听神经瘤是良性肿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临床中以桥小脑角区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症为主要表现。听神经瘤的影像学表现跟很多脑部肿瘤表现相似,如三叉神经瘤和脑膜瘤等,所以容易造成误诊,需要加强鉴别。在我们应用CT进行后颅脑扫描时会最主要的缺点是会形成伪影,会对肿瘤的鉴别产生严重的干扰[2]。磁共振成像(MRI)不会产生伪影,对于听神经瘤的鉴别不会产生干扰,而且MRI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所以非常适合用于听神经瘤的诊断。本次研究选取2007年~2017年35例脑内听神经瘤患者,探讨MRI对脑内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35例脑内听神经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脑内听神经瘤患者。35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5岁,左侧病变16例,右侧病变18例,两侧同时病变1例,临床症状以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为主,并伴有眩晕、头痛、步态不稳的现象。

1.2 方法:35例均进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CT平扫检查选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进行常规头部平扫,并做多平面冠状位重建;MRI检查采用GE公司生产的Signa HDXT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头部矩阵线圈,应用SE序列:T1/WI TR/TE 450/15 rns、T2/WI TR/TE 3400/90 ms,分别进行轴面、矢状面、冠状面的扫描。成像矩阵为256/320。所有患者均进行增强扫描,CT平扫应用碘海醇进行增强,MRI采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强化。

2 结 果

2.1 CT与MRI结果比较:对所有的患者MRI检查为阳性;CT检查中CT:CT平扫低密度13例,混杂密度21例,9例表现为骨窗内听道扩大,漏诊1例;MRI诊断均为阳性。

2.2 部位与形态:在检查的35例患者中,有单纯右侧病变18例,邹策病变16例,两侧同时病变1例,20例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5例微小听神经瘤,完全位于内听道内。肿瘤形态呈现多种形状,包括:呈圆形和类圆形27例,哑铃型5例,不规则形态3例,其中肿瘤最大径1.0~5.4 cm。

3 讨 论

听神经瘤是听神经部位的肿瘤,是神经外胚层肿瘤,它在临床上又可以成为前庭神经鞘瘤。听神经瘤在组织学上与其他部位的神经鞘瘤有很大的相似性。听神经瘤在早期的主要集中在人体的内听道内,通过对神经的压迫,使人们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后期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向小脑角池延伸,直至出现梗阻性脑积水的出现,危及患者的生命。

MRI会显示很多听神经瘤的特征:肿瘤位于桥小脑区,生长以内听道为主,肿瘤两侧的神经束明显增粗,很难寻找到明显的边界,并且二者会出现一致的信号变化[3-5]。听觉神经瘤一般呈实性,囊实性或囊性,肿瘤在T1WI图像上呈低信号、略低信号或低等混合信号,T2WI图像上呈高信号或高等混合信号。增强扫描实性肿瘤呈均匀、不均匀强化,囊性呈不均匀强化。在诊断听神经瘤时要跟其他好发肿瘤做出鉴别,比如临床常见的如脑膜瘤、表皮样囊肿、三叉神经瘤[6-11]。CT诊断听神经瘤会受到很多的干扰如骨质伪影、扫描技术等,会对诊断造成很大的影响,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MRI可以很清晰显示听神经瘤的特征和周围结构的变化,不会出现CT检查中经常出现的骨骼伪影,增加辨别的清晰度,具有及哦啊高的诊断意义。综上所述,磁共振能够显著提高临床中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情况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听神经伪影小脑
头体针联合口腔颊黏膜放血疗法治疗听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麻痹验案
新生儿小脑发育与胎龄的相关性研究
动动小手和小脑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1例以小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Fahr’s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