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心悦目
——略论浙江民间观赏类玩具的艺术特征

2019-01-07上官嫚嫚

福建茶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件民间玩具

上官嫚嫚

(嘉兴学院设计学院,浙江嘉兴)

1 浙江民间观赏类玩具的文化根基

说起玩具,多数人会想到是专属于孩子们玩耍的器具,或专供成年人消遣的“小玩艺儿”。因为它们是用普通的泥巴、竹木、纸张和土布材料制作的,价格便宜,长期以来难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这些具有深远价值的“小玩艺儿”文化价值并不小。它融入全年的时令节气,融入人们的礼仪活动,同时也蕴含着民间最朴素的祈福避讳愿景。观赏玩具在民间玩具中最常见,它伴随千百年来的农耕文化兴衰而发展,有着丰厚的文化价值。是民间艺人们在代代传承中,不断修改、提炼、加工而成,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珍贵财富。

玩具的出现并非孤立存在,它与人类的游戏、巫术、生产劳动及民俗活动紧密联系,体现了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变革,也展现了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面貌。浙江民间玩具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由于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等种种原因,浙江的民间玩具具有独特的吴越风情。追溯其历史,早在河姆渡新石器时期就有了骨哨、骨笛、木矛、木刀、木鱼等物件,这些早期的小物件可以用来诱捕猎物,也可以是孩子们玩耍的玩具。与北方的民间玩具不同,浙江的民间玩具在发展过程中,深深打下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具有独特的古越文化特征和“雅致”的江南文化特色。这与其地区文化、习俗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有关。

2 观赏类玩具的材料分类

观赏类玩具是指专供人们观赏的塑型玩具,大多为室内陈设品。具有较高的审美功能,起到装饰环境、渲染气氛的作用。观赏玩具的分类众多,包括陶塑、泥塑、各种材质的雕刻造型等。外观造型大多以手工塑造而成,简朴稚拙,生动可爱。主题表现上较为多样,依托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植物,或是表达美好寓意的事件为依据。通过对内容的刻画,发挥其启蒙和认知的作用,让孩子们在观赏的过程中开启心智、增长见闻。静静地欣赏也是把玩玩具的一种方式。

2.1 陶塑

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了一些出土于河姆渡文化遗址的陶类小动物,造型活泼灵巧,娱乐玩耍的性质极强,是具有代表性的原始陶塑玩具。陶猪腹部下垂,四肢短小,伸出长嘴仿佛去觅食。陶鱼高2.2厘米,后半部残缺,残长4.5厘米,鱼的眼睛突出,十分灵巧。陶羊翘首匍匐,温顺可爱。这些陶塑的小动物主要用来供儿童观赏与把玩,制作工艺多以手工捏塑而成,造型生动可爱、充满稚趣,反映了原始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传神写照的表现能力。

2.2 磨喝乐

在宋代,七夕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也是一年中民俗活动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节日。在这些民俗活动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制作和供奉磨喝乐。磨喝乐的名字来自于梵文音译,是佛教中神的名字。他身着半臂衣裙、手执莲蓬或荷叶,大小、姿态各异,有的用泥烧制印模、有的用象牙雕镂而成。装饰风格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磨喝乐大量上市,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会买来送给孩子们玩赏,以求身心健康、吉祥旺子的寓意。磨喝乐兼具了观赏与玩耍的功能,成为宋代的一种节令性风俗。

杭州现在还保留着一条叫“孩儿巷”的老街。相传在南宋时期,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民间手工艺人,前面店铺叫卖泥人,后面作坊现场制作,生意相当兴隆。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就曾居住于此,并亲历了孩儿巷玩具生产的热闹场景。他在《渭南集》题跋里曾说到鄜人善做泥孩儿的技术“桑乱后,南人不知复”。“愚按杭州至今有孩儿巷,以善塑泥孩儿得名,盖以南渡之俗,后人不知其法传自鄜州也。”[1]这些泥孩儿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磨喝乐”。当时的孩子们也很喜欢模仿磨喝乐的形象,街头巷陌,市井儿童手中无不握一磨喝乐藉以取乐玩耍。大人们夸孩子聪明可爱,也会说“生得磨喝乐模样”,其风靡程度可见一斑。

2.3 蚕猫

江南地区是丝桑之乡,养蚕为业的蚕农们世代沿袭着用蚕猫避鼠患的习俗。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广为流传着在半山买来泥猫,放在家里的蚕匾或蚕架上,老鼠就会无影无踪,蚕桑便会丰收。嘉兴余新的蚕户也喜爱泥塑彩绘蚕猫,蚕猫的形象极其逼真,神态活泼可爱、色彩装饰感强,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儿。蚕猫大多由民间艺人手工制作而成,其工艺非常复杂,首先要取泥、和泥、入模、出模,再经过烘干、描线、上色、清漆等多道复杂工序。蚕猫来源于民间,是近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既能作为象征物威慑老鼠,祈求蚕宝宝茁壮成长,又可以作为儿童玩具。作为民间的吉祥之物,承载了人们期望消灾祛邪,祈求家业丰足的美好愿景。

