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报》2019年总目录
2019-01-07
名画欣赏 期数 · 页码
墨兰图 何禹珩 1·封二
西园雅集图(局部) 何禹珩 2·封二
松荫会琴图 何禹珩 3·封二
荷净纳凉图 海 涛 4·封二
水阁清幽图 海 涛 5·封二
王时敏小像轴 何禹珩 6·封二
贤母图 何禹珩 7·封二
秋江待渡图 海 涛 8·封二
岁寒三友图 海 涛 9·封二
玉堂富贵图 海 涛 10·封二
秋树昏鸦图 海 涛 11·封二
山水图 海 涛 12·封二
特别关注
经世致用:新时代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刘洪强 10·4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中国文化的崛起
张晓政 10·9
资政通鉴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三十一
海瑞:吏治之标帜,官员之楷模
天 一 1·4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三十二
杜甫:饱含爱国忧民之心的“诗圣”
天 一 2·4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三十三
萧何: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陈立强 3·4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三十四
于谦: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天 一 4·4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三十五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天 一 5·4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三十六
欧阳修:集官员、文士、学者于一身的“醉翁”
天 一 6·4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三十七
刘晏:“爱民为先”的理财家 天 一 7·4
“中國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三十八
张居正:“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天 一 8·4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三十九
扁鹊、华佗、孙思邈:中国古代三位杰出的
医学家 天 一 9·4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四十
张衡:“道德”“文章”兼优,“数术”“制作”
齐飞 天 一 10·15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四十一
子产:“春秋第一人”,“足以为国基”
天 一 11·4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
四十二
王昭君:维护汉匈和平友好的和亲使者
天 一 12·4
《资治通鉴》讲座
隋唐五代:盛衰治乱变奏曲(十九)—(二十五)
张国刚
“萧曹避席”:大政治家李德裕(下) 1·15
日落长安:唐宣宗时期的政治 2·17
草莽英雄朱温的一生 3·16
后唐庄宗的戏剧人生 4·15
后晋高祖石敬瑭再认识 5·16
两次“黄袍加身”:从郭威到赵匡胤(上) 7·15
两次“黄袍加身”:从郭威到赵匡胤(下) 8·17
《资治通鉴》选读 张国刚 选注
李德裕之死 1·21
庞勋兵变 2·24
朱全忠移唐祚 3·26
后唐庄宗宠伶人 4·22
李从珂疑忌石敬瑭 5·26
郭威起兵清君侧 7·21
周世宗临终托孤 8·21
读《通鉴》札记
卫嗣君的手段 张国刚 6·15
《史记》讲座(作者:王子今)
《史记》及其著作人 9·16
《史记》的“富贵”观 10·26
《史记》对“浮说”“浮辞”的批判 11·15
《史记》记录的帝王身体史信息 12·16
经典名篇
正气歌序 〔宋〕文天祥 1·24
画意(节选) 〔宋〕郭思 1·27
江神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1·30
己卯腊八日雪为魏伯亮赋 〔元〕虞集 1·33
南康直节堂记 〔宋〕苏辙 2·26
琴之四美 〔宋〕朱长文 2·2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2·34
观小儿戏打春牛 〔宋〕杨万里 2·36
弈 喻 〔清〕钱大昕 3·30
兰之品格 〔宋〕王贵学 3·3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3·37
观田家 〔唐〕韦应物 3·39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4·24
中和之美 〔明〕项穆 4·29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4·32
