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影视文学课程的尝试

2019-01-07冯清贵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影视价值观文学

摘    要: 高校影视文学课程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使命。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发挥高校影视文学课程的审美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文学课程建设之中。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影视文学课程的时代背景、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角度进行研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影视文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 影视文学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影视文学是当前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由于独特的视听语言属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曲折的叙事流程,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影视文学不仅具有审美娱乐的作用,还具备隐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与高校“两课”相比较,影视文学课程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的设置与优化,可以弥补思政教育重理性说教轻感性审美的不足,发挥特有的育人功能,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起到价值导向与文化引领的作用。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文学课程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文学课程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角度探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影视文学课程的具体方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文学课程的时代背景

随着价值观呈现多元趋势,需要建立一套适应时代精神需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培育公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自觉抵制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指出应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机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办学理念之中,充分发挥高校课程教学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当前,为了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党和政府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课程思政指明了高校育人的新方向,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构“熔炉式”的立体思政教学新模式。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指导下,“专业课程教师需注重加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专业课程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以此达到在专业学习中同时提升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的目的,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3]。例如,在讲授影视文学课程时,可以选取具有正能量的“中国故事”引导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激励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一些不良信息包括西方价值观,对一些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校课程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影视文学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较好素材,高校教师在影视文学课程教学中应细致甄别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主题,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认同感。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文学课程的教学原则

高校影视文学课程有自己的学科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文学课程教学与“两课”教学有鲜明的区别,必须结合学科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遵循价值引领原则、审美育人原则、融入渗透原则,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全方位的、立体性的理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遵循价值引领原则。在影视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原则,是为课程树魂的需要。经典影视承载着人类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富强、民主、和谐、自由、平等、爱国等核心价值是其中的关键词汇,高校影视文学课程为了达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应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要素,设置教学内容与主题研究,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比如,利用经典影视作品的观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运用主题探究式教学,分析中国故事的影像呈现方式;通过微剧本写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感性的艺术形式。在高校影视文学课程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又要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有机融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遵循审美教育原则。影视文学是感性与知性的融合,影视文学审美教育价值的实现是通过作品观摩与体验获得的,“当观众以澎湃的激情观看作品时,总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主人公身上,在曲折感人的叙事流程引导下产生认同的心理机制,以及共鸣的审美效果”[4]。要在影视文学课程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审美教育原则。影视文学作为一种有意味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借助影像系统塑造的人物传达出真善美,对受众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影视文学课程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审美活动中进行的。如在影视文学教学中,通过挖掘主旋律作品的核心价值,阐释其中的“家国”意识、“中国梦”主题,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遵循融入原则。融入指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理论要素转化成可感的具体的影视文学作品,由理性到感性的转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十七年电影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分析了《红色娘子军》与《农奴》,既分析了十七年电影的影像表达系统,又阐述了主体表达,引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为党和国家提供了合法性的叙述认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走中国道路的理解,使学生对国家产生了情感认同。在学习人物专题片的叙事特征时,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先锋,诠释他们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要素在人物身上得到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体现,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认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有教师的知识讲授、作品的观摩、学生的课堂讨论、主题发言、问题探究、课题研究等,各种教学方法都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在此主要分析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因为大学生的培养既要考虑育人的重要使命,又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两者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探究式教学是当前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新模式,“‘探究式教学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运用试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的方法,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5]。探究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放弃以往那种偏重知识单向传授的灌输式教学法,改为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评价下,学生主动参与各个专题的自主探究,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等各项能力素质。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全员参与,各抒己见,既交流思想又开阔思路、提升人生境界”[6]。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传与受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指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专业知识的能力。

在影视文学课程中如何运用探索式教学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分配在不同的探索式教学模式中。如在课题探索式学习中,让学生通过人物专题片的筛选与分析,探讨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学生通过内容分析、资料查找、撰写总结初步掌握研究问题的能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有深刻认识,提高专业水平与探究能力。在学习影视文学剧本这一专题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主旋律作品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学生既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美学风格有了深入了解,又对新中国的发展史有了全面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在问题导向式探究教学中,让学生举例说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论证不同的影视作品形态是如何呈现这些价值理念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影视文学课程中运用探索式教学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原则,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达到育人的目的。总而言之,在影视文学课程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加深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总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影视文学课程应发挥审美育人优势,创新教学方式,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

[3]郑佳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3):94-97.

[4]冯清贵.影视艺术审美教育探微[J].教育评论,2011(6):45-47.

[5]王春华.高校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113-114.

[6]黄祖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2(13):133-135.

猜你喜欢

影视价值观文学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