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穿刺硬化剂换洗治疗乳腺囊肿的研究
2019-01-07王红路李伟兰劳国权
罗 樱 王红路 李伟兰 劳国权
乳腺囊肿为女性患者的常见乳腺疾病,过去对其治疗的方法一般采用药物和外科手术。药物不能够根治,传统外科手术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创伤大、遗留切口瘢痕,患者不易接受。对于一些囊肿过小或是位置过深患者,很难精准定位,难以切除干净、易复发。近年来,随着超声相关技术的持续提升,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逐步替代传统外科手术[1],其定位精确、方便、经济、无创,易被女性患者接受[2]。我院本于2017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将收住的67例乳腺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硬化剂换洗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部2017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收治的67例乳腺囊肿患者(共93个囊肿),随机分成A、B两组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硬化剂换洗治疗。将其中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用50%高渗糖水为硬化剂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A组;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用无水乙醇为硬化剂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B组;另外,收集2017年前行外科手术切除的乳腺囊肿患者31例患者作为C组。A组21~52岁,平均(27.00±16.88)岁, 病程7 d~5 a,单个囊肿19例,多个囊肿13例,共45个囊肿,囊肿直径为1.2~3.8 cm,平均(2.4±1.3)cm;B组患者的年龄22~53岁,平均(27.00±17.99)岁,病程6 d~6 a,单个囊肿20例,多个囊肿15例,共48个囊肿,直径为1.1~3.7 cm,平均(2.5±1.1)cm;C组年龄20~52岁,平均(27.00±16.65)岁,病程5 d~7 a,单个囊肿19例,多个囊肿12例,共40个囊肿,直径为1.3~3.8 cm,平均(2.5±1.2)cm。三组患者生命体征、心、肺、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未见异常,年龄、病程长短、囊肿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使用Philip H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为7~12 MHz的高频线阵探头,对A、B两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硬化剂换洗治疗:辅助患者处于仰卧位,通过超声对患者病变的位置进行定位,选取最优穿刺层面与路径。常规消毒铺巾,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左手固定乳腺肿块,右手掌握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之下进行穿刺,并保持穿刺针尖显现清晰状态,刺进囊腔后,可感到明显的落空感,在屏幕上,显示针头进到囊腔中部后用注射器进行抽液,抽出的囊液送细胞学检验,以排除产生癌变的可能。A组患者在抽出囊液后,使用高渗糖水作为硬化剂注入囊内实施换洗硬化。在换洗过程中,不要抽尽囊液,每次保留约0.5~1.0 mL液体于囊内,以备针尖脱出囊外时难以插入塌陷回缩的囊腔,使成功换洗得到有效保障[3]。每次注入囊内的硬化剂在囊腔中留存5~10 min后抽出,反复多次换洗,直到抽出的囊液与高渗糖水色泽相一致后抽出全部囊液,拔除穿刺针后伤口加压绑包扎。B组患者把换洗硬化剂改为无水乙醇,操作方法与A组患者相一致。C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科手术切除方式治疗。
1.3 指标观察
所有患者于术后1个月、3个月、1年进行随访,使用超声观察囊肿大小改变,进行治疗效果评价[4]:痊愈:囊肿全方位消除,没有接触到肿块;有效:超声复诊后囊肿的直径减小>50%,能够接触到部分肿块;无效:超声复诊后囊肿的直径减小<50%或是没有转变;总有效率为(治愈+有效)/总例数×100%。此外还对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评价对比,不良反应包括了激烈刺痛感、皮疹等。
1.4 数据分析处理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软件版本为SPSS 19.9,对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疗效
A、B两组共93个囊肿进行超声引导穿刺,囊液均为浅黄色、浅褐色浑浊液体,抽出的囊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均未发现癌变;C组患者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伤口乙/Ⅰ愈合4例,丙/Ⅰ愈合2例,术后超声复查有9例复发。A、B两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两组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疗效比较 (n)
注:1)与C组比较,2=4.38,P<0.05;2)与C组比较,2=6.70,P<0.05;3)与B组比较,2=0.31,P>0.05
2.2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A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激烈刺激痛1例,皮疹1例),B组有10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激烈刺激痛4例,皮疹6例),由此可见,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B组的28.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5.58,P<0.05,详见表2。C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2例切口感染,伤口乙/Ⅰ愈合4例,丙/Ⅰ愈合2例,有相当一部分有难看的切口瘢痕,不易被接受,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前两组。
表2 AB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乳腺囊肿是乳腺小叶小管及末梢导管高度扩张而形成的肿物,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激素比例失调,可使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导管伸长、折叠、迂曲,上皮脱落,对管腔造成堵塞,并且影响分泌物的排泄,分泌物在管腔内积聚形成囊肿[5]。在临床中,乳腺囊肿给女性患者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常常因为乳腺肿块、胀痛等症状困扰着众多女性患者的日常生活。并且有文献报道称,乳腺囊性增生疾病被认为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癌变率约为 3%,存在恶变危险[6]。因此,对乳腺囊肿实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其必要性。
乳腺囊肿治疗方式多种多样,药物不能够进行根治,而传统手术切除具有创伤大、定位难、术后有瘢痕及易复发等缺点,本研究C组有一部分患者明显的切口瘢痕,并有9例复发。因此逐渐被定位精准、创伤小、无瘢痕、快捷的超声引导技术所替代[7-8]。超声引导的精准定位和硬化剂对于囊壁产生的“硬化”是乳腺囊肿穿刺治疗的关键,硬化剂促进囊壁上皮细胞脱水,使其失去分泌功能,从而抑制囊液的生成,同时可促使囊壁上皮细胞蛋白出现凝固变性和无菌性炎症,使囊壁粘连、纤维化、闭合,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达到治愈的目的[9-10]。而硬化剂包括了许多类型,主要为高渗糖水、无水乙醇、碘造影剂溶液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使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对乳腺囊肿进行治疗,因痊愈率较大、效果优异而获得广泛推广及应用。但由于无水乙醇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的局部刺激,尤其对于多发囊肿患者来说,由于疼痛感过于明显,在一名患者中逐步实施穿刺相关操作所带来的影响更加突出,可能导致不能够顺利完成硬化过程,甚至有些患者出现酒精过敏,因而制约了其应用范围[4,11]。因此,我们在部分患者身上尝试采用高渗糖水进行囊肿硬化治疗,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治疗疗效92.31%,对比B组患者96.30%,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9%,B组的为29.63%,高渗糖水组明显低于无水乙醇组,P<0.05。由此可见,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就算穿刺针对囊肿刺破或是滑脱,高渗糖水仅会渗进组织空隙中,也只引发轻微暂时的烧灼感,没有其余并发症,不良反应过少,其应用范围自然较宽[4]。所以,在进行治疗期间,对于心理压力过大、对痛觉尤为敏感的患者,建议选取高渗糖水当作硬化剂治疗为宜。
总之,超声引导穿刺抽液硬化剂换洗治疗乳腺囊肿,具有准确性高、简便易做、无需住院、费用低廉、微创美观等优点[12]。硬化剂种类较多,但高渗糖水作为硬化剂经济易取,不良反应低,应用范围广,值得广泛推行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技术性较强、护理标准要求也较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 全面护理评估,选择合适的硬化剂换洗,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才能取得患者全程的密切配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