2.4 竹蛇

浙江作为产竹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传统民间玩具中也常常用到竹子。竹子本身具备其他素材所不能及的天然优势,竹纤维十分柔韧,可塑性强,可以塑造成不同的形状,同时又防潮防蛀,不易破损,用竹子做成的玩具可以长期存放和嬉玩。蛇对于浙江人意义非同一般,吴越文化中“龙”是祈求风调雨顺的象征。竹蛇是用竹子串联而成的民间玩具,在民间广为流行。竹蛇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取七八段竹筒,每根竹筒的两端都削成楔形,并扎上一个直径约为半公分的小孔,用细线或铁丝紧密串联起来,但又要保证每一节可以灵活转动。细线穿过小孔形成一个个关节轴,当端在手里时,整个身体由于力量分布不同,滑动的方向也各不相同,如蛇履平地一般,活灵活现让人拍案叫绝[2]。

2.5 车木

车木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全世界各地都有各自民族特色的车木玩具,如德国的胡桃人、俄罗斯的套娃等。泰顺,地处浙闽边界,树木茂密,资源丰富。明代时期,就有能工巧匠利用当地的各类杂木创造出五花八门的车木玩具来。泰顺的车木玩具造型是从木偶戏中的角色演化而来。工艺看似简单,造型设计却极具艺术性。采用樟木或其它木质比较细腻的木头雕刻而成,再施以色彩装饰。造型紧密围绕人物特征,将比例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和变形,线条简洁明快、形象俊美生动,是雕刻手法和彩绘技艺的完美结合,也是民族风格和地域色彩的高度融合。温州泰顺的木偶头在浙江各个地区还会定期举办庙会,庙会上有许多专门卖玩具的货摊。车木玩具的题材丰富多样,有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色彩艳丽、装饰感强,深受儿童喜爱。

2.6 白木小件

白木小件也叫白木小雕刻,是浙江宁海民间专供儿童把玩的微型工艺品,也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用白木雕刻而成的白木小件多采用木质较为柔软细腻的银杏、白茶、白杨等树木。材料多是边角余料,以推磨、放牛、耕田、卖菜等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为题材,所刻人物一般高约七至十厘米,素色。小件,以小见大,小巧玲珑,造型精致,无论人物、动物、亭台楼阁,均可托于掌上。

最初的白木小件系当地的木雕艺人在工余制作,给自己的子女玩耍的玩具,后才形成专门的行业。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宁海人在宁波、上海停泊外国轮船的码头摆卖“白木小件”,深受外国人的喜欢。每逢圣诞节前夕,大量购入白木小件,带回去送给孩子们做玩具。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白木小件的附加值不够高,再加上受到市场上各类玩具的多样性冲击,宁海只有少数的民间艺人掌握其制作技艺,传承乏人。

2.7 粉塑

面塑由北方传入,结合浙江地方特色,原料由面粉演变为糯米粉,故为粉塑。面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玩赏的玩具,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食品。将蒸熟的糯米粉捏成团状,揉搓分块,拌进颜料,再用手工捏塑出各种造型。常见的以人物、动物、花卉为多,也有“西游记”、“福禄寿”等故事主题的。表现手法有立体的,也有浮雕的,可供孩子们把玩食用,也可以陈列作为装饰品。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会以米粉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馈赠亲友。又结合木雕、书法艺术,融入地方特色,使粉塑作品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每逢重要节日,精美的粉塑成为人们表达美好生活祝愿的重要方式。温州的“米塑五福娃”,造型传神灵动、色彩搭配考究,给人以独特的江南地域特色,在工艺制作上灵活运用揉、搓、刻、压、上色等方法塑造形象。

3 浙江传统民间观赏玩具的艺术价值

观赏类玩具具有典型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朴无华,妙趣横生的造型,巍然大气的神韵,寓意吉祥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令人神往的艺术价值和精神气质。从审美角度入手,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创造玩具时的初衷。民间玩具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兼具娱乐性和观赏性的双重功能。如浙江民间在端午节时最常见的儿童玩具“历本袋”,就是以辟邪赐福为主要功能的观赏类玩具。端午前后,各类毒虫活动频繁,为了消灾避虫,人们用彩线绸布制成形状各异的香囊,有菱形、心形、粽子形、各种动物形等,囊内填塞各类香料、棉絮以及桃叶、朱砂等物件;囊面上绣着精美的植物、动物等图案。孩子们佩戴在胸前,表达了母亲的浓浓爱意。这些历本袋材质柔软,形态可爱,色彩艳丽,观赏性强,深得儿童的喜爱。在具备观赏价值的同时更是长辈对于孩子的一种情感寄托,希望能够除秽辟邪,带来吉祥好运。

有的民间玩具,则是把观赏性代入到娱乐中来。想要发挥观赏作用,就必须先要把玩,这在一定程度了激发了人们对于玩具观赏性的兴趣,当观赏功能出现后,人们的内心得到很大的满足。在杭州的河坊街,乌镇的“童玩节”上经常会看到质地拙朴、稚趣十足、可赏可玩的泥哨,唤起人们儿时的记忆,也让人们从民间玩具中感受生活的单纯美好。无论风格如何变化,都具有真实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为孩子们欢乐的童年时光,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记忆。

4 结论

鲁迅先生曾说过:“玩具是人生第一本教科书”。它的价值和地位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浙江民间玩具在艺术风格、材质、形、色等物化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富含着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具有真实、自然、拙朴、亲切等艺术特征,是近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人们的共同心愿,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信仰意识、价值取向、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色,是民俗精神的生动遗存。

猜你喜欢

小件民间玩具
钢结构制造小件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研究
比清理遗迹更令人头疼的是……
A电商智能仓储中心高效均衡拣选作业优化设计
基于ExtendSim小件空投地面准备的仿真研究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