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振幅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评价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的临床价值
2019-01-07董玉姝于加贝
董玉姝 于加贝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以青壮年为主要发病对象,原因错综复杂,以情感、行动、思维、感知等方面的障碍为主要症状表现,病程长、反复性明显。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和社会功能缺损[1]。药物治疗是现阶段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式。但难以改善认知功能,缓解情感障碍,也不能恢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需要临床重视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为探讨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我院对收治的部分进行低频振幅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并与健康人群予以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7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0例,女36例,年龄18~48岁,平均(31.2±1.5)岁;对照组男39例,女37例,年龄20~44岁,平均(30.8±1.6)岁。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对入组患者进行低频振幅fMRI检查,具体操作步骤为:所用仪器为超导磁共振共振扫描仪(3.0T型),嘱受试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息状态,深呼吸,闭上双眼并安静仰卧,注意尽量避免思考;解剖图像需要利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反转序列获得,该序列参数设置为:视野24 cm×24 cm,矩阵256×256,层数172,层厚1.89 mm,层距0,重复时间和回波时间分别为7.1 ms和3.2 ms,完成此序列扫描后需采用T2-平面回波成像-梯度回波序列进行fMRI扫描,其参数设置为:翻转角90°,视野24 cm×24 cm,矩阵64×64,层数40,层厚3 mm,层距0,扫描时间为8 min,重复时间和回波时间分别为2000 ms和30 ms。并对扫描结果进行BOLD处理。阅片:同时由3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诊断医师在不知道受试者具体情况的条件下(采用盲法)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阅片,参照《神经影像学》中相关方法计算低频振幅数值(ALFF)。汇总阅片结果,若意见不一,则共同商议确定最终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两组楔前叶、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区、内侧前额叶匡额回、辅助运动去和运动前区的ALFF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 21.0统计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ALFF增高区比较:布罗德曼脑区(BA区)有匡额区20处,MNI坐标为(X=-9.48,Y=40.92,Z=-26.15),坐标差异为(t=3.12,P<0.05);运动前区8处,MIN坐标为(X=52.00,Y=0.12,Z=48.24),坐标差异为(t=3.16,P<0.05);辅助运动区8处,MIN坐标轴为(X=-2.88,Y=2.88,Z=65.00),坐标差异为(t=3.04,P<0.05)。
2.2 观察组ALFF下降区比较:(BA区)有楔前叶9处,MNI坐标为(X=8.00,Y=-43.00,Z=38.00),坐标差异为(t=5.18,P<0.05);内侧前额叶13处,MNI坐标为(X=0.00,Y=62.00,Z=10.00),坐标差异为(t=3.92,P<0.05);后扣带回区36处,MNI坐标为(X=6.00,Y=-55.00,Z=32.00),坐标差异为(t=3.54,P<0.05);左角回区45处,MNI坐标为(X=49.00,Y=-64.00,Z=-40.00),坐标差异为(t=3.52,P<0.05);右角回区45处,MNI坐标为(X=-44.0,Y=52.0,Z=-34.00),坐标差异为(t=3.51,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由发育障碍引发的精神系统疾病,发病率、复发率和致残率都比较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成长,也带给患者家庭和整个社会巨大的负担[2]。此外,传统药物治疗方案也只能起到对症治疗效果,无法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也不能帮助这些患者重回社会交往和工作岗位中。这就需要临床认识到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3]。
医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使得磁共振技术逐渐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它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等优势,因此为广大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所接受。fMRI以血氧水平依赖性信号为工作原理在精神疾病诊断中得以使用、通常情况下,被检查者发生心理活动或产生某种想法时,相应脑区便会产生明显的神经元活动,进而使得对应脑区血流量明显上升;与此同时,大量的氧经血液参与到神经元活动区域中,导致相应神经元区域血氧供需失衡,去氧血红蛋白含量下降,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上升。由于氧合血红蛋白不影响质子弛豫,而去氧血红蛋白为缩短横向磁化弛豫时间,这就意味着去氧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时,对应的闹去的横向磁化弛豫时间便会有所增加,增强该区域的磁共振信号[4-5]。
在精神分裂症早期研究中,临床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患者脑组织活动状态下,但精神反应不协调、妄想、社会功能缺损等症状的存在使得患者难以按照指令完成任务,也影响临床诊治诊断的准确性。作为一种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受家族遗传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同时伴随着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临床开始把研究目标转向患者的静态活动,由于静息状态下,患者无需过多思考,只需闭上双眼,保持清醒状态,也不用消耗过多的扫描时间,有利于减轻检查人员工作量,也利于数据信息快速收集和治疗方案的制定[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楔前叶、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和内侧前额叶低频振荡振幅(ALFF)下降,匡额回、辅助运动去和运动前区ALFF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结论表明fMRI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部活动诊断价值明显。
综上所述,fMRI是临床使用较为普遍的诊断方式,在首发精神分裂症静息状态下脑部活动评价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