清明呈馆中诸公 〔明〕高启 4·34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5·28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明〕计成 5·32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5·37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5·39
谏院题名记 〔宋〕司马光 6·21
菊与君子之道 〔宋〕范成大 6·24
观沧海 〔汉〕曹操 6·27
端 午 〔唐〕李隆基 6·30
治安策(节选) 〔汉〕贾谊 7·26
留耕堂记 〔宋〕叶适 7·33
谢亭送别 〔唐〕许浑 7·36
大暑赋 〔三国魏〕曹植 7·39
五人墓碑记 〔明〕张溥 8·24
养鱼记 〔宋〕程颐 8·29
小重山 〔宋〕章良能 8·32
鹧鸪天·七夕 〔宋〕周紫芝 8·35
书何易于 〔唐〕孙樵 9·25
同学一首别子固 〔宋〕王安石 9·30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9·33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唐〕杜甫 9·35
与子俨等疏 〔晋〕陶渊明 10·36
书巢记 〔宋〕陆游 10·41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10·45
九日置酒 〔宋〕宋祁 10·47
子产不毁乡校颂 〔唐〕韩愈 11·25
范文正公义田记 〔宋〕钱公辅 11·28
所见 〔清〕袁枚 11·33
立冬日作 〔宋〕陆游 11·35
三戒并序 〔唐〕柳宗元 12·27
贫乐庵记 〔元〕耶律楚材 12·32
望江南 〔唐〕温庭筠 12·37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宋〕朱敦儒 12·39
经典藏书
《楚辞》: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钟岳文 1·37
《楚辞》选读 钟岳文 选译 1·46
《古诗十九首》:与《诗经》相媲美的五言古
诗选 钟岳文 2·39
《古诗十九首》选读 钟岳文 选注 2·48
《通鉴纪事本末》: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钟岳文 3·43
《通鉴纪事本末》选读 钟岳文 选译 3·52
《尔雅》: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词典
秦淑华 杜清雨 4·39
《尔雅》选读 钟岳文 选译 4·45
《了凡四训》:袁了凡的诫子家训
钟岳文 5·43
《了凡四训》选读 钟岳文 选译 5·51
《抱朴子外篇》:葛洪的政治及处世观
钟岳文 6·35
《抱朴子外篇》选读 钟岳文 选译 6·44
《潜夫论》:王符的“救世”政论集
钟岳文 7·45
《潜夫论》选读 钟岳文 选译 7·54
《穆天子传》: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游记
钟岳文 8·39
《穆天子传》选读 钟岳文 选译 8·49
《酉阳杂俎》:唐代著名的志怪小说集
钟岳文 9·40
《酉阳杂俎》选读 钟岳文 选译 9·49
《武经七书》:武学圣典 兵家宝鉴
钟岳文 10·52
《武经七书》选读 钟岳文 选译 10·61
《新书》:西汉贾谊的政论经典
钟岳文 11·40
《新书》选读 钟岳文 选译 11·50
《盐铁论》:翻开“盐铁会议”那段尘封的历史
钟岳文 12·45
《盐铁论》选读 钟岳文 选译 12·54
百家论史
从“通古今之变”看秦朝得失
张显传 1·49
范仲淹的实干精神 刘立祥 1·53
娄敬的三个“大手笔” 马 军 2·50
古人的尽忠勤勉 石志刚 2·56
大唐长安:传播中华文明的国际大都市
高建新 3·54
橘子和石头──陆绩的品行及启示
刘 放 3·59
中国古代的“崇德立本”思想
倪富静 4·46
“魏材秦用”的现代启示 崔 庆 4·51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高 奇 5·53
古代“清官文化”的启示 王 杰 5·59
借以诗心润廉心
──说说古代清官的“拒礼诗”
孔伟昭 6·47
历代变法成败谈 路向军 6·51
《周易》的生态伦理智慧 赵建功 7·56
张载的历史地位 劉沛恩 7·59
开国七十多盛世
── 古代王朝开国七十年时的社会图景
顾伯冲 8·52
小信诚则大信立── 谈中国文化中的诚信观
王 杰 8·57
用尽为民为国心
── 元代张养浩的故事 杨 蕊 9·50
《诗经》中蕴含的修身智慧 王晓兵 9·55
东汉政坛的双子星
── 袁安与杨震 曲柄睿 10·64
薛瑄倡廉 知行合一 史世海 10·69
孔子为什么讲“以身为本”? 李建仁 11·52
宋代官箴书:地方官的“宦海指南”
陈若一 11·57
河运与国运
── 国家治理视角下黄河治理史的思考
张景平 12·56
《吕氏乡约》中的廉洁思想 张天社 12·6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话(十三)—(二十四)
修晓波
穷体制之变,塞祸乱之源
── 宋代的监察制度(上) 1·59
台谏合一,规范管理
── 宋代的监察制度(中) 2·59
设通判、监司,构建地方监察网
── 宋代的监察制度(下) 3·64
采取汉制,固系监察
── 辽金时期的监察制度 4·55
