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9-01-08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变应原免疫治疗哮喘

过敏性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增加[1-4]。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变应原应答过程中产生特异性IgE抗体、慢性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集聚,粘液增多)和气道高反应性[5],以及Th2细胞增多引起[6-8]免疫失衡等综合因素所引致。虽然临床上治疗哮喘的方法很多,如应用糖皮质激素[9-10]、β2受体激动剂[11-12]、氨茶碱[13-14]等,在短时间内改善过敏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ASIT)又称脱敏疗法(Desensitization),是现阶段唯一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能长时间持续减轻过敏症状,改变自然病程的治疗方法[15-16]。目前ASIT作用机制、治疗药物和安全性均得到很大发展,本文就现阶段ASIT发展和应用情况做一综述,旨在为ASIT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机制

ASIT是在临床上确定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变应原后,将该变应原制备出变应原提取物并不同浓度稀释,使得该变应原与患者反复接触(经注射或其他给药途径),逐步增加变应原的浓度和剂量,从而提高患者对该种变应原的免疫耐受,达到当再次接触该种变应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症状或症状减轻的现象[17-18]。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包括:1) 调节Th1/Th2细胞的平衡、调节IgE和IgG抗体的生成及影响免疫效应细胞等。有效的免疫治疗可以减少血清IL-4水平、增加IFN-γ含量,诱导选择性Th2型免疫应答向Th1应答偏移,从而使IL-4、IL-5等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减少,并显著减低单核细胞中IL-4、IL-5表达,增加IFN-γ表达,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活化和聚集;2) IL-4分泌减少,下调了B细胞合成IgE,同时血清总IgG增多(特别是IgG4),竞争性阻断了变应原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结合,避免了肥大细胞的激活和炎症介质释放,改善临床症状;3) 减少局部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的数量,影响粘附因子、趋化因子和促炎因子的生成,降低气道上皮的生物反应性。目前研究表明[5, 8, 16, 19-24],ASIT主要是通过上述3种作用机制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效果。

2 新型ASIT药物

ASIT传统治疗药物是变应原粗制提取物,其成分复杂,难以标准化,容易产生严重的系统或局部副作用,或产生新的过敏反应[25-27]。一些高纯度的新型变应原疫苗被应用的临床治疗中。同传统变应原相比,前者具有成分单一、容易量化、副作用小、低变应原性、高免疫原性等特点,大大提到了ASIT的安全性。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 重组变应原疫苗:将变应原在外源宿主中进行表达,纯化后可获得成分单一,量化精准的变应原。此方法制备的变应原疫苗能显著减少ASIT的副作用。Govindaraj等[28]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出变应原蛋白Per a 10。临床应用证明,此重组变应原能降低IgE结合能力,减少组胺释放并且无蛋白水解活性;Myrset等[29]重组出分子量与结构均同野生型相似的重组蛋白,可以应用于未来诊断和免疫治疗;Berdas-Le等[30]重组尘螨2类变应原,表达出的重组蛋白Der p 2适用于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越来越多的重组变应原被应用的临床和科研中。2) 低变应原性疫苗:利用DNA Shuffling或其他突变技术,筛选出即破坏编码B细胞表位的基因序列,同时保留编码T细胞表位的基因序列的嵌合基因,使得表达出的嵌合蛋白即保留了T细胞免疫原性又减低变应原性,减少IgE抗体的生成。郭伟等[31]利用此技术重组尘螨1类变应原基因,表达出嵌合蛋白R8在ASIT中的效果优于重组的两亲本;Gafvelin等[32]重组表达了害嗜鳞螨变应原,同样显示了低IgE结合能力,同时又保留了免疫原性;Wallner等[33]利用DNA shuffling技术对Betv1家族14个基因进行突变,筛选出2个低IgE结合、高免疫原性的嵌合蛋白,使得ASIT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3) DNA疫苗:通过注射(肌肉注射或皮内注射)编码变应原的治疗DNA,诱导Th1类型的免疫应答,促进IFN-γ的生成,调节IgG1/IgG2a[34]等效果。李国平等[35]验证了Der p 2的DNA疫苗对小鼠哮喘模型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降低了IgE水平,减轻气道炎症;Hartl等[36]利用实验证明Betv1 DNA疫苗,可促进IFN-γ的生成,降低了IgE水平,调节Th1/Th2细胞的平衡;Wang等[37]也证明DNA疫苗在过敏性疾病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DNA 疫苗具有使用方便、剂量精准、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是其长期影响尚未明确,因此在临床上ASIT中的应用也不如前二者广泛。4) 其他包括去除IgE表位的疫苗肽[38-39]、主要重组变应原混合疫苗[40]、变应原偶联粒子[41]等。越来越多的ASIT药物应用于临床,使得患者可以针对自身的情况合理选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了ASIT的疗效和安全性。

3 给药途径

为了使ASIT药物更好地发挥药效,不同药物的给药途径也不尽相同,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有:1) 皮内注射:将小剂量的药物注射入表皮和真皮之间使之产生免疫效应。Rotiroti等[42]应用变应原皮内注射,抑制皮肤对变应原的迟发性应答,诱导保护性抗体的生成;Esposito等[43]为提高皮内注射的安全性,对皮内注射剂量进行具体的研究。2) 舌下腺免疫治疗:变应原制备成溶液或片剂,被舌粘膜上皮层的树突状细胞摄取,调节淋巴细胞分化和抗体生成,形成免疫应答。Fleischer等[44]应用花生变应原进性免疫治疗,验证了此疗法是安全的,并具有长时间持续的治疗效果;Yamada等[45]通过对过敏模型的舌下腺免疫治疗,证明了其能诱导Treg细胞表达IL-10。3) 肌肉注射:是应用DNA疫苗进行ASIT最常用的给药途径。Toda等[46]肌肉注射D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上验证了很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4) 其他:如淋巴管内给药,将变应原直接注射入淋巴结内[47]。

4 ASIT禁忌症

美国哮喘变态反应与免疫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ergy Asthma Immunology, AAAAI)、全球变态反应和哮喘欧洲协作网对ASIT的禁忌症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具体包括:1) 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因为其可能使支气管痉挛,对过敏反应具有促进作用;2) 正在使用ACE抑制剂;3) 哮喘发作期;4) 心血管功能不全;5) 严重的免疫缺陷性疾病;6) 恶性肿瘤;7)5岁以下 的儿童;8) 妊娠期内起始ASIT;9)急慢性感染性疾病[48-49]。

5 展 望

ASIT的安全性一直以来都是其应用的障碍。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ASIT的药物安全性已得到很大提高,但遗憾的是,对于患者变应原的准确诊断和药物副作用仍不理想。理想的ASIT疫苗应具有有一下特征:成分单一、能诱导免疫耐受,减少IgE的生成,产生更多的保护性抗体、容易制备、副作用小、疗效持久,以及临床应用中容易监测等特点,具有上述特征的ASIT疫苗将是未来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方向。

利益冲突:无

本文引用格式:郭伟, 姜玉新.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35(4):334-337,344. DOI: 10.3969/j.issn.1002-2692.2019.00.034

猜你喜欢

变应原免疫治疗哮喘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9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及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分析
肝细胞癌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