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1-07汤百艳
汤百艳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常州 213022)
在临床上周围性面瘫比较常见,其属于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以发病,以冬季发病居多。其中高发年龄在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1]。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面部表情肌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面部疼痛、流泪、眼干、听力障碍等。该病会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影响,需要尽早诊断与尽早治疗[2]。在本次研究中,对4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4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间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与实验组24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1~57岁,平均为(36.8±2.6)岁。病程为1~16 d,平均为(7.6±0.3)d。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2~58岁,平均为(37.2±2.8)岁。病程为1~17 d,平均为(7.1±0.2)d。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需要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两组患者治疗均分为急性期(病程在1周以内)与恢复期(病程在1周至1个月内),根据不同临床分期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针药治疗,①针对急性期患者,在针刺治疗中,取患者仰卧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采用0.25 mm×40 mm的毫针快速进针,进针穴位包括:地仓、阳白、攒竹、颧髎、颊车、翳风、合谷等穴位。风寒型患者加风池穴,风热型患者加泻曲池穴,肝郁型患者加泻太冲穴。面部穴位取患侧,浅刺2~3分即可。四肢穴位取双侧,手法宜重。每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6次。在中药治疗中,采用牵正散合葛根汤加减治疗,药方包括:防风、僵蚕、白附子、川芎各10 g,白芍15 g,葛根12 g,全蝎、甘草3 g。用水煎服,每天1剂。针对风寒患者,加麻黄、桂枝各6 g;风热患者,加秦艽、黄芩、忍冬藤各15 g;痰浊患者加半夏12 g,胆南星、石菖蒲各10 g。②针对恢复期患者,在针刺治疗中,取患者仰卧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采用0.25 mm×40 mm的毫针快速进针,进针穴位包括:地仓、阳白、攒竹、颧髎、颊车、下关、合谷等穴位。鼻唇沟变浅者加迎香穴,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穴,体弱者加足三里。针对面部穴位针刺3~5分,在面部穴位中取患侧,四肢穴位中取双侧,每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6次。在中药治疗中,采用牵正散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药方包括:红花、赤芍、当归、川芎各10 g,全蝎、地龙、僵蚕各10 g,皂角刺15 g,党参12 g,甘草6 g。用水煎服,每天1剂。针对自汗恶风者,需要加生黄芪20 g、白术10 g、防风10 g治疗;针对偏气虚阳衰与畏寒肢冷者,需要加炮附子10 g与肉桂6 g治疗;针对偏血虚阴亏、五心烦热与腰膝酸软患者,需要加熟地、怀牛膝12 g,枸杞子与地骨皮各10 g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刺治疗,其针刺治疗方法与实验组相同。
1.3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面部表情自然,口角无歪斜,鼻唇沟对称。显效:患者面部表情基本自然,口角无歪斜,鼻唇沟变浅程度明显减轻。有效:患者面部表情不自然,口角轻微歪斜,鼻唇沟变浅不对称。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变。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周围性面瘫也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上属于多发病,该病起病比较迅速,发展较快,主要症状为单侧面部肌肉瘫痪,在中医中属于“面瘫、口眼歪斜与口僻”等范畴[3]。该病主要是由于茎乳突孔内面神经受到风寒引起的痉挛,从而导致神经组织缺血、受压、水肿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面瘫虽然不是比较严重的疾病,但是外观形象会严重受损,会给患者身心带来较大影响,对其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对该病加以重视。随着针刺与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周围性面瘫中的治疗取得效果比较理想[4]。
3 讨论
经过对8口取心井的裂缝观察,发现其中7口井出现了开启裂缝,且在庄2-62井中最为发育。在阜一、阜二段大多数层位均有裂缝发育(表1),其中以F1-11、F2-42 两小层的最为明显。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微循环以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生长抑素(批准文号:H20020125,Laboratoires Serono S.A.)治疗,使用剂量3 mg/12 h,通过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给药,单位输液量0.25 mg/h,在患者临床症状缓解3 d后停药。
周围性面瘫在中医治疗中,主要治疗目的为化痰祛风、活血通络、益气补虚。在化痰祛风中可以选择全蝎、僵蚕、白附子、胆南星、防风、葛根、石菖蒲等药物治疗;在活血通络中可以选择当归、地龙、红花、赤芍、川芎、皂角刺等药物治疗;在益气补虚中可以选择黄芪、白术、党参等药物治疗。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不同证型,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在以针灸为主治疗的时候,需要以经络辨证为主,并结合病因对症治疗。局部取穴与循经远端取穴需要配合相应的处方治疗。针对在急性期的患者,由于病位浅,选择穴位的时候不需要精简,不宜过多[5]。常规针刺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增加穴位量,容易导致刺激量的增加,反而加重面部神经水肿程度,从而加重面瘫症状。而恢复期患者大多数病情基本稳定,风邪逐渐减弱,需要长时间的治疗,需要在恢复期加强治疗,运用重要益气补血、通络活血,以便对经络进行疏通,促使面部神经的恢复。因此,在周围性面瘫中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如图2A所示,5 ℃贮藏的商品鳞茎中自10~20th d,外层鳞叶与内层鳞叶的GA3含量均先显著上升,在30th d时稍下降为然后又持续上升,至60th d时达到高点。相较而言,外层鳞叶GA3的含量在贮藏30 d后稍高于内层鳞叶。25 ℃贮藏商品鳞茎的GA3含量在整个储藏期间表现为持续缓慢上升,外层鳞叶与内层鳞叶差异不大,只是在60th d 时,外层鳞叶GA3含量高于内层鳞叶。
综上所述,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