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奥氮精神疾病急性期

韩 松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异常心理状态为其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可分为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疾病,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等等。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药物上,辅助行为疗法、工作疗法、娱乐疗法和心理疗法,减少或消除各种障碍。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预后通常是乐观的,否则会导致精神衰退甚至精神残疾[1]。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精神状态,对世界的偏激看法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急性期精神病患者更容易对自己或者对其他人进行伤害,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对于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研究很有必要。奥氮平和氯氮平都属于精神疾病常用药物,本文以为氯氮平对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奥氮平在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患者时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或者在我院住院的急性期精神病患者124例。入选患者年龄在21~56岁,女性患者60例,男性患者64例,家属均表示愿意配合本研究。其中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情感性精神病患者60例,分裂样精神病患者23例,旅途性精神病患者4例,躁狂性精神病患者3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躯体疾病,治疗前所有患者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糖等检查均无异常。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奥氮平组)62例,男31例,女31例;年龄在21~56岁,平均年龄(31±8)岁;对照组(氯氮平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0±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用药方法:研究组给予奥氮平口服治疗,用量:起始剂量为5 mg,根据患者症状逐步增加剂量,最大增加至30 mg,平均用量 (24±3) mg。对照组给予氯氮平口服治疗,用量:起始剂量为50 mg,根据患者症状逐步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600 mg,平均用量(470±120)mg。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使用其他精神病药物、抗躁狂药、抗抑郁药、稳定剂和电休克,如出现锥体外系反应、焦虑、失眠等症状,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使用安坦、苯二氮类药、心得安等。1个疗程为连续治疗8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疗效和不良反应。BPRS评分减少在75%以上为基本痊愈,在50%~74%为显著进步,在25%~49%为好转,BPRS评分减少在25%以下为无效。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查患者肝功能、体质量、肾功能、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糖等,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前3天和前3周的生活能力状况和精神状况。BPRS评分变化可以反映临床治疗效果,疗效越好则减分率越高[2]。

1.4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整理后,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采用t和χ2进行数据的检验,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BPRS评分都为逐渐下降,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BPR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研究组BPRS评分在治疗2周后有所下降,在治疗4周后下降明显,而对照组则在第4周开始出现效果,两组BPRS评分在治疗后各周研究组都大于对照组,两组BP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BPRS评分:两组患者BPRS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治疗后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研究组发生嗜睡15例、口干2例、乏力5例、头晕6例、食欲增加5例;对照组发生嗜睡23例、口干8例、乏力7例、头晕15例、食欲增加8例,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都会遵循“需求斗争奖赏”规律,在意识与潜意识的协同之下人们会感受到喜悦、轻松等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失望、颓废等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为精神疾病[3]。造成精神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受到先天缺陷和遗传因素影响,小部分则是受到器质因素、体质因素或个性特征的影响。精神疾病一般表现为在行为、感知、思维和情感等方面出现异常,一般是因为患者多基因重叠或缺失导致的大脑功能和丘脑功能紊乱。精神疾病可分为情感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类型不同其临床症状表现也不同。急性期精神病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患者有情感和社会退缩、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阴性症状,或者有妄想、思维障碍、猜疑和出现幻觉等严重阳性症状[4]。

每一个正常人在突然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出现包括面红耳赤、血压增高、恐惧、焦虑、心率加快、面色苍白、抑郁、四肢无力、出凉汗等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症状,大多数人能够抚平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但是也有少数人控制不了情绪,用暴力伤害自身或者他人,甚至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最常见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一般是由外部刺激所导致,其发病因素与患者本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道德因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偏执型精神病表现为心胸狭窄、敏感多疑、自我评价过高,受到质疑时容易出现冲动、攻击的症状。分裂样精神病表现为孤立行为、情绪缺乏和冷漠,过分敏感且胆怯。强迫型精神病表现为懒惰、焦虑、紧张、好怀疑、按部就班、苛求细节。表演型精神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和人格不成熟,往往极端情绪化,情感变化多端,高度以自我为中心且易激动。冲动型精神病表现为缺乏冲动控制能力,情绪极不稳定,经常发生威胁性行为或暴力行为,在受到他人批评时更为明显。

本次研究共纳入124例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奥氮平与氯氮平进行治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9%,氯氮平总有效率为83.8%,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典型精神药品,与传统治疗精神病物相比更加适用于精神病维持治疗和急性期治疗,且奥氮平在疗效上更为有效,但是奥氮平发生在临床应用中会出现轻度嗜睡、疲劳、头晕、便秘、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不需要采取停药措施便可恢复正常状况。说明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好,在改善症状上效果更显著,安全性也较高。

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药物治疗见效快、安全性高,值得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奥氮精神疾病急性期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