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9-01-07汤淑爱
汤淑爱 边 婕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艾滋病是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由感染艾滋病毒引起。艾滋病毒是一种对人体免疫系统具有攻击性的病毒,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要攻击目标,从而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死率较高[1]。目前艾滋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患者的治疗,对延长其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发现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是必要的[2]。本次研究对53例应用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分析,探究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依从率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采取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范围(43.5±3.4)岁,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目的,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设置咨询热线:为保证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随时对艾滋病问题进行咨询,我院开展了心理咨询热线,并由专人复杂,所有人均可以通过拨打热线进行咨询,医护人员会耐心的为咨询者解答,向其宣教相关的艾滋病知识,让咨询者对艾滋病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其指导药物治疗可以予以艾滋病一定的控制,减少传染机会,消除咨询者的困惑。②尊重并保护患者隐私:为保证患者的隐私,可以设置单独的科室,用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主动好为患者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在沟通中,可以通过语言、肢体等多种方式回应患者情感,并保证为患者保密,对患者提出的合理需要需要尽量予以满足。③加强知识宣教开展:在空闲时间可以组织座谈会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通过和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有效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具体的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例如,对于疾病认知不足而产生恐惧的患者,可以让患者积极提问,并耐心解答;对于担心他人疏远自己的患者,可以通过向其讲解传播方式,并对患者家属进行疏导,使其予以患者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护理后的依从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探究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效果。
1.4 标准评估:①依从率:患者依从率应用我院自拟的调查问卷判断,所有患者均以匿名方式填写,问卷中共包括5个题目,共50分,分为完全依从、尚可和不依从完全依从:评分超过40分,尚可:评分在25~40分,不依从:评分低于25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尚可率[3]。②焦虑、抑郁评分:采取VAS、VAD量表分别对患者的焦虑、抑郁进行评估,两个量表总分均为100分,<50分表示无焦虑、抑郁,并根据分数将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79分,分数的高低与焦虑、抑郁程度为正比关系[4]。
2 结果
2.1 护理依从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3例患者中完全依从患者16例(30.19%),尚可患者35例(66.04%),不依从患者2例(3.77%),依从率为96.23%(51/53)。
2.2 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76.95±10.11)分、抑郁评分(77.32±9.35)分,护理后焦虑评分(43.86±2.13)分、抑郁评分(42.11±3.16)分,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3 讨 论
目前,临床对于艾滋病尚无特殊疗法,多采取药物控制,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患者的症状。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在治疗期间,加强患者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疗效。在临床调查中发现,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大部分艾滋病患者会受到他人的排斥,导致患者常出现绝望、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影响的临床疗效。
艾滋病是一个需要长期治疗的过程,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具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依从性可以增强抗病毒的持久性,但大部分患者因焦虑、烦躁、悲观等不良因素的作用,导致其依从率差,临床疗效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可见,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实施心理干预至关重要。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后,依从率较高,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说明心理干预的应用,可以使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显著的缓解,提高其依从率。
综上所述,在临床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加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依从率,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护理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