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药·消痞和胃胶囊、砂连和胃胶囊防治脾胃病临床应用

2019-01-07余佳峰杨昆蓉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脾胃

余佳峰 杨昆蓉

【摘 要】:苗药是中国医药的瑰宝,由于其属于苗医组方理论的特殊性,临床使用上多有不便之处,本文通过探讨苗药“消砂组合”消痞和胃胶囊、砂连和胃胶囊药理药效、功效主治,挖掘其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在于辨证使用指导于临床。

【关键词】:苗医 苗药 脾胃 消痞和胃胶囊 砂连和胃胶囊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一 苗藥“消砂组合”特点与传承

苗药“卢特单·消砂组合”(消痞和胃胶囊、砂连和胃胶囊)作为苗药中的佼佼者,为御医世家黔中名医卢才荣先生所创,卢先生在医学上特别是苗医药方面的造诣需追溯到其祖父清宫御医卢有辉先生。薪火相传,名医之后:卢先生祖上六代行医,其祖父卢有辉先生清末曾任宫廷御医,后回乡行医、闻名遐迩。弱冠之年,跻身医坛:卢才荣先生自幼耳目渲染,受先辈及诸医家点拨,20岁便跻身医坛。七十年代,精修苗医:卢才荣老先生考取贵州省中医研究所,为成为中医、苗医大师打下坚实基础。临床丰富,誉满西南:卢才荣老先生从医50余年,在内、外、妇、儿各科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誉满西南。卢老先生结合家传秘方及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消砂组合方剂的前身:卢特单胶囊及正源胶囊。在80年代末期:卢才荣先生发明的卢特丹胶囊和正源胶囊组方面世,创办卢才荣医馆,用此配方医治无数胃肠疾病患者,屡显奇效。90年代初期:卢才荣医馆升格为贵阳中医疑难杂病医馆,制成医院制剂-卢特丹胶囊和正源胶囊。90年代中期:卢特丹胶囊升格为贵州省药品标准(地标),并变更为卢特单胶囊,成立贵阳永乐药业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及推广。在关键的2002年:卢特单胶囊终于由贵州地标升格为国家标准,名称正式变更为砂连和胃胶囊,正源胶囊更名为消痞和胃胶囊,成为国家专利产品,卢特单?注册为商标,让无数脾胃病患者喜爱的苗药·消砂组合得以传承。消砂组合治疗脾胃效果极佳的特点还在于其制药方式之上,苗药喜用鲜药,苗医认为草药兼用木本、草本两种,少用市里药店之官药,因官药放存过久,正气散尽,性较平和,治难见效[1];纵见效而需日久。不如草药性质较烈,鲜药尤佳。故苗医喜用鲜药,时间短而效速。消砂组合的制药方式上尽量保留了苗药喜用鲜药的特点,使得消砂组合治疗脾胃疾病除了起效时间短而作用迅速的特点之外,而且还兼具大部分中成药作用效果能持续、副作用相对较少的特点,可谓结合了苗医药及中医药各自的优点。

二 苗药·砂连和胃胶囊功效分析

苗药·砂连和胃胶囊,国药准字Z20025314,专利号ZL02134183.4,规格每粒装0.42克,硬胶囊。药物组成:紫箕贯众(麸炒)、黄连(酒炙)、砂仁、北沙参、陈皮、土木香。适应症/功能主治:苗医:怡迄麦靓麦微艿,替笨维适,挡蒙;蒙逢秋,洛项。中医:清热养阴,理气和胃。用于胃热阴伤,兼有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口臭,呃逆,胁痛。用法:4粒/3次/日 饭前半小时口服;痛时可临时加服4粒。不良反应、禁忌:尚不明确。有效期36个月。生产企业:贵阳永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地址: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东风大道68号。电话号码:085186220999。

砂连和胃胶囊(原名:卢特单胶囊),组方分析:紫萁贯众: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脾、胃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止血;杀虫。黄连(酒炙):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北沙参:甘苦淡,凉。性微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经。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口渴。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土木香: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安胎。主治: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2]。

砂连和胃胶囊组方总结:紫萁贯众擅入胃经能清解胃热,沉降而止呃逆、除口臭;苗医则取该药善于通散解毒作用,开通肚架淤积之解毒功效。黄连大苦大寒,最善于清解中焦胃热、淤积热毒、燥湿;并降胃火而止呃逆, 兼入肝经,平肝火。沙参滋养胃阴,兼能清解虚火。而砂仁、陈皮、木香合奏疏理肝脾气滞之效,解除胃脘疼痛与胁肋疼痛病症。紫萁贯众和黄连对Hp(幽门螺杆菌)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针对脾胃疾病的组方特点为:三温(砂仁、陈皮、木香)三凉(紫萁贯众、黄连、砂连),寒热同调,既能缓解胃部症状,还能抑制幽门螺杆菌。

