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2019-01-08陈晓鸥1洛松它西四朗嘎松
陈晓鸥1 洛松它西 四朗嘎松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2.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藏医院,西藏 昌都 85400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未明、以慢性滑膜炎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并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引起系统性疾病。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0.42%,总患病人群约500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1]。其特征是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手、足小关节的关节炎症,常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目前西医对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无特效治疗。藏族地区由于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剧烈,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国内其它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藏医属于“真布病”范畴,对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疾病性质和治疗原则在藏医古籍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历代藏医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对“真布病”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藏药浴疗法就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具有显著疗效的外治方法之一[2]。文章回顾近年来,藏医采用外治法治疗“真布病”(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单用藏药浴治疗
藏药浴有悠久的历史,藏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 《四部医典》把藏药浴归为外治疗法, 并设专题加以论述,《后续部》第二十三章记载了“五械浸浴法”,明确了藏药浴的指导理论,详细地描述了适应症、禁忌症、配方和使用药物等。而五味甘露药浴属藏医药浴水浴法的一种,是藏医临床上治疗RA的主要成药制剂,其作用是发汗、消炎、止痛、干黄水、活血通络,适用于痹病即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3]。
南杰东智等[4]选择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给予五味甘露汤药浴疗法,B组给予五味甘露汤加小叶毛球莸500 g药浴疗法,治疗8 d后两组晨僵时间、肿胀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较大改善(P<0.05)。仁桑[5]选取1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运用藏医药浴咔擦外治,在五味甘露药浴基础上加用刺柏、天门冬、大籽蒿、酒曲,另按病情随症加减雪莲、麝香、圆柏籽、杂骨、宽筋藤等药,总有效率为89.47%。桑杰加[6]选取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五味甘露浴外治法治疗,在基本药物组成基础上,同时根据病情配药有五根散500 g,黄水三药250 g,六良50 g,秦皮50 g,宽筋藤50 g,文官木50 g,鬼箭锦鸡儿50 g,三果30 g,沉香30 g,寒水石30 g,蟹子30 g,扁刺薔微30 g,珍珠母30 g,鸭嘴花30 g,短穗兔耳草30 g,龙骨30 g,碱化30 g,硫磺30 g,白檀香20 g,紫檀香20 g等药,总有效率达到97%。
扎桑和公保吉则采用药浴与西药对照的研究方法[7-8],分别将74例和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藏药浴治疗,配方水柏枝、烈香杜鹃、藏麻黄、野青蒿各500 g。行痹:加用透骨草、伸筋草各100 g,悬钩、宽筋藤各100 g,着痹:羌活、铁棒锤、喜马拉雅山紫茉莉、独一味各100 g,伸筋草200 g,剌蒺藜50 g;热痹:独一味、绿绒蒿、棱子芹各100 g,甘松200 g;寒痹:喜马拉雅紫茉莉、藏檀、雪莲、獐粪各100 g,透骨草200 g,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和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和75%。东知项杰等[9]治疗4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藏药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4%。
另有研究以97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10],将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设为研究组,研究组所有患者使用藏药浴,药物为五味甘露汤加减,分别为麻黄、黄花杜鹃、圆柏、水柏枝、白叶蒿、另加森等,同时在药液中放入复方五根散、驱黄水散、和麝香酒,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治疗后RF转阴者和滴度下降;IgA、IgM、IgG 水平均明显降低;CD4细胞水平明显上升而CD8细胞水平明显下降,从而实现对该疾病的免疫调整作用,恢复细胞和体液免疫动态平衡。
单用藏药浴治疗时,常以五味甘露汤为基础方,在此方基础上根据病情加入相应的药物,对照组常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结果均提示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2 藏药浴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在藏药浴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口服药,也是临床上常使用的治疗方法。扎西东智[11]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在五味甘露汤(药方为青海著名专家卡洛在传统药方基础上改进而成,具体未述)药浴的基础上,口服二十五味儿茶丸、十五味乳香丸、二十五味驴血丸,并嘱患者调节饮食,总有效率达85%。久先[12]选取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藏医五味甘露药浴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其口服风湿止痛丸、三味宽筋藤汤、五味清热汤散、二十五味驴血丸、二十五味二擦丸、十味乳香丸等,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
