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邳故事之吕布

2019-01-07赵荔红

星火·中短篇小说 2019年1期
关键词:貂蝉董卓吕布

赵荔红,现居上海。作品刊于《散文》《散文·海外版》《十月》《花城》《天涯》等几十家刊物,著有散文集《意思》《回声与倒影》《最深刻的一文不名者》《世界心灵》《情未央》,电影评论集《幻声空色》等。主编《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兼上海文艺出版社“诗经典”丛书总策划。

所谓“一部三国史,半部在下邳”。下邳历来都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

东汉时下邳为侯国,管辖17县,孙权之父孙坚,曾任下邳丞;下邳国与彭城国皆属徐州刺史部,疆域甚广。184年,黄巾起义军攻入下邳,下邳王刘意弃国而走。193年,陶谦任徐州牧,与曹操大战,病死后,刘备接手,又与袁术交战,令张飞镇守下邳,张飞杀了陶谦部将曹豹,吕布即乘乱夺了下邳;198年,曹操与刘备联手,杀了吕布,夺了下邳。206年(魏明帝时),下邳国除,改为下邳郡,仍属徐州刺史部……十几年间,各路势力竞夺,下邳城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在水火中。

据《后汉书》《三国志》载,陶谦与曹操对战地点是在徐州,治所后来迁到山东郯城;陶谦死后,刘备接任徐州牧时,治所应已移至下邳,因为吕布是从刘备手中夺了下邳,并自封徐州刺史,治所就在下邳。直到魏明帝时,徐州刺史部治所才移到彭城(徐州)。但《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吕布的治所都是在徐州,这样,为了解释吕布何以是在下邳被缢死,就不得不添补一些情节。《三国演义》作者被认为是明朝吴贯中;明洪武年间,下邳县已属邳州,并另建新城,古下邳城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吳贯中不知是误会,还是有意,将战争重心移到了徐州,这与历史不符。

三国时,下邳最著名的事件是吕布被吊死在白门楼。小说《三国演义》对此事也有演绎,只是细节与历史有些不同。

《三国演义》中,吕布甫一出场,即挨骂。张飞这厮,性情暴戾,滥杀无辜,可只要碰到吕布,即可自居道德正义,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吕布终其一生,贴着这个标签。但《三国志》中,没有说吕布认丁原为父;吕布背叛董卓,也并非完全出自王允筹划、惑于貂蝉美貌,而是董卓虽宠信吕布,稍不如意,即以手戟掷吕布,吕布武艺高强躲过,却已私心怨恨。若换一种叙述手法,完全可以说,吕布杀董卓,是审时度势、铲除暴虐、弃暗投明、大义灭亲,既为自己,也为汉室,除了大害。吕布自己,也将杀董卓当做一件大功劳,到处邀功;的确,如袁绍、袁术、曹操、刘备等等,哪一个不是从董卓之死中获益,开始了争战年代?但《三国演义》中,吕布如此“壮举”,却没能一呼百应,成为除暴英雄,反而处处不受待见,为人轻视,背负“三姓家奴”恶名。究其缘故,《三国演义》推崇“忠义”,塑造吕布“三姓家奴”典型,是与关羽的忠义形象做比对。同样是武将(关羽还打不过吕布),因为忠义,关羽地位就高。其实还有一个内在原因,吕布是一个失败者。历史从来都是由成功者叙写的。凭你如何狡诈狠毒,一旦得了天下,便可将花样文字,织成一段遮丑锦被。

我并不想为吕布的行为辩解。单就史料上看,他的确为利所动,杀了丁原、董卓,没什么好。只是,他真的比曹操、刘备等等,更恶吗?去读读《三国演义》,满目是狡诈、变节、阴谋、争战。所谓“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因为年纪大点,经些世故,就能觉出,刘备之仁厚近乎伪,关张则近乎僭。

《三国志》《后汉书》中,只说吕布这个人的毛病是:有勇无谋,性情反复,不听谋士,随性决断。也就是说,他逞匹夫之勇,又任性,凡事不好好思量,就轻率做决定,故而总是反复再三。说到底,他既没有刘备的城府心机,也没有曹操的雄才大略。若在和平时期,凭其一身好武艺,可领一方土地,遵循上意,做一个好将领。偏偏的,他生逢乱世、群雄角逐之时。吕布之所以死得快,有四个原因:一是武艺高强,令人顾忌;二是有野心,不肯死忠跟随一个人,想要单干;三是没有家族背景做支撑;四是缺乏谋略,不晓得如何用人、如何驾驭部下。说到底,还不够狡诈。

