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

2019-01-07王欢欢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阻断剂离子通道吡啶

王欢欢

(辽宁省瓦房店第三医院,辽宁 瓦房店 116300)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在人体中具有极低的发病率,据相关报道,LEMS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为0.008%,且患者多为中年男性。一般而言,LEMS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四肢无力、躯干无力、下肢反射减弱等。大量研究显示,LEMS主要是由于人体血清中含有的钙离子通道抗体与突触前膜的VGCC进行结合,从而有效降低了乙酰胆碱的释放量,最终导致人体肌肉出现收缩[1]。当前,临床上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或检测抗体等方式对该疾病进行诊断,磷酸二氨吡啶则为LEMS的主要治疗药物。同时,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其他科学的治疗方式。

1 LEMS的主要表现及诊断方式

LEMS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查看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测抗体等。LEMS的起病较急,且病情会迅速加重,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肢体无力、下肢反射减弱等一系列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患者的下肢的重量会明显比上肢重,神经功能障碍则主要指的是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便秘、眼干、低血压等。除此之外,由于部分患者在发病之后后腱反射能力会出现暂时性的恢复,因此,医护人员在检查患者临床症状过程中,应在检查完半小时后再次测试其下肢反射能力。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可采取电激检查、检测抗体等手段来确认患者是否患上了LEMS。其中,电激检查的诊断灵敏度高达87%,检测抗体的诊断灵敏度高达80%,将以上两种检测手段联合用于LEMS诊断中,能有效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并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2]。

LEMS的发生容易伴随肿瘤,一般而言,罹患肿瘤时间为10~30个月的患者容易出现LEMS,因此,医护人员在确诊患者出现LEMS后,应立即再对其进行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已经罹患了其他类型的肿瘤。

2 LEMS的具体治疗方法

LEMS治疗并非易事,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2012年,Mad-dison对LEMS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了总结,即患者一旦确诊患上LEMS,应立即给予其磷酸二氨吡啶治疗,随后再采用相关的医学手段检查患者是否已经患上肿瘤。在临床上,TLEMS患者在治疗之前,应首先治疗气体内的肿瘤,因为在肿瘤治疗成功后,患者的TLEMS症状会出现明显的减轻。相关研究显示,30例LEMS患者在肿瘤治疗成功以后,大部分患者的TLEMS症状发生了明显的改善。由此可见,在治疗的过程中优先治疗肿瘤,对TLEMS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3]。

然而,对于肿瘤未治疗的成功的患者而言,其需要寻找其他有效的方式治疗TLEMS。当前,临床上有几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钾离子通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激动剂以及免疫抑制疗法等。下面笔者为大家详细介绍每一种治疗方式治疗特点及具体的治疗过程。

2.1 钾离子通道阻断剂:钾离子通道阻断剂主要是通过采取相应的阻断剂对人体神经细胞前膜进行阻滞,从而导致钙离子通道开放的时间得到相应的延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乙酰胆碱的释放量。与此同时,人体神经末梢动作电位所持续的时间也得到了延长,从而能有效改善患者四肢无力、肌肉无力等临床病症。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磷酸二氨吡啶、胍以及4-氨基吡啶作为通道阻断剂。

磷酸二氨吡啶与4-氨基吡啶均为氨基吡啶类化合物。相关研究显示,吡啶类化合物能对人体突触前膜的钾离子通道进行阻滞,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乙酰胆碱的释放量,同时,氨基丁酸能起到一定抑制效果[4]。临床上,磷酸二氨吡啶与4-氨基吡啶常用于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LEMS等疾病,但二者的均对应不同的适应证。

2.1.1 磷酸二氨吡啶:磷酸二氨吡啶是由美国的一家公司研发的。2009年,磷酸二氨吡啶开始销往世界各地,但其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因主要用于治疗LEMS,而这种疾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不到1%。从磷酸二氨吡啶的临床疗效来看,该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每日服用的剂量一般不超过60 mg,且几乎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但若每日服用的剂量超过60 mg,患者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或者浑身不适。

2.1.2 氨基吡啶:4-氨基吡啶是一种常见的氨基吡啶类化合物,其同样能对乙酰胆碱的释放量起到促进作用,相关研究显示,4例LEMS患者服用4-氨基吡啶后,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有1例患者每日的服用剂量达到120 mg,从而导致其发生癫痫[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4-氨基吡啶容易穿透人体的血脑屏障,从而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因此,临床上开始限制该药物的用量。

2.1.3 胍:胍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LEMS。业内学者曾做过相应的实验,要求9位LEMS患者每日服用胍进行治疗,持续一段时间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6]。然而,胍同样会引发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如肾衰竭、心功能衰竭等,从而导致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前,胍已经基本被磷酸二氨吡啶所取代。

2.2 钙离子通道激动剂:GV-58是一种常用的钙离子通道激动剂,研究显示,当该药物进入患者体内后,GV-58可开放更多的钙离子通道,从而使得乙酰胆碱的释放量大幅度增加。临床上将GV-58与磷酸二氨吡啶进行联合运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使得受损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的释放量越来越大,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并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2.3 免疫抑制疗法:当采用磷酸二氨吡啶治疗LEMS无效时,临床上通常还会采用免疫抑制疗法对疾病进行治疗。免疫抑制疗法能对人体内的免疫T细胞后B细胞的活性进行抑制,从而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当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硫唑嘌呤、更换血浆等方式治疗LEMS患者,且通过持续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有明显的改善。

3 结 语

本文对LEMS的临床表现、主要诊断方式以及具体的治疗方法做了相应的介绍,为相关治疗药物的研发指明了方向。现今,磷酸二氨吡啶已经成为LEMS的首选治疗药物,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GV-58则为一种具有研究潜力的药物,将其与磷酸二氨吡啶进行合用,能最大限度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阻断剂离子通道吡啶
烟草钾离子通道AKT1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假”城门,真通道
——人工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Kv1.5钾离子通道抑制剂抗心房纤颤研究进展*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治疗IgA肾病的网状Meta分析
控制黔东南小香鸡就巢行为提高产蛋量的试验研究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2—氯吡啶的合成及应用
咪唑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