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简驭繁理解《黄帝内经》抗衰老学说

2019-01-08曹志勇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4期
关键词:灵枢肾精素问

曹志勇

(河南省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河南 焦作454000)

衰老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是机体在成年后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形态、脏器和功能等方面的退行性变化[1]。机体在衰老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老年病、慢性病,使老年人的生存及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中医对延年益寿和抗衰老的研究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之一,其中的抗衰老学说主要受道家流派所主张的“清静无为”、探求长生不老思想的影响,并从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出发,吸收了道家养生的有益部分,兼收儒家养生内容,为中医抗衰老学说奠定了基础。其中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一直被后人视为养生长寿的准则。《黄帝内经》中有关老与变老及抗老等方面的论述十分精辟,对中医抗衰老学说的影响非常深远。

1 衰老之因,责之肾脾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藏精,主生殖,肾精化为肾气,贯穿于人整个生命活动的始末,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和生殖功能。肾阴和肾阳是两种不同属性的肾气,肾阴为人体阴气之本,能稳定和抑制脏腑的各种功能,凉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本,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各种功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3]。如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言:“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肾阴和肾阳二者协调共济,合则化为冲和之肾气,推动和调控肾的各种功能活动。肾精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天癸即由肾精所化,肾精充足,则五脏六腑之精盈满,天癸至,性功能发育成熟,从而具备生殖繁衍能力;肾精虚衰,五脏六腑之精空虚,天癸竭,性功能减退,生殖繁衍能力亦随之丧失。肾中之精气又相互影响,精衰及气,精气日虚,人体亦渐趋衰老。

《黄帝内经》还提出了阳明脉衰的观点,《素问·上古天真论》言:“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认为人体衰老由“阳明脉衰”开始。阳明经多气多血,具体到脏腑即指脾胃而言,故阳明脉衰亦即脾胃之气的虚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供给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皆赖脾胃之气的化生。脾胃虚衰,运化不及,物质基础乏源,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历代养生学家依照《黄帝内经》将衰老之因主要责之于肾脾的理论,创制了许多培补脾肾的方剂,如宋代流传至今的还少丹、张锡纯的敦复汤等抗衰老名方皆从温补脾肾入手,为后人所称道。

2 损寿之道,当分五类

影响人类寿命的原因可谓纷繁芜杂,《黄帝内经》将损寿之道主要归结为以下五类。

2.1 体质类型 体质是指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3]。体质禀赋来源于先天,调养于后天。《灵枢·寿夭刚柔》中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指出人自出生就有个体体质的差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体肤色、体形、禀性、态度及对自然界变化适应能力等方面特征,归纳总结出木、火、土、金、水5种不同类型;《灵枢·通天》亦将人分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5种,名“阴阳五态人”。文中皆认为体质不同,衰老的具体表现和速度亦不尽相同。

2.2 四时阴阳 《黄帝内经》认为世界包括人体皆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生命的根本在于体内阴阳二气的协调,且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是相互通应和协调统一的。所以一天之内随昼夜阴阳的消长,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疾病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甚至言:“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更加肯定了四时阴阳对人体寿夭的直接影响。

2.3 精神情志 在各种养生方法中,《黄帝内经》尤为强调精神调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是指排除杂念妄念,避免情绪的剧烈波动,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维护体内气机运行和气化活动的正常。精神活动由五脏所产生,复作用于五脏,从而影响机体的生理活动,故《灵枢·本脏》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素问·举痛论》亦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由“百病生于气”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对精神情志因素的重视。

2.4 地理气候 《黄帝内经》在论及衰老的原因中提及,人类的地理气候环境对机体的生存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言:“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上承之地多指北方高寒之地,阳气坚固,故其人多寿;阳精下降之地多指南方湿热之地,阳气衰薄,故其人多夭。此文明确指出寒冷或温热的气候环境对人体寿命的明显影响,这与我国南北方常居人口寿命调查的现实状况基本相符。此外,《黄帝内经》亦指出自然界气候骤变而出现的外感六淫、疫病等亦是影响人体寿夭的因素。

2.5 房事因素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即明确告诫世人,若醉酒滥行房事,可使精气衰竭,真元耗损,形体气血虚弱,加之不能控制自己的淫欲,纵情过度,故常损寿命。《灵枢·百病始生》言:“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指出醉酒纵欲、汗出伤风可损脾,性事太过、出汗如浴则可耗伤肾气。

3 老年疾病,诊治方法

3.1 四诊合参,判断寿夭 《灵枢·师传》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素问·疏五过论》中亦言“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皆强调通过问诊了解身体状况以协助判断寿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文中提及望诊、闻诊和切脉的重要性。后世医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判断身体疾病与寿夭,皆以此为源。

3.2 辨证论治,求治于腑 《素问·示从容论》曰:“夫年长则求之于府。”老年人饮食多味重,六腑首当其冲,故当求之于腑,以察其咎。这里的“府”主要指胃、肠而言。年老者肾气已衰,若再加上脾胃失健,则后天生化乏源,气血难以为继。现代临床医家亦认为,即使无明显脏腑病变,也可常服消食化滞、疏通肠腑之品,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3.3 真阴亏损,当补髓海 《灵枢·海论》言:“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认为髓海之有余、不足,与寿命长短关系密切,因此老年人患病时还须注意髓海情况。若见头部晕眩,下肢困重,耳鸣目昏,懈怠乏力者,为真阴亏损,髓海不足,当填补髓海以延其寿。

4 小结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对中医抗衰老学说的卓越贡献在于其阐明了寿命与体质、四时阴阳、精神情志、地理气候及房事等因素的关系,提出了四季养生、保健防病、脏腑养护之法,特别是提出了治疗老年病的根本大法,为临床医师诊治老年疾病提供了相应的准则,对中医抗衰老学说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灵枢肾精素问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tion laws of aromatic Chinese medicines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data mining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