三 苗药·消痞和胃胶囊功效分析

苗药·消痞和胃胶囊,国药准字Z20025104,专利号ZL02134182.6,规格每粒装0.32克,硬胶囊。适应症/功能主治:苗医:维汕维迄,洗痞挡盂:蒙丢,江给苟,江给苟赖拿,精嘎瑶粘拿。 中医:理气和胃,消痞止痛。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胃脘灼热胀痛,泛吐酸水,痞满嘈杂。苗医:解毒消痞,强肚止痛,通调交环。用于食毒罹犯肚架所致的胃肠道痞塞嘈杂、胀满疼痛、胃脘灼烧疼痛、发吐酸水等。服用方法:6粒/3次/日 饭前半小时口服,或遵医嘱。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忌:孕妇禁用。有效期36个月。生产企业:贵阳永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地址: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东风大道68号。电话号码:085186220999。

消痞和胃胶囊(原名:正源胶囊),组方分析:隔山消:传统苗药,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肝、肾、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健脾胃,解毒。主治:用于肝肾两虚,头昏眼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脾虚不运,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泄泻,产后乳少,鱼口疮毒。尤善治食滞脘腹胀痛满、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积,腹泻。刺梨叶:传统苗药,酸涩平归肺脾胃经,功用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用于治疗食积饱胀等症。杨柳枝:传统苗药,味苦,性寒。归胃、肝经。祛风利湿,解毒消肿。主治:用于风湿痹痛,小便淋浊,黄疸,风疹瘙痒,疔疮,丹毒,龋齿,龈肿。三七:味甘微苦性温,主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活血、散瘀定痛、消肿、补虚等功效[2]。

消痞和胃胶囊组方总结:隔山消强壮肚架(苗医)、消导一切积滞,消补兼施之为 “君”;刺梨叶解除痞塞郁毒、健脾益胃之为“臣”;杨柳枝解毒消肿止痛之为“佐”;三七祛瘀消痞、止血止痛之为使。全方治疗脾胃疾病合奏“消补兼施,虚实兼顾”之功,更有“苗医谓之消、中医谓之补,可谓调补两相宜”的美誉!卢才荣先生创立方剂之初,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充分考虑到脾胃病病机的复杂性,多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及脾胃病患者之疾病表现不断变化的特点,而使用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从两者药效本身的特点来说,砂连和胃胶囊多偏向于“治标”,而消痞和胃胶囊偏向于“治本”,两者结合便成为了经典的“标本兼治”脾胃病治疗准则。

四 苗药·砂连和胃胶囊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前文提到砂连和胃胶囊组方特点为“三温三凉,寒热同调”,实际上从一个千古名方“六味地黄丸”中可窥见砂连和胃胶囊组方之精妙,六味地黄丸为宋代儿科圣手钱乙所创,其特点为“三补三泻,补泻兼施”,与砂连和胃胶囊的“三温三凉,寒热同调”组方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砂连和胃胶囊针对脾胃病多属“寒热错杂”的病机所创,治脾胃而不伤脾胃,其中的取舍更为精妙和难得,“燥不伤阴,养不助湿,行气而不耗气”实为砂连和胃胶囊最好的总结,除了“寒热错杂”之证,砂连和胃胶囊尚能针对“寒多热少”、“寒少热多”、单纯的“寒证”、“热证”等脾胃之证,寒盛则发挥温中理气之功,热盛则发挥清热和胃之效,实乃治疗脾胃疾病的经典组方。

从砂连和胃胶囊“治标”的特点来说,何谓“标”?脾胃患者的“标”就是邪气盛所引发的各种症状,最常见的莫过于“胃酸、胃痛、胃胀”三症,当然胃病症状绝不限于此,从中医治则来说,“急则治其标”,治标也是祛邪的过程,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是摆在脾胃医师面前的第一步,而从脾胃病寒热错杂之表现,可得出砂连和胃胶囊之临床应用,诸如:胃脘痞满、胃痛、口臭、心烦、恶心、呃逆、呕吐、泛酸、胁痛、口干苦、便秘与腹泻并见等寒热并见之症状,舌苔黄或黄白相间。从临床表现来看,脾胃症状突出,且多为急症,故砂连和胃胶囊适用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发作、反流性食管炎、饮酒后伤胃、急性肝炎胆囊炎所引发的急性胃部症状;砂连和胃胶囊尚具有抗HP感染的作用,亦适用于Hp感染。砂连和胃胶囊充分发挥苗医药“效专力宏”的特点,起效迅速,作用全面,结合“急则治其标”的原则,砂连和胃胶囊的临床应用特点可简单归纳为:“急性胃病适用砂连”。

