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文言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

2019-01-07贺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策略

贺琳

【内容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可以从文言文的教学入手,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策略,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策略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多内容都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文言文的语言风格比较晦涩难懂,没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学习文言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历史背景结合,强化内涵理解

文言文中蕴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文言文都是作者出于自己的时代考虑所写的即时感想。失去了时代背景的衬托,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很多内涵和精神不能完全理解体会,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文言文教学和历史背景相结合,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解文言文中所表达的内涵精神,深刻体会其中的文化精髓。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时,若教师只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文章里描写烛之武巧妙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力劝秦国退兵,体现出烛之武临危不乱,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到此就结束了,学生会记住,烛之武深明大义,爱国主义值得学习,但是由于对当时的历史不了解,对于烛之武精神的认知也仅仅停留于此,若教师对历史背景加以介绍,由于郑文公的政治眼光和治国策略比较平庸,当时烛之武年轻时不受郑文公重用,导致他怀才不遇。但是当国家有难时,烛之武从大局考虑,不计前嫌,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劝退了秦兵,保住了国家。从这一层面上看,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时,教师需要和历史背景和文言文学习相结合,深入挖掘文言文中的文化精华,强化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内涵理解,让学生站在当时的角度去分析,更加深刻地学习文言文中的精神内涵。

二、课内课外结合,深入体会精神

文言文的学习不仅仅要停留在课堂,还要注意课外的延展学习,让学生将文言文中的场景和现实生活场景相结合,从自身生活场景出发,结合自身经历,深刻体会文言文中的精神,领略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文章表达出陶渊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拒绝与庸俗官僚队伍狼狈为奸,宁愿归隐田园,追寻自己心中那片蔚蓝天空的高尚情怀。为了让学生对陶渊明的精神气节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在课上讲解了相关文章之后,给学生留一个课下作业,让学生深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惬意与舒适,用文字来描写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接触大自然中,感受陶渊明所写,探寻幽深的谷壑,看树木欣欣向荣,看泉水叮咚流动,体会心中的放松与惬意,深入体会陶渊明面对污浊的官场,不愿同流合污,宁愿归隐自然的淡泊情怀。通过课外亲身体会,学生将课堂讲解与现实感受相结合,可以达到情感共鸣的目的,对文言文中的文化精神有更加深刻地认知,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三、加强延展教学,探寻传统文化

文言文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方面的,教师不仅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文言文的内容解读上,只体会学习内容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更要加强对文言文教学的延伸教学,解读除文言文内容之外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视野,从更多角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出自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此时,教师要加强延伸学习,我国的国别体史书有三部,分别是《国语》、《战国策》、《三国志》,并且将这三部史书记载的重点内容加以讲解。进一步引出我国史书的种类,有正史、别史、野史,对这几种史书加以介绍,让学生对我国的史书文化加强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精神内在,也包括文学艺术、文字形态、文化典籍等等。史书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气节和精神,更要学习传统历史文化,只有将内在精神学习和外在传统文化学习相结合,才可以全面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精髓,达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语文考试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核比重越來越大。教师要加强对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从加强历史背景教学出发,课内课外教学相结合,加强延伸教学,全面体现出文言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齐艳茹. 文言文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5.

[2] 关开澄. 加快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和文言的思考——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为视角[J]. 新西部,2018(12):92-93.

[3] 李海斌. 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D]. 首都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中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