朱仁杰[13]和夏吾杨本[14]采用藏药浴配合相同的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别选取患者60例、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甲氨蝶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藏药五味甘露浸泡治疗,两项研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3.3%和9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让巴[15]的研究中,对照组36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白芍总苷胶囊),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藏医药浴治疗,以五味甘露汤为主方,关节疼痛严重、关节痉挛者在方中加入麝香、草乌、大戟等祛风除湿药,关节肿胀、屈伸受阻者加入甘松、草决明等药,面色青紫且关节疼痛者加当归、乳香等药,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 0.05)。
3 藏药浴联合其它外治法
安太措等[16]治疗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五味甘露散为主方进行药浴的同时,采用藏药青鹏散外敷,配合服用藏药安置精华散、二十五味驴血丸、十八味党参丸、十味乳香丸,二十五味儿茶丸、十三味鹏鸟丸,总有效率达98.3%。
林扎西卓玛[17]选取14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藏药浴为主,口服藏药结合局部热敷、火灸等外治法的综合性治疗方案,药浴疗五味甘露药水浴为主;辅助口服药包括五味宽筋藤汤散、十味乳香散、十三味镇痹散、风湿止痛丸、十八味水银丸、二 十五味儿茶丸、二十五味驴血丸、二十五味鬼臼丸、三十五味沉香丸等,在药浴前开始服用,一直服用至药浴结束后;热敷疗法是将五味甘露方在锅里炒热,同时加入适量青稞酒,加热至40~50℃时,将药物装入棉布袋中,置于患处或穴位上;火灸疗法是将艾炷置于特定穴位或痛点上点燃,适当吹气助燃,至艾炷燃尽,一般在药浴结束后根据患者病情实施。结果显示,采用藏药浴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总有效率为91.1 %。
日洒等[18]对10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藏医药浴疗法基础方为五味甘露散4000 g,五根散300 g,三味除黄水散200 g,另按病情随症加减檀香、宽筋藤、甘松等药,患者全身浸泡在药液中,每次15~20 min,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热敷疗法是以五味甘露散为主加卡擦药,加热达45℃左右,装入布袋中,趁热敷于患处,每天2次,每次30~40 min,7 d为1个疗程;口服藏药:空腹服二十五味珍珠丸1粒、早上煎服四味藏木香汤散3 g,中午口服十八味党参散1 g,晚上口服三十五味沉香散2 g,均用温开水送服。治疗15 d临床有效率为98%。
杨本扎西等[19]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75例,根据藏医辨证分热、寒性两组,热性又随机分成治疗1、2组,寒性又随机分成治疗3、4组。其中采用的药浴配方4组均相同,为水柏枝、小叶杜鹃、刺柏、大籽蒿、麻黄。不同在于热性“真布”治疗1组口服药为七味宽筋藤散,十八味党参丸,十五味乳鹏散;外治理疗用青鹏涂剂用温开水调匀后涂于肿胀疼痛局部。热性“真布”治疗2组口服药为七味宽筋藤散,十八味党参丸;外治理疗用青鹏涂剂与九味青鹏散温开水调匀后涂于肿胀疼痛局部。寒性“真布”治疗1组口服药为五味润疆汤散,安置精化散,二十五味儿茶丸,二十五味驴血丸;外治理疗用五味甘露加买麸皮、麻渣等炒热敷于肿胀疼痛局部;同时艾灸,选阿氏穴施灸,特别是趋于变形的关节部位。寒性“真布”治疗2组口服药为五味润疆汤散,二十五味儿茶丸;其余治法同寒性1组。结果显示,4组的治疗有效率在94.6%~97.96%之间,4组各自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个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其它外治疗法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外治法中,虽以藏药浴为多见,但临床中也会单独使用其它的一些外治方法,如外敷、火灸等,也同样取得较好的疗效。
藏医传统火灸疗法可“干黄水”,即除湿,同时调节培根和隆的平衡,对培根引起的寒性疾病,黄水病变引起的四肢黄水充斥等病症,有显著疗效,且治疗不良反应小,费用较低,操作简便。彭毛多杰等[20]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藏医火灸疗法治疗,令患者平躺或仰卧,取制好的艾叶放在病患处或有关穴位处燃尽,灸后用手指轻轻按揉穴位,让患者活动一下,当晚禁忌饮水,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吲哚美辛,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77.1%(P<0.05)。王胜平[21]的研究中,对照组口服藏药五味麝香丸,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5%,而采用火灸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9%,且随访时观察组复发率仅为2.4%,对照组复发率却达17.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都优于对照组。
脉泻疗法也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该方法是藏药口服、藏药涂擦和藏药浴的综合运用,有较为严格的操作流程和禁忌症的要求。代青措等[22]对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脉泻疗法治疗,在药浴3 d后进行藏医脉泻疗法,另外口服十味风湿散、二十三味秦皮散、十九味黄水散,结果显示使用脉泻疗法治疗1次治愈15例,2~3次治愈20例, 总有效率达95%以上,但未述及具体的药浴和脉泻治疗操作过程。