吕布有野心,他杀董卓,也是想单干。故而,投奔袁术、袁绍,这两家世伐大族,皆不能容他,袁绍还想偷袭杀了他。当时群雄并起,他即与张邈、陈宫等合伙,竖立自己旗帜,想要分天下一杯羹。他去夺兖州,曹操说,这是我的地盘,你干嘛来夺,吕布说:“汉家城池,诸人有份,偏尔合得。”这可是说了大实话。当时众雄,岂非都在瓜分汉家天下?

《后汉书》中说,吕布在下邳投降,被绑来见曹操,说:“今日已往,天下定矣。”显然,他没有将跟从曹操围捉他的刘备放在眼中,认为自己才是可与曹操一决雌雄的英雄,如今他完蛋了,曹操可以一统天下了。《后汉书》记吕布的话是:“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意思可以是,假令吕布我还在马上,并不会被曹操你捉住,天下还不足以平定。到了《三国志·魏书》,这段话变成:“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变成吕布说,如果曹操带步兵,命令吕布带骑兵,区区天下可定,没什么可忧虑的。这些对话,还看不出吕布有什么怯懦,只是被抓后的一般性感慨。但到了《三国演义》,变成吕布向曹操求饶不要绑得太紧,并对曹操说:“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至此,罗贯中成功塑造了一个“三姓家奴”的懦弱形象。并以陈宫的英勇就义,反衬吕布的跪地求饶。

魏书是站在曹操立场,《三国演义》则是站在刘皇叔立场。为了抬高刘备,将历史上昏聩无能的陶谦,塑造成一个谦谦君子,这才有了“三让徐州”的故事,成就刘备的仁厚重义。贬抑吕布,也是要抬高刘备。但即便是努力强化吕布被执求饶,还是无法解释刘备的背信弃义。先是,袁术攻打刘备,吕布前去劝和,关、张担心刘备被杀,刘备说:“我待彼不薄,彼必不害我。”可见刘备深知吕布不是一个狠角色。当时吕布对刘备说:“吾今特解公之危,异日得志,不可相忘。”叮咛之声犹在耳,刘备已然违背诺言。当吕布投降、被抓,曹操尚且犹豫、有爱才之意,刘备果断提醒曹操:“你难道忘了丁原董卓的事吗?”意思是吕布易反复,如果曹操用了吕布,反会被其所噬。曹操原就是多疑之人,一旦认清自己没有把握能驾驭吕布为己所用,也就杀了。吕布恨道:大耳儿最无信。

刘备除了背信,借曹操之手杀吕布,乃是出于更狡诈的深谋远虑。吕布勇猛无敌,关羽单个,打不过吕布,张飞更是吕布手下败将,将下邳连同刘备的两个妻子都丢给了吕布,两人相加,也只与吕布战个平手,“三英战吕布”一节,关羽、张飞、刘备三个人,才逼迫吕布逃走;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大战中,派了六名大将,才把吕布团团围住。所以,若不是郭嘉给曹操出主意,决古沂水、泗水灌下邳城,围困了三个月,逼得吕布自己投降;若是与吕布单打独斗,甚或只要让吕布骑在马背上,曹操和刘备都抓不到他。如此一员骁将,好比一把锋利匕首,在谁手中,谁即可为利器;何况,吕布并不容易驾驭,容易反复,匕首没用好,反会伤及自己。故而,曹操犹豫不决(他爱才,掂量自己能否驾驭得住吕布)时,刘备脑子清楚:吕布如此骁勇,若被曹操收用,如虎添翼,关羽完全打不过他,将是劲敌;假如曹操也降服不了,放虎归山,对曹操、刘备也都是敌人。故而,从刘备角度,留着吕布,无论如何都没有好处。表面上,他为曹操着想,拿之前吕布杀丁原、董卓事,令曹操起疑,不敢用吕布,实际是,他自己没有本事,借曹操之手,杀了吕布。这种事,是“仁义道德”的刘备干的。吕布徒有匹夫之勇,却远不及刘备、曹操狡诈啊。故而当曹操问陈宫,当初为何舍弃他,转而去辅佐吕布?陈宫答:“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这是说到点子上。足够阴险诡诈的曹操、刘备者流,最终才会赢得胜利。

