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行为文化如何融入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2019-01-07徐建勋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中职院校

徐建勋

摘    要: 中职教学是我国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人才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加强中职院校的职业教学引导,能够让中职院校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本文分析企业行为文化和中职院校职业道德教学的融合,对教学重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优化中职德育教育的措施建议,为相关中职院校办学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企业行为文化    职业道德教育

面向社会发展,推动企业进步,中职院校在办学时强调德育教学。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行为文化”成为优化中职院校教学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能够提高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让教学更具针对性。在校企合作下,改变以往的职业化教学困境。另一方面丰富中职院校的办学文化,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实现中职院校现代化教学,强化职业道德教学效果。

1.企业行为文化的相关概念分析

1.1企业行为文化的内涵

企业行为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各项运作行为包含的各项文化。通过进一步挖掘企业文化,帮助中职院校优化中职学生的行为道德和文化,有助于中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

1.2企业行为文化的概念和分类

分析企业行为文化的主体,主要分为企业和企业人两大类,一般而言,企业人的各项活动组成了企业的运动状态。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教育宣传、企业领域建设及企业运作、价值观等方面,将企业行为文化引入中职院校德育教学中,可以让其接触和了解未来职业要求,是一种有效的职业规划手段。

1.3企业行为文化的功能

企业行为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和运营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首先,教化功能。企业行为文化中包含交往的礼仪,如接待方式、语言沟通等,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特点。借助这些行为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对成员的监督管理,以此帮助企业人员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形成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其次是凝聚功能,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共识环境,在相同的规则和事务处理下,企业的内部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再次是激励功能。借助企业的行为文化,激励内部员工形成统一的目标意识,对于加强企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是导向功能,在企业文化引导下,内部成员都有着统一的道德价值认知,对于纠正内部成员的错误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2.将企业行为文化引入中职德育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企业行为文化和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学有一定的观念性。借鉴企业行为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帮助学生创新德育教学成果,提高中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型和技术型人才。将企业行为文化引入中职教学中,有其必要性和意义。

2.1教学任务和目标

中职教学的任务和目标都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要让中职院校的学生符合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具备“职业修养”,实现校园文化和职业文化的对接。将企业文化行为引入教学,让学生行为和习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有利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

2.2中职院校的办学方针

中职院校的办学一直以“就业为导向”,这种教学方式决定了中职学生德育教学的重要性,让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局限校园环境,要以就业市场为主要方向,以此深入教学研究。在中职教学中引入企业行为文化,有助于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优化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学,深化企业文化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行为对中职院校办学建设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2.3企业发展需求

中职教学具有职业性,和以往的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且中职学生不仅要习得专业技能知识,还要提高个人修养。对于企业用人标准而言,中职学生要符合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就业需求。这迎合了中职院校教学的思想道德建设。

3.对于优化中职院校人才化教学的措施与建议

企业希望内文化主要包括团队文化、标杆文化和仪式文化等。借助这些成文的制度文化,发挥中职院校教学的导向性就业功能,借助企业文化丰富中职办学文化,让其适应教学发展。

3.1对于企业文化的教化建设分析

企业文化和校園文化的组成类似,但是组织性质和构建法不同。企业行为文化有着营利性的特征,在人员组织上采取奖惩制度及聘用合同的机制。校园文化主要采取教育的方式,目的是教育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建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企业的各项行为文化融入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和职业接轨,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让其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用人规范和要求,最终完成就业任务。

加强企业仪式感,建议中职院校在办学活动中加入游戏、会议制度、管理仪式等行为。借助实训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入职培训”,让其理解职业建设的意义。

3.2结合企业文化凝聚班级

企业的建设目标主要是贯彻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宗旨,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取向。为了避免企业建设缺乏创新性,建议其在思想上保持积极、创新、统一。且在行为一致的基础上强化整个团队的行为意识,发挥整个组织团队的功能。

首先,建议教师在班级中建立统一化标准,让班级成员具有统一的思维意识,以及团结性和归属感。结合企业的建设管理如统一的服装、办公场所和与食堂等。中职院校在办学时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如在校园内部开设统一的食堂,并为班级内部发放具有统一标识的作业本,让组织成员在使用产品上保持统一,让成员具有归属感和自信心。最后,教师可以模仿企业文化,在班级内部建设特色“话题”“口号”,让班级学生选班歌、口号,一起为校园文化活动努力。

3.3创新德育课堂

高职院校的德育课程建设多以教材为主,和学生厌学情绪形成了反差。因为中职学生普遍存在逆反心理且对课程知识缺乏实践性,最终降低德育教学质量。针对中职教学的建设分析,建议教师优化德育教学,参照企业建设文化,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内涵,最终提高中职教学质量。

3.4改变教学方式

在中职院校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引导其树立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工作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基于企业行为文化方面,建议教师多选取一些德育精神案例,让学生理解企业文化的知识和内容,从而恪尽职守,意识到企业建设的重要性和义务,最终实现中职教学目标。

3.5模拟教学活动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职业人角度认识自己的学习。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现有的校园资源,让学生体验到社会职业人的日常工作规范,并体验社会资源的特征。一些与校企合作的中职院校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在真实的环境中认识和了解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这种教学方式和顶岗实习有着本质区别,以体验文化为主,目标是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学和企业行为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4.结语

要让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文化素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加强对其职业观、价值观、认知观的培养,最终为社会人才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笔者建议,相关中职院校借助人才化培养策略,校企合作、课堂改革等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小丽.新时期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交通大学,2015.

[2]冯美妍.中等职业学校校企行为文化融合问题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3]郭静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视角下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4]林建亚.中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6.

[5]李德彪.技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6]黄素梅.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德育创新的探索[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教育中职院校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职业高校职业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