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何融入中职历史教学
2019-01-07郭燕
郭燕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定三个要素组成,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及以后工作有一个确切的规划,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规划能力。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历史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即将参加工作的压力,因此中职学校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对自己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工作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确定奋斗目标,并根据奋斗目标努力和安排,为以后参加工作打好基础。
一、在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是因中考失利才进入中职学校的,一部分学生会因为中考失利而对自己丧失信心,产生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影响。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发现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消除自卑等不健康心理,拥有健康的心理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自我调节、自我规划和自我完善,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
(二)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中职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还要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探究能力。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通过带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分析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哪些变化,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及企业,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能力。
(三)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中等职业院校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与高技能兼备的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一起参与,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认清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起到的作用,不断加深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度,让学生拥有信心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动力,不断督促自己成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
二、中职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问题
目前,某些中职历史教师还是采用单向性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忽视能力的培养,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降低学习历史的兴趣。再加上,一些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不愿意学习知识,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就会降低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2]。
(二)教学目标问题
某些中职历史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没有拓展教学内容,没有把提高学生的思想及能力纳入教学中,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同时,部分中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不高,不能把教材中蕴含的哲理和价值观念向学生阐述清楚,只讲解表面的知识,不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再加上中考失利造成的心理压力,导致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师正常工作的开展。同时,部分中職历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备课不认真,没有把学生作为教学重点,没有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职历史教学目标,不重视对学生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导致设计的课程不能满足教学任务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造成学生片面地认为中职历史学习不重要。
三、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通过对实际事件及社会需要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其找到心仪的工作,还可以为以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历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3]。
例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政治经济概况》一课概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教师教学时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学内容融合,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意义,讲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分析和了解国家现状,让学生对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初步的了解,不断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是由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方面构成的,中职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要了解和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方法,运用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第一,中职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反思我是谁?我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让学生通过反思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一一记录优缺点,及时改进不足,全面发展。第二,中职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要干什么?不同时期的每个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从事的职业,引导帮助学生确认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向着目标不断努力。第三,中职历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能力。第四,中职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解当下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不断结合社会及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提高能力,为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第五,通过以上四种方式的引导,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一定的认知,中职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根据职业目标设计职业规划,制作个人发展计划书,然后根据计划书努力,为以后职业生涯做铺垫。
(三)提高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度
中职院校一直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技术性人才的重要机构,在我国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中职某些院校应该提高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中职院校教师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和方法,中职院校可以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让教师学习并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更好地教育学生。同时,学校要鼓励教师去企事业单位学习,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从而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4]。
中职院校要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还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平台,学生的价值观念、学习态度、能力等都是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培养和发展的,学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放在首位,为学生更好地成长提供保证。
四、结语
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能力,还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因此,中职历史教师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及教学任务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以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程肖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4):115-116.
[2]吴锡垣.浅析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知识经济,2018(07):121-122.
[3]关永承.浅谈中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必要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5):63-65.
[4]周正川.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探究[J].职业,2016(27):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