藏医敷浴疗法是传统藏医特色外治疗法之一,是根据病症配伍药物,进行加温后敷于局部患处的一种疗法,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杨本扎西[23]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76例,根据藏医辨证分型,采用藏药刺柏、杜鹃、白野蒿、藏麻黄、水柏枝等炒热加温35~43℃后装入布袋,置于患者的肢体及患处热敷,每次15~30 min,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139例,总有效率达98.7%。尼玛次里[24]以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甲氨蝶呤注射液),实验组给予藏医外敷治疗:取藏药刺柏、白野蒿、藏麻黄、五根散、杜鹃和水柏枝,切碎注入清水加热煮沸,待水分全部吸入药材蒸发后加入50~100 g酒糟发酵,再加入少许青稞酒后加温至35~43 ℃后装入布袋对患者患处进行热敷,2次/d,15~30 min/次,7 d为1个疗程,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先巴[25]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敷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安置精华散、十八味党参丸、十五味乳香散、四味藏木香汤;敷药组配合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外敷。吉杰呐博“粗茎秦艽”散组成为粗茎秦艽100 g,陈酥油25 g,青稞酒50 mL,将药打粉,使用陈酥油和青稞酒适量调成糊状,黏稠适度,外敷于患处,然后用保鲜膜覆盖涂药面,可防止药液外漏和过快干燥,包3~6 h,每天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用3周。结果敷药组藏药配合外敷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5 小结
藏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称之为“真布”,是一种常见病、疑难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其病因为久居潮湿之地,过量食用油腻营养之品,胃火衰退而影响精华在本部位未能分解,部分粗粕进入精华运行之孔,从而产生黄水等,它又侵入肌肉、骨骼、经脉等部,遂发为“真布”[26]。历代藏医都非常重视对RA的治疗,并总结出治疗RA的独特外治方法——藏药浴疗法。藏药浴以“五昧甘露”为基础配方,在五味甘露药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病种添加‘卡擦’药,令患者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于药液中,在热水浴和药物性能的双重作用下,药液通过皮肤黏膜进入血液,分布到全身,使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患处气血、经脉通畅,从而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行气止痛、平衡三因、从汗毛孔中排出滞留于体内的病邪,并使药效成分迅速直达病处,改善气血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因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显著效果[27]。
五味甘露汤配方中水柏枝主治肾病,具有止痛除湿、解毒清热的作用;烈香杜鹃可化痰邪,具有益肾温胃的作用;藏麻黄可扑杀窜入脉中血虫而清肝热,具有祛风散寒、解表发汗的效果;野青蒿具有清热凉血、解热发汗,使血液平衡,兼清黄水而治疗关节肿胀的作用,柽柳可清肉毒。五味配合,具有祛痰化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壮腰等功效,用以治疗四肢僵直或拘挛、胃火衰败、肾脏寒风、外症疡疮以及皮肤疾病等[28]。现代研究发现,藏药浴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R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在滑膜病理改变的过程中,通过下调致炎因子(TNF-a、IL-1,6)等、上调抗炎因子(IL-10)来激活体内免疫系统,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泌各类细胞因子对滑膜的刺激,以控制关节滑膜炎症[28-29]。
药浴治疗的操作过程,首先是药液的加工,将药物浸泡后加水高压煎煮,对水的要求有的研究选用泉水、雨水为药浴浸泡液,煎煮2~3 h后经过滤得到药液,有的研究是在煎煮前用青稞酒发酵,有的则在煎煮后放入白酒或麝香酒;药浴部位,可以是全身浴,也可以是半身浴,有的研究要求患者仰卧浸泡浴盆中,药浴液面不超乳头水平为准;温度的调控,室温要求在28~30 ℃,药温在38~42 ℃;浸泡时间,每次控制在20~30 min,浴后发汗10 min,每天进行两次药浴,一般上、下午各1次;一般以7~10 d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为宜[30]。
藏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藏药浴治疗最为多见,除此以外,还有其它一些外治疗法在临床中应用,且疗效显著。如敷浴疗法,用药物加热后敷于患处,通过药力和物理作用,使机体腠理开启,疏经通络,消肿散瘀,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火灸则是在患处放置艾柱,通过局部加温,达到散寒除湿,调节平衡的作用;藏医脉泻疗法,在临床中也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它是口服藏药、藏药浴、藏药涂擦结合的一种综合方法,由于有严格的操作流程和禁忌症,可见的文献报道较少。
在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藏医外治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较多的研究未设立对照组,或虽有对照组,但未随机分组或未述采用的随机分组方法;②各研究疗效评定标准并不统一,部分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过于简单和主观化,缺乏严谨性,有的研究虽有血沉、类风湿因子等疗效指标,但并未见到具体数值和分析;③部分研究仅提供治疗方法的名称,并未描述治疗的具体过程,或对具体的治疗过程描述不详,部分研究的疗程较短,对比其疗效的可信度不足。
综上,藏医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有较早的认识和记载,临床上常采用藏医外治法治疗,外治法中以藏药浴为主,同时还有火灸、外敷、脉泻等疗法,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