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2019-01-07文海昭石少辉曹三利李海啸
文海昭 石少辉 曹三利 王 立 李海啸
(航空总医院,北京 100012)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难治疗的骨折症状,会对临近的关节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肱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1],本文中为患者进行手术实验,旨在通过手术优良率和手术疼痛评分来判断手术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患者资料: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4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5.51±7.93)岁,病症原因中车祸伤17 例,高处坠伤16例,打击伤9例,摔伤7例,实验前已为所有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式详细说明,患者及其家属均表示接受手术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治疗医师为患者接受肱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在进行治疗前,先采用X线为患者患部进行拍摄,查看肱骨骨折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具体方式如下描述:①为患者进行手臂、颈肩部位麻醉,并采用仰卧位摆放好手术姿势,注意期间对静脉进行保护。②在患者肩前内侧进行切口,行三角肌和胸大肌下进行切断并暴露和固定,待可见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和结节间沟后再次充分暴露,清除里面因为骨折导致的血肿和坏死组织,之后进行骨修复和骨碎片清理,采用克氏针为患处骨进行临时的固定,使其保持正常形态。③采用钢板和骨螺钉进行患部固定,根据骨折处的不同将钢板和螺钉安置在合适的位置方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试运行,在检验结合稳定良好,功能基本恢复后将放置一根引流管,并进行止血消炎,之后依次缝合相关的肌肉。④在手术完成后,对患部进行固定,严格禁止患者在达到强度前使用该部分,在使用X线可见部恢复情况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为其增加锻炼恢复计划,并按照恢复速度、良好度制定合理的恢复计划。
1.3 疗效标准:在患者治疗结束1周后对其手术完成质量和术后活动范围进行比较,较比标准为:优秀(患者的手术完成质量较高,患部活动范围象基本达到手术前正常范围),良好(患者的手术完成质量较高,患部活动范围有明显的改善),差(患者的手术完成质量一般,患部活动范围有未有明确的改善)。优良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同时进行的还有VAS评分,判断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2 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统计,49例患者手术优秀例数为33例(67.35%),良好例数为10例(20.41%),差例数为6例(12.24%),优良率为87.76%(43/49);VAS评分平均为(3.55±0.88)分。医师对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判断结果为优良率较高,按照VAS评分显示,判定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为轻度疼痛。
3 讨 论
肱骨近端骨折多发于老年女性群体,会导致患者的患部周围关节均收到严重的影响,有15%的概率患者会出现臂丛神经损伤、粉碎性骨折或成角位移等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症状,有一定的难治性[2]。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当前的治疗方式中,以肱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最为有效,手术过程中会对患部进行切开并祛除碎骨、淤血。处理较为彻底,接骨方式符合患部原有力学结构,且比较牢固。相比之下,轻度肱骨近端骨折中常用的经皮穿钉(针)固定治疗方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接骨效果[3]。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肱骨是骨质疏密的分界线,两端的差异性极大,而肱骨手术中使用锁定钢板存在的刚性连接的问题,并且恢复时间较长,手术完成后需要2~3周在颈腕中系上悬吊以进行固定,老年人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固定更长的时间[4]。实验中手术效果较差的6例患者均是由于长时间内系吊带固定不慎碰撞造成了损伤,导致了手术效果下降,在对其进行信息检测后,医师认为是原因6例老年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严重,其肱骨骨折处虽然得到了有效的固定治疗,但在治疗完成后恢复速度极为缓慢,根据此情况,医师推荐患者使用密固达药物进行治疗,再配合以补充骨质的食物、药物以及适当的锻炼后,患者骨折部位的恢复速度明显得到了加快,在治疗半年后,骨质疏松症状也得到了极好的治疗,复检报告显示,患部完全愈合、使用功能恢复至骨折前水平。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患者的手术优良率、VAS平均评分分别为87.76%(43/49),(3.55±0.88)分,从实验结果优良率来看,实验效果较佳,患者均表示手臂在恢复期结束后,功能恢复良好,从VAS平均评分而言,实验造成的疼痛程度较低,患者均表示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对其恢复、生活无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相差较小,因此在治疗方式选择上,医师只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个人意愿进行选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