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型微课的开发

2019-01-07陈岗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初中语文

陈岗

摘    要: 信息时代,微课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受到教师的认真对待和高度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微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方法。作者参与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同步型微课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总结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型微课的开发经验,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同步型微课    教材开发

微课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按照学生认知规律研发的结构化数字教学资源,以教学视频和素材课件等形式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日益个人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需要我们持续深入地摸索研究。

一、微课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意蕴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生群体教学开展的同步性教学,无法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难以满足学生的异质需求,也很难为学生提供反复性、反思性的学习媒介。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有效媒介,可以解除当前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虽然微课存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种种局限,无法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但二者可以互取所长,结合起来,发挥1+1>2的作用。

课堂是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组成的复杂认知场,个体认知、家庭教育、课外辅导等差异放大了学生间的差距。同步性的课堂教学经常面临优等生得不到提高、后进生无法解惑的问题,教师很难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可自主选择的丰富资源,优等生可以进一步提高,后进生可以针对性地反复学习深厚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自然分化,从而实现教学公平。

微课与课堂教学的整合,需要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教材同步型微课继承了微课的优点,又具有教材知识同步性的特点,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良好载体,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自然分材教学的典型范例,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个体的深度学习。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型的微课以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契合的学习资源。由于围绕语文课本,教材同步型的微课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便于教师设计和制作,将教材中的课文细化为独立的知识点,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能够切实有效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二、教材同步型微课开发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微课的时间通常不到10分钟,几分钟内要明确讲授知识,需要教师合理精简内容,突出主要知识点。由于微课中没有师生互动时间,节奏较快,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在微课学习中学生主要依靠视觉和听觉,这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视频素材,精心选择图片和布局,避免出现鼠标无序游走、画面切换效果粗糙等可能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教师的语言要标准、流畅、规范,要富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二)完整性原则。教材同步型微课是一套完整的课程,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整理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等。尤其目前一些微课资源缺乏教学评价的内容,依赖网络,缺乏面对面的师生互动,教师容易忽视教学评价和互动、反馈。因此,应注重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增加讨论栏、练习、知识提示和反馈链接,加强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更好地衔接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

(三)系统性原则。微课教学集中讲授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整体把握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做好教学内容的细化,还要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教材同步型微课更是如此,不能完全独立存在,与其他微课、课堂教学建立逻辑关系,不是内容依赖而是动态生成的关系。这要求教师在开发微课资源时考虑上下层知识模块,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克服知识零散、孤立的问题,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有序的语文知识体系。

三、教材同步型微课的评价标准

(一)内容维度。语文微课内容要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和易错点,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详细讲解。微课应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情境创设等内容,不仅要有视频内容,还要有教案、习题等辅助扩展资料,便于学生学习使用。

(二)艺术维度。语文微课主要借助画面和声音传授知识。微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视觉和听觉效果。因此,语文微课的画面应布局合理、风格统一、美观大方,文字、图表、色彩、字体合理搭配,不会造成视觉负担,还会给学生以视觉享受。教师的声音要洪亮、清晰,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语言要富有感染力,背景音乐要能合理降低学生的枯燥感。此外,微课还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以生动、形象的视频和音频资源让课程内容变得精彩有趣,教学方法要推陈出新,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技术维度。语文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微课制作软件,使整个微课作品达到较高的水平,避免出现动画效果不合理、画面模糊残缺、有杂音等问题。

四、教材同步型微课的样本分析

选择课题组两名教师《记承天寺夜游》的微课作为样本,具体情况如下:

样本1:J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微课

J教师的微课时间在20分钟。首先呈现了听课导航,教师呈现诗歌文本,解释重点字词,逐句翻译;其次分析课文结构和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最后进行总结。

该微课教学内容逻辑性较强,教学主线清晰;教师声音洪亮,语言幽默,启发性较强;图像和音质清晰,风格统一,布局合理。在内容维度、艺术维度、技术维度上的综合表现比较出色。

不足之处在于时间太长,远超过一般微课的10分钟;知识点众多,未能突出主题;构思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缺乏新意;缺乏教学评价和随堂联系、学情反馈。

样本2:W老师《记承天寺夜游》微课

W老师将《记承天寺夜游》分为两个微课,都是8分钟时长。第一个微课是整体把握诗歌,以《明月几时有》为背景音乐,用诗文导入,介绍承天寺和苏轼;然后范读诗文,强調节奏和感情;再解读重点字词,显示译文;最后整体分析诗文大意和表达方式。第二个微课是分析诗文,包括叙事顺序、夜游原因、文眼、“闲人”议论等,并和《小石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行对比,最后进行总结。

W老师的微课时长合适,主题突出,目标明确,逻辑性较强,教学主线清晰;教师声音富有感染力,采用问答等形式,教学方式多样;视频和音频清晰、同步,布局合理。在内容维度、艺术维度、技术维度上的综合表现比较出色。

不足之处在于缺少教学评价、随堂练习、学情反馈等内容。

从以上两位教师的微课样本可以看出,每个教师的微课各有特色,但普遍存在缺乏教学评价、随堂练习、学情反馈的问题。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教师开展的微课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是趣味性不强,或是主题不突出,等等,影响微课教学效果。

五、教材同步型微课开发的建议

(一)要规范微课的开发设计模式。目前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微课设计模式,一般包括前期分析、中期设计、后期总结三个环节,科学选定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设计策略,最后进行反思总结,将心得体会应用到后续微课设计和实施中,构成良性循环。在教材同步型微课的设计前期,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合理确定微课教学内容;在中期,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策略等,合理设计微课;在后期,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评价和反馈情况进行反思总结,积累经验。

(二)重视课后评价和学情反馈等环节。目前部分初中语文教材同步型微课缺乏这些环节,或是形同虚设。由于微课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教学评价和学情反馈至关重要,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后续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随堂练习是微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检查诗歌默写、翻译,也可以给出开放性问题,安排学生查阅课外资料。只有通过必要的检验,才能让学生了解不足,让教师了解学情,查缺补漏,强化教学效果。

结语

微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材同步型微课将微课与课堂教学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实现自然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教材同步型微课开发中,需要坚持规范性、完整性、系统性原则,做好微课内容维度、艺术维度和技术维度的设计,重视教学评价、随堂练习、学情反馈等环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晓莉.充分探讨微课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Z].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

[2]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赵从书.浅析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让语文课堂“微”出效果[J].中学课程资源,2018(12):4-5.

[4]梁熹徽.谈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8(33):59.

[5]康琴.例谈教学“微设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1):35-37.

[6]陈继合.初中語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18-20.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