《三国演义》具有强烈的功利者观念。赢者通吃。至于失败者,自然要赋予负面形象,所以,强化了吕布的毛病。除了“三姓家奴”、背信弃义、有勇无谋之外,吕布还有一个罪名:好色。恋妻好色是导致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似不存在貂蝉。《三国志》只说吕布与董卓侍婢私通,内心不安。《三国演义》演绎颇多。貂蝉完全是创造出来的角色,吕布因貂蝉杀董卓,更显得好色而背信弃义。我对王允此人很不以为然:匡扶汉室全凭一个女人,将貂蝉训练成一个美丽间谍;又将哭董卓尸体以报知遇之恩的名士蔡邑杀死,着实可恨!!在王允眼中,不站在我这边的,即是敌人,女人、文士、武将,都不过是为我所用的政治工具,故而,他对貂蝉的命运毫无同情之心,对名士蔡邑也无保存之意,还不如董卓至少表面上爱才,也不如吕布多情、真的喜欢貂蝉。历史上,王允与吕布一样受董卓倚重,主谋诛杀董卓,属于背信弃义;但《三国演义》中,王允无疑是一个匡扶汉室的英雄。至于貂蝉,仅仅作为工具存在,游离在董卓吕布之间,挑拨离间父子关系。设若从女人角度臆测,那董卓又老又胖;而吕布,高大勇猛自不必说,更兼扮相俊朗(“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样的男人,女子怎能不爱?貂蝉对吕布无情,很难说得过去,两人在凤仪亭缠绵,就是一个佐证。但《三国演义》并不看重儿女私情。

吕布多情(好色)的另一个佐证,就是不用陈宫计策,错失良机。当时陈宫等建议吕布出下邳城挑战,陈宫、高顺等守城,两面夹击曹军,变被动为主动。但吕布妻(他有两个妻子,《三国演义》中加了一个貂蝉是妾,还有一个女儿)不愿他独自出城,说万一陈宫、高顺等不可靠,既丢了妻女,又回不了城,如何是好。归根到底,吕布对手下谋士部将,既不能相知信托,信托了也不会用,宁可选择保守路线,死守下邳城,心想曹操总归是攻不破城池的。但曹操更狠,听从郭嘉建议,决古沂水、古泗水,淹灌下邳城,围困了三个月,城中百姓凄苦难活,手下部将离心涣散,吕布不败,如何可能?

吕布不忍心丢下妻妾女儿,独自逃生,恰恰说明他尚有人情,英雄尚且气短。《三国演义》津津乐道的,是如曹操、刘备等认同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其实曹操十分好色,且不说他造铜雀台,收集绝色美女,妻妾如云;单说他围攻下邳时,竟逼奸部将张绣叔父之妻,张绣报仇,曹操逃生时,死了大将典韦、长子曹昂,实在荒唐,还好意思思哭典韦。至于刘备,先有甘、糜二夫人,后来孙权又将妹妹嫁他,日日沉溺酒色。但刘备的确不多情,两次将妻子丢下不管:一次是妻儿皆被吕布所获,吕布倒善加款待,秋毫无犯,过后还送还给刘备(这也说明了刘备之背信弃义);后一次,为了保护嫂嫂,关羽不得不投降曹操,假如曹操不够爱才,关羽早被杀害,刘备妻儿也早身首异处。

在《三国演义》观念中,吕布的失败、投降、被杀,皆因听从妻子之言,应了女人祸水之说;也为部将不听从吕布号令、背叛主上寻找到一个理由:吕布爱妻女胜过爱兄弟。在一个以力角逐的时代,如吕布这般沉迷美色、顾恋妻子,就是一个弱点,不是“英雄”所为。比如,从来没听说关羽好色吧?关羽眼中,只有兄弟,没有妻子吧?至于曹操、刘备之类的“大英雄”,更是可以将妻儿如衣服一般随取随弃的。