“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
── 元代的监察制度(上) 5·64
振起台纲,作新风宪
── 元代的监察制度(下) 6·55
都察院: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 明代的监察制度(上) 7·63
按察司与巡按御史:地方监察的“双轨制”
── 明代的监察制度(中) 8·65
明中期监察制度的调整和变化
── 明代的监察制度(下) 9·59
监察机构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 清代的监察制度(上) 10·72
设官分职,因时变通
── 清代的监察制度(中) 11·61
源清则流清,此从来不易之理
── 清代的监察制度(下) 12·65
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智慧(作者:王启涛)
道家篇(三)—(四)
慈、俭、柔:老子的从政三宝(三) 1·64
慈、俭、柔:老子的从政三宝(四) 2·64
法家篇
重“法”,讲“公” 3·68
书法与文化(作者:葛承雍)
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与特色 4·61
汉字的起源 5·70
殷商甲骨与“书法”的产生 6·61
钟鼎金文中的书法意蕴 7·68
石刻之祖:战国时期秦国的石鼓文 8·70
小篆:秦朝官方统一的标准字体 9·64
古隶:秦代民间的通行字体 10·78
汉隶:书法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上) 11·66
汉隶:书法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下) 12·70
岁月书香
书香暖冬 张光茫 1·69
书香飘四季 程贵涛 2·67
到古人家中去“蹭饭” 潘玉毅 3·73
乱书房 王 淼 4·67
人生千条路,书是心安处 潘玉毅 5·75
阅读是一种恬淡的境界 唐宝民 6·65
文人的书房 程应峰 7·74
手不释卷 涵养文明 石志刚 11·71
家风·家训·家教
抚育子女不偏爱
——《颜氏家训》的教诲(二)
王 正 1·71
勉学博览与知行合
——《颜氏家训》的教诲(三)
王 正 2·69
欲不可纵,知止知足
——《颜氏家训》的教诲(四)
王 正 3·75
立身行事需名实相副
——《颜氏家训》的教诲(五)
王 正 4·70
职业工作与休闲生活
——《颜氏家训》的教诲(六)
王 正 5·78
古之贤者重家风 王 杰 6·67
重笃实、成美德
—— 严复兼采中西的家风家训
王 正 7·77
传统家训的当代价值 熊瑞敏 8·75
中华传统文化的家训家规及其现代意义
陈 来 9·68
家教的门槛 董国朝 11·76
左公家书警子孙 叶玉霞 12·74
中华茶文化(作者:杨多杰)
《茶经》札记(六) 1·75
《茶经》札记(七) 2·73
《茶经》札记(八) 3·78
《茶经》札记(九) 4·74
《茶经》札记(十) 5·81
卢仝:与陆羽齐名的茶人 6·71
谢茶诗:白居易与李宣的友情 7·80
唐代宰相李德裕的茶事 8·80
李德裕情系惠山泉
——关于茶与水的讨论 9·75
“品”茶粥 10·82
《过山农家》:六言绝句中的“焙茶”工艺
11·79
茶诗中的“贡茶”史 12·76
漢字中的文化(作者:富丽)
说“衣” 1·82
说“裳” 2·79
说“裤” 3·81
说“裙” 4·80
说“冠” 5·86
说“帽” 6·78
说“冕” 7·84
说“巾” 8·85
说“鞋” 9·81
说“袜” 10·87
说“袖” 11·84
说“带” 12·81
随笔·札记
朝气:人和时代应有的生存样式
刘洪强 8·88
茶余饭后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张 坤 1·85
王禹偁与欧阳修 郑学富 1·87
温馨的年夜饭 高中梅 2·82
多“情”的宋词 李 浩 2·84
说“扑满” 潘春华 3·84
古诗词里沐春风 牛 锐 3·86
张飞的“丈八蛇矛”是什么武器?
陶短房 4·83
信念的伟力 马 军 4·86
漫话座右铭 王刚菊 5·89
态度不同,结局迥异 唐宝民 5·92
古代文书的“红吃黑”和“黑吃红”
叶桂郴 5·94
古诗漫吟感恩情 李笙清 6·81
趣说古人刷牙 刘 凯 6·83
话书签 梁文俊 6·86
柔情苋菜伴长夏 张 坤 6·88
欲得尊重,必先自重 唐宝民 7·87
管窥“礼”见 马 军 7·89
人微言不轻 刘志坚 8·90
那段“瘦”时光 李文浩 8·92
打磨好诗的是时间 黄 宁 9·84
生活中的鲁迅先生 王吴军 9·88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美德 吴 波 10·89
枣入诗词传古今 牛 锐 10·93
佩印履信 孙葆元 11·87
题画诗里的冬天 李笙清 12·84
家书中的“平安” 朱美禄 12·87
中华书摘
《诗经》析读之《关雎》 李 山 1·90
一个称职的博物馆工作者 朱传荣 2·90
从布衣天子到无为而治 劳 榦 3·90
雁塔传奇:从印度到中国 王邦维 4·89
明太祖朱元璋的历史功绩 陈梧桐 6·90
《诗经》的古今价值 张 炜 7·92
从西交民巷到金融街 刘选国 9·91
嵩岳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耿 朔 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