五 苗药·消痞和胃胶囊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前文所述,消痞和胃胶囊组方特点为“消补兼施,虚实兼顾”,从脾胃疾病本身的特点来看,胃属六腑,六腑以和降为顺,以通为补,因为六腑传化不藏,实而不能满,故以通为补焉;脾属五脏,脾主升清,以守为补,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虚指脾胃虚弱,实指邪实;脾胃虚弱,既要补脾填精,也要畅胃消积(实),非常符合消痞和胃胶囊“消补兼施,虚实兼顾”之特点,“消”字的理解为消积(实):消气滞、消食积、消瘀血积块。而“补”字的理解为补虚(扶正):补脾、补肾、补正气。“苗医谓之消,中医谓之补,可谓调补两相宜”这句话实则是消痞和胃胶囊治疗脾胃病最好的总结。

从消痞和胃胶囊“治本”的特点来说,何谓“本”?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功能便是脾胃病患者之根本,邪气盛而脾胃功能不足,便会导致“胃脘隐痛、脘腹胀满、泛吐酸水、痞满嘈杂、食欲不振、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大便稀溏,舌苔白”等症,脾虚不统血、气虚不摄血,还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出血之症;脾虚,食不运化,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食后尤甚之症。治本便是扶正祛邪之法,而萎缩性胃炎在中医上亦属“痞证”范畴,脾胃虚弱,中州失养,损伤胃络,血瘀气滞,继而萎缩增生为病,消痞和胃胶囊从根本出发,健脾扶正,活血化瘀,符合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原则;老胃病历来就有“久病则虚,久病则瘀”的说法,而消痞和胃胶囊能补虚亦能祛瘀,也符合老胃病的治疗原则。综上,消痞和胃胶囊适用于慢性胃炎、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老胃病,也适用于糜烂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出血(非消化道大出血)等中重度胃病,更适用于长期脾胃虚弱导致的功能性胃病、胃食道肿瘤术后脾胃调理等等,这些疾病的特点并非急症,需要祛其病邪、缓慢调养,才能修复其根本。结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消痞和胃胶囊治疗脾胃病的特点可归纳为“重度胃病适用消痞”。

六 苗药·“消砂组合”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消砂组合”顾名思义是消痞和胃胶囊和砂连和胃胶囊在臨床上的联合运用方式,治疗脾胃病,即“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消砂组合力创以苗药组合形式治疗脾胃病的先河,之所以能成为“组合”,因为两种配方同宗同源,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体系,调理脾胃的思路相辅相成,其临床意义非生拉硬拽两种药所能比拟,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功能与邪气的邪正盛衰能判断脾胃疾病预后转归,并能指导脾胃疾病的调养原则。砂连和胃胶囊功用偏于祛邪,而消痞和胃胶囊功用偏于扶正,两者结合起来便是“扶正祛邪”,契合“标本兼治”的治疗大法。治疗的脾胃症状上,囊括了两种药分别所擅长的症状,脾胃病患者症状多复杂而繁多,而且传变快,症状经常变换,病机复杂,可寒、可热、可虚、可实,且各种病机也相互关联,消砂组合便弥补了单一药物疗效的不足。适应病症上,包括:HP感染,急慢性胃炎,食道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的胃病;慢性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功能性胃病;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胃息肉及胃癌术后调理等严重胃病;长期反复不愈的老胃病;等,均可使用消砂组合进行调理,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消砂组合治疗脾胃病的特点可归纳为“复杂胃病适用消砂”。

七 苗药“消砂组合”临床应用小结

“急性胃病适用砂连,重度胃病适用消痞,复杂胃病适用消砂,标本兼治脾胃效佳”乃“消砂组合”防治脾胃病的真实写照。消砂组合虽为苗药,具有苗药的特点,但同时作为中成药的一种,中医的灵魂是辨证论治,故辨证使用消砂组合才能最佳的使用方式,临床使用两者需结合中医辨证特点,才能更好发挥“消砂组合”在脾胃病临床上的疗效。

参考文献

田华咏,杜江.中国苗医史[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脾胃
艾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干预效果观察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察言观色知脾胃
脾胃虚寒不再怕,这个中医小妙招值得收藏
秋季,你的“脾胃”还好吗
中医专家谈养胃之道
黄精治乏力
夏养脾胃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