那么,下邳之战中,吕布如此勇猛,又是怎么被抓的?《三国演义》中讲吕布众叛亲离,累了在打瞌睡,方天画戟与赤兔马被部将偷走,好似一头被剪掉爪牙的老虎,被部将悄悄绑了来见曹操,很是窝囊。《后汉书》记载不同。说是曹操引水灌下邳城,围困了三个月,百姓凄苦,军心涣散,手下人先抓了大将高顺、谋士陈宫投降,曹操加急围困下邳,吕布就叫左右砍下他的头颅向曹操纳降,左右不忍心,他这才自己下白门楼投降的。曹操与陶谦大战,攻进徐州后,大开杀戒,屠戮徐州城。吕布是否为了救下邳城百姓及剩余兵士方才主动纳降?史书没有记载。但至少,吕布并不贪生怕死。

《后汉书》《三国志》都说吕布等是被“缢杀”,然后砍了头。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吕布故事究竟如何,我们也只能从如今这些文献去梳理了。只能从字里行间去猜测,存在的另一些可能性。

我后来还读到下邳城一些有关吕布的民间传说。先是,吕布进驻下邳四年间,带领军民重建了下邳城。《宋武北征记》载:“下邳城凡三重,大城周十二里半,其南门曰白门;中城周四里,吕布所筑;又有小城周二里许。”大城是春秋时宋襄公建的,中城就是吕布修筑的,小城为郗谭、钦羡所造。曹操放水灌的下邳城,即是中城。下邳百姓憎恨曹操水淹良田、毁民房舍,却感激吕布,是否还因为吕布被围困三个月后,放弃、投降,免了下邳百姓更多的死亡?《三国志》说吕布与陈宫、高顺枭首后送许都埋葬。下邳传说却是,吕布、陈宫的尸体是被百姓偷了出来,葬在下邳 山支脉二龙山上。某日,山脚一个老汉做了个梦,梦见 山裂开一条缝,缝隙中,一头毛驴在拉金豆子,有男女对话说,为了感谢下邳百姓埋葬自己,要将金豆子赠给下邳人。那男的就是吕布,女的是貂蝉。虽为无稽之谈,却反映了下邳百姓对吕布的感激之情。

貂蝉是否也随吕布而死呢?历史上没有貂蝉,但《三国演义》浓墨重彩描写她,吕布被杀后,貂蝉却从书中消失不见了,只说曹操:“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妻女,包括作为妾的貂蝉吗?作者是把貂蝉故事写漏了?或是有意写漏了?也许作者不知道如何安顿貂蝉:假如貂蝉被杀,于理于情,都说不过去,诛灭董卓时,貂蝉可是立下汗马功劳啊;假如貂蝉没死,该怎么安顿呢?曹操也将她收在铜雀台吗?有关貂蝉的空白,留给民间传说许多空间,民间是相信存在貂蝉这个美女的。上文传说,貂蝉与吕布是一起死、一起变成神仙;又传说,曹操派人去杀貂蝉,总杀不掉,因为貂蝉太美了,最后派关羽才杀了她,可见关羽是个不会为情色所动之人(换言之,关羽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又有关羽放了貂蝉,隐匿浮屠寺、在水月禪寺顿悟等传说。在下邳那场肮脏的权力、力量角逐中,民间传说,或对貂蝉与吕布寄予浪漫的爱情期许;或希望貂蝉逃匿,表达深切的同情。

至于金豆子,传说又有演变,也颇有意思。我曾去睢宁县古邳镇附近一个乡贤世家,叫花家大院的,看见庭院中立一块龙蛇形石头,石头上刻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一个老汉,在 山得到许多金豆子和金马驹,就交给两个儿子:“民生”与“民望”,去换成米粮,救助灾民,却被贪官获知,他就催促百姓上山挖金豆子金马驹,致使百来人死在山上,其中就有“民生”和“民望”。于是龙王派了两龙蛇,“救苍”与“拯生”,惩罚了贪官、拯救了百姓。这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间翻版,民生与民望,乃是王朝统治的根基。

正史、小说演义、野史传说相互印证补充,对于我们理解吕布、曹操、刘备这些人物,对于我们想象、返回到下邳城那个兵家相争的年代,不无裨益。

猜你喜欢

貂蝉董卓吕布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吕布其实有情义?
水淹吕布
吕布其实有情有义?
“关羽斩貂蝉”是否是传说
漫话貂蝉
王允计除董卓
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