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对策的研讨
2019-01-08熊远兴
熊远兴 丁 玥
(贵州理工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3)
0 引言
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会上习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全面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引,这关系到高校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这番话启示我们——在这个时代,大学生群体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寻找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更有效途径是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果的重要环节,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索如何在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政教育。
1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要求
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上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希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和社会环境,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主体,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构建和完善现代化思政教育体系,切实有效的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扩大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发展新思想、呈现新面貌、体现新精神”。
2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现存问题
2.1 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网络教育思潮相冲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兴起,网络访问没有现实中的物理围墙,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刻“翻墙”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对于思想和心理还不足够成熟的大学生来说,缺乏甄别 “网络文化”的能力,容易引发不分是非、思想混乱、人云亦云等问题。例如,不少大学生迫于学业压力,将虚拟网络作为排解情绪的“保护伞”,整日沉溺于暴力游戏、网络交友等,将网络视作精神寄托。而有些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单一,或者高高在上,部分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思政教育难以入心入脑,精神失去依靠。
2.1.1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高素质专业人员与实际所需有差距
思政工作队伍的主要组成人员就是工作在一线的专兼职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国家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配备有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地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相关配套制度的落实存在差异,配置不足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辅导员工作几年后,正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时候,基本上就会转岗,导致高校中的思政工作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以及国家对思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高校思政队伍的教师专业化素质虽然整体有所提高,但是距时代发展的需要的要求尚有差距,少数人往往不能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时而正确地做出反应,从而影响了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
2.1.2 高校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分亲疏
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部分学生的从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学校和家庭两者都在苦苦追求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成绩,俗话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政教育知识储备浅薄,德、智、体、美、劳偏“畸形化”发展。学生往往注重专业学习,忽视思想修养的提升;家庭也更关心就业、专业前景等问题,对“立德树人”关心不多。新时期以来,高等学校均很重视思政教育,但学生个人、家庭对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常常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
3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
3.1 以思政为引,填补网络“防空洞”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网络信息泛滥时期,“网络引力”、 “防空洞”不应是大学生一句学业压力大的借口。现如今,网络媒体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浪潮,资源共享的“微”时代已经到来,思政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思政教育在主流网络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传统步调,正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基于此前利用网络传播负面思想、不良信息为代表的“键盘侠”,作为思政教育的传播者,我们需要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提前引领舆论趋势,建立网络思政教育属地,积极探索“互联网+学习”新模式,利用易班等新媒体手段拓宽“三进”工作途径,教育引导师生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播者,强化新时代思政教育精神的渗透,及时将先进的、积极的思政文化传递给学生。
3.2 结合实际,规避思政教育偏颇
过分渲染的思政教育,是无法将教育落到实处的,学生们关注点是“实际点”,即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针对部分高校在践行思政教育宣传学习中过分渲染,往往会让学生丢失学习兴趣,同时会让学生产生高校思政教育就是“假太空”、“画大饼”的想法。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思政教育的传播者,我们要以实例为引,通过在实际举例说明中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开展各类活动,并从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加强侧面教育,从而达到夯实思政教育基础的效果。例如利用班会、团组织生活等平台载体,开展迎接十九大主题教育演讲比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主题读书活动、“学生党员先锋示范岗”创建活动、“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分享会、“请抬头-听我来讲思政课”等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中,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3.3 思政和专业并重,双管齐下
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指出,高校思政教育要积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教育的公平,做好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建设者。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的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高校思政课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前途,树立筑牢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家庭也不能再秉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陈旧思想,放松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总体而言,学校和家庭都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关键,从学生的启蒙教育开始,学校和家庭两者就应该注重学生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平衡发展。
3.4 加强思政队伍建设,保量提质
要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锻炼出一支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思政工作队伍不可或缺,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思政队伍的巨大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这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也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思政工作队伍的主要组成人员就是工作在一线的专兼职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高校要落实“一线辅导员按1:200配备”、“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学校按照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配备”、“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350配备”等规定,选优配强党务工作人员、专职团务干部、辅导员队伍和思政课教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同时,高校要关心思政工作人员的成长成才,为思政人员的职称职务晋升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进一步稳定思政教育队伍。
4 结语
以新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起点,构建思政教育的逻辑体系。新时代大学生将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全面应用新理论新知识培养时代新人、武装时代新人的头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如何推进新时代思政教育进程的发展,促进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新局面等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思政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