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异地种果蔬集体经济发展闯新路
2019-01-08戚其军
戚其军
时下,通过规模流转土地、引进农业项目、建设现代农场已经成为发展新潮流,在由分散经营向集体经营的历史轮回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村集体受益、让群众满意,实现精准扶贫、共同致富,成为摆在镇村面前的新岔路口。山东省威海市白沙滩镇桃村李家村,一个不足300户的小村庄,以农民合作社为平台,以果蔬项目为切入点,股份制运作,市场化运营,创新型运转,实现了村、企、民三方共赢,为村集体发展农业项目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坐等守摊还是创新求变,危机面前如何选择?
桃村李家村地处沿海,因园区开发而受益,但前几任村“两委”班子观念陈旧、坐吃山空,村级资产所剩无几,仅够发放两年的征地补偿款。面对危机及困境,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创新思路、主动求变,决定走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在研究上何项目时,该村对市场形势和本村资源进行了深入调研,赴北京、河北、山东等地进行了考察,在北京他们看到很多城市家庭对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不放心,因此在香山等京郊地区承包蔬菜大棚,委托村民代为管理,但这种模式存在费用成本较高、菜品不丰富、管理跟不上等问题。村干部们意识到需求所在正是市场所在,问题所在也正是机遇所在。桃树李家村地处沿海,在传统蔬菜种植的基础上可以搭配本地海鲜,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坐享租金还是创业经营,利益面前如何选择?
干事创业的方案和路子确定后,吸引投资成为当务之急。在对外招商引资过程中,重庆中帆公司十分看好并决定投资该项目,提出了3个投资方案:一是企业独资经营,二是吸纳部分村干部入股经营,三是村集体统一经营、企业入股。经过充分研讨,该村确定了村集体经营、企业投资入股的合作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村创新分配模式,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多赢局面。一是坚持股份合作。采取投资入股的方式吸引资金投入,成立青艺果蔬合作社,签订合同明确各方投资、收入比例,其中通过招商引资,中帆公司投资500万元,股份占比80%;村集体出资50万元并以土地、管理入股,共占20%。利益分配时,企业和村集体按照入股比例分红,村集体再按照“留足集体、保障社员、普惠群众”的思路将收益进行二次分配。2015年,合作社销售实现利润300多万元,村集体增加收益110多万元,增加群众收入90万元。二是坚持群众优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利益分配时适度向群众倾斜,在项目运作各环节给群众“找好处”。在土地流转时,以每年2000元/亩的高价流转土地80亩。吸引155户村民加入青艺果蔬合作社,合作社运行、基地务工优先考虑本村人员,社员务工月收入2000元左右。坚持“普惠、平均”的原则,将村集体收益惠及广大村民,每名村民年终可分红300—500元。三是坚持阳光分配。探索管办分家,重新确定合作社理事会,村党支部书记不再兼任理事长,合作社严格按规程办事,形成了“村委会掌舵、合作社操盘”的管理模式。制定了对理事会的量化考评制度,合作社每月向村委会提交财务报表和工作总结,村委会对合作社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每年年底除合作社的监事会要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审计并向成员大会报告外,还请滨海新区财审局对合作社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向村民公开,保证利益分配公平合理。2015年,合作社被评为“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按照这种模式,当地又分别成立了海产品、畜产品养殖合作社,实现了扩大发展。
大众定位还是高端定位,市场面前该如何选择?
近几年农业园区遍地开花,果蔬项目良莠不齐,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青艺果蔬合作社规模不大,果蔬品种也较为常见,如何能脱颖而出打开市场销路?村“两委”认为,如果低端定位生产“大路货”,必定死路一条。只有高端定位,另辟蹊径,才能独树一帜、赢得市场认可。一是营销突出一个“新”字。产品上市之后,率先在北京推出了“小菜篮”配送销售模式,打开了部分高端市场。客户每年交2万元成为会员,合作社每周为会员配送1次蔬菜,包括8种新鲜蔬菜及当季海鲜1份。模式推出后,由于蔬菜新鲜安全、菜品丰富,赢得广泛“点赞”,而且这些高端客户除了自用外,还通过节庆送礼、商务会客等方式拓展了其他高端会员,目前会员数已达到420多户,年销售蔬菜200余吨。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又拓展了电商、超市两大销售渠道,价格高于市场价30%左右。二是产品突出一个“绿”字。按照绿色安全的理念建设生产基地,基地从规划设计到生产运营,都有专家保驾护航。以10万元的年薪聘请专业人员指导蔬菜种植,按照“统一苗种、统一种植、统一防病”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严控蔬菜品质。投资购置可追溯设备,定期开展蔬菜速检,成为全市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基地,蔬菜均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三是服务突出一个“优”字。针对客户对菜品的多元需求,将蔬菜与时令瓜果、应季海鲜搭配,推出“四季鲜”产品,种植草莓、红提、黄金梨、秋桃等成熟时间不同的蔬果,实现产品种类的突破。在配送环节,坚持“从田间直达餐桌”的配送理念,实施分时采摘、低温保存、即摘即送。冬夏季节,为防止蔬菜腐烂或受冻,利用顺丰速运的物流网络,采取冷链运输的方式,保证蔬菜以最新鲜的品质送达顾客手中。
桃村李家村通过专业运营、创新模式,做大果蔬项目,实现富民强村的经验,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启示一:破与立,发展集体经济应遵循市场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异常残酷。发展集体经济,既要充分发动更要因村制宜,既要敢于创业更要遵循市场,尤其要打破固化思维和传统模式,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经营理念,将各种资源要素充分整合,实现市场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一是上项目需科学地进行效益比对分析。村集体要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反复研究论证,科学谋划规划,定准产业项目。要综合考虑“产供销”“人财物”,切实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要与大企强社合作,规范运营方式,创新经营模式,最大限度防范经营风险。二是上项目需与时俱进地经营创新。在实施农业项目中,要打破墨守成规的惯性思维,不断学习现代经营理念,科学定位市场,创新经营思路,注重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的融入,全面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创新,下大力气研究管理机制,设计管理模式,变人治为“法治”,扎紧制度约束笼子,让好的制度为项目护航。三是上项目需专业的团队运作项目。要强化“专业人干专业事”的理念,邀请专家进行实地指导,聘请经营大户、乡土专家作为顾问,吸引专业人才参与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专业干事,推动项目扎实开展。
启示二:守与闯,基层组织应发挥引领作用。从桃村李家村干事创业的经验来看,基层组织特别是挂职干部作用至关重要。近年来,威海市选派了大批有能力、有思路的干部赴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为村“两委”班子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让挂职干部、第一书记“挂帅”而不“挂名”,选对人是关键。一要人到其位。干部回本村、本镇挂职,往往更具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能够尽快融入当地,俯下身子了解民情民意,尽心尽责为乡亲服好务。二要人尽其才。认真分析村发展存在问题和现实需要,根据干部的特长和工作特长安排挂职村,使挂职干部发挥自身优势,解决村级难题,赢得群众支持。三要人尽其责。带领群众上项目、抓运营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挂职时间可以根据工作实际、村民意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挂职时间宜长则长、宜短可短,为挂职干部创造一个弹性的外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