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2019-01-07郭凯红
郭凯红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普一病房,辽宁 抚顺 113006)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科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状,主要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凝结诱发血栓的形成。在急性阶段如果不能及时的诊断和处理,会导致一些血栓脱落,进而造成更加严重的肺或者脑等重要器官发生栓塞导致患者死亡[1],而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会造成患者长期的疼痛感觉,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本次研究为了预防和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将术后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微信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组为普外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3例,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8.3±2.1)岁,胃肠手术21例,胰腺手术12例,胆道手术10例,,其他10例。对照组患者为同期手术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7例,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9.2±2.2)岁,胃肠手术23例,胰腺手术14例,胆道手术11例,其他9例,对比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实行统一量表记录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制动时间、是否吸烟、是否酗酒、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性疾病以及血栓家族史等。
1.3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3.57±0.35)h,术后制动时间平均为(7.43±1.10)h;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为(2.12±0.21)h,术后制动时间平均为(4.31±0.78)h,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长于对照组(t1=26.561,P1=0.000;t2=17.254,P2=0.000)。
2.2 两组患者自身危险因素对比:观察组53例患者中存在吸烟21例(39.62%)、酗酒10例(19.23%)、血栓家族史8例(15.09%)、合并存在高血压25例(47.17%)、合并存在糖尿病17例(32.08%)、合并存在高脂血症14例(26.42%);对照组57例患者中存在吸烟10例(17.54%)、酗酒9例(15.79%)、血栓家族史9例(15.79%)、合并存在高血压13例(22.81%)、合并存在糖尿病11例(19.30%)、合并存在高脂血症6例(10.53%),以上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存在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χ21=11.942,P1=0.001;χ22=13.033,P2=0.000;χ23=4.278,P3=0.039;χ24=8.382,P4=0.004),观察组存在酗酒和血栓家族史的患者比例和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χ21=0.410,P1=0.522;χ22=0.019,P2=0.891)。
3 讨 论
本次研究发现,在普外科术后随着手术时间的增加和术后患者制动时间的延长会影响患者的血液流动状态,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2]。而从患者自身因素看,患者长期吸烟、合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长期吸烟会导致患者血小板黏滞增强,还会损伤人体的血管内皮;而合并存在基础疾病会降低患者的身体耐受程度和身体免疫力,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3]。
根据以上危险因素,为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发生,我们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入院评估: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对术后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有一定的了解,加强对患者身体的评估,了解患者的过往病史,并对高危患者做好健康宣教,以此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②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术后制动时间:在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前准备,尽可能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在患者在术后为患者制定运动康复训练计划,以此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③在对患者治疗的时候,尽量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适当地时候可以选择静脉置管;④对于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抽烟和合并存在基础疾病等,要督促患者减少吸烟的次数或者戒烟,做好对患者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检查,加强对患者的宣教等,提高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警惕性。
综上所述,通过了解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