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
2019-01-07李玉田朱占蒙刘殿勇
李玉田 朱占蒙 刘殿勇
(大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辽宁 大连 116012)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普外科常见病症,多是由于先天性腹壁发育异常所致,是小儿常见外科病类型,多发生于出生后2~3个月,少数患儿可在1~2岁时发病,该病无明显的发病规律,但早产儿发生率略高于足月顺产[1]。可能为单侧发病,也可能能为双侧发病,可能对外表现为可复性疝气或嵌顿疝,患儿会因此承受巨大痛苦,严重者可引起肠坏死或其他严重并发症[2]。到目前位置,手术仍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治疗手段(不满6个月的小儿不宜手术,可先保守治疗),但是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是一种腹横纹切口,创伤较大,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同时不支持对侧探查,因此临床中仍有较大局限性[3]。在现代医疗技术的支持下,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重大进展,为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本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共选取样本70例,均为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35例患儿,男28例,女7例平均年龄(1.7±1.1)岁,单侧疝26例,双侧疝9例;观察组35例患儿,男30例,女5例,平均年龄(1.9±0.9)岁,单侧疝28例,双侧疝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征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经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小儿腹股沟斜疝,排除鞘膜积液、睾丸下降不完全、睾丸肿瘤可能。②患儿年龄6个月以上,具备相应手术指征。③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全身性疾病患儿。④患儿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在知情通知书上签字。
1.3 方法:对照组35例患儿采用常规疝囊高位结扎术,即行腹横纹切口,经腹股沟行高位结扎。观察组35例患儿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具体如下:①行气管插管麻醉,取平卧位,略微抬高臀部,若为单侧疝则将患侧抬高,待麻醉成功即展开手术。②于脐部做10 mm切口,直视下穿刺并建立10~12 mm Hg二氧化碳气腹,置入自制单孔腹腔镜并探查双侧腹股沟管内环口,探查是否有隐匿疝。③于腹膜外内环口附近经皮垂直刺入硬膜外穿刺针至腹膜外,沿内环口内侧绕行半圈,刺入腹腔,经穿刺针植入双线,腹腔镜操作孔置入抓钳辅助,退针后原位进针,沿内环口外侧绕行半圈,同一出口出针,置入单线,双线圈套单线后脱出腹壁,拉动单线见内环口关闭可靠,皮下打结。④关闭气腹,处理多余气体,移除器械并缝合脐部切口,术毕。⑤术后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⑥同时做好并发症护理和饮食护理,预防术后出血、红肿、压痛等。同时禁止使用刺激性、高蛋白食物等。
1.4 观察指标:①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②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短期内(6个月内)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率表示,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35例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13.2±5.3)min,术中出血量(16.3±2.0)mL,住院时间(5.0±2.2)d,手术费用(2855±519)元,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6.2±1.3)mL,住院时间(3.1±1.2)d,手术费用(3033±323)元。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短期内复发情况:对照组35例患儿,2例术后发生感染,3例复发,总不良事件发生率14.29%,观察组35例患儿,0例术后感染,1例复发,总不良事件发生率2.86%,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之一,多与腹壁发异常有关,无明显的发病规律,但多见于男婴,这与睾丸下降有关[4]。通常会在新生儿2~3个月时发生,但少数可在1~2岁时发生,整体发病率相对较低,在4%~6%。虽然临床中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生机制,但可以确定该病并非肌肉薄弱引起,因此常规的高位结扎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5]。
但是传统高位结扎术具有较大局限性。其需要做横肌切口,揭破腹股沟管后将疝囊高位结扎,因此具有创伤大的特点。同时该术式还容易引起阴囊肿胀,也有输精管、精缩血管损伤的危险,严重者可导致缺血性睾丸炎、睾丸萎缩、医源性睾丸下降不全等并发症[6]。此外,在临床中应用高位结扎时还不推荐进行对侧探测,因此可能遗留隐性疝或不明显的嵌顿疝,这也是传统横肌切口高位结扎后患儿腹股沟斜疝复发的原因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微创技术、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有学者使用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式在临床中取得成功后,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术才被逐渐认可和应用。同传统横肌切口高位结扎术式相比,腹腔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有点,同时可利用腹腔镜在微创条件下对双侧腹股沟管进行检查,可在不制造新的切口的前提下实现隐性疝检查,因此该术式手术后复发率较低,在1%以下(传统横肌切口术式术后复发率在4%左右),是一种远优于传统横肌切口高位结扎的术式。
在本组研究中,以7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以35例为一组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腹横纹切口术式和改造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高位结扎术式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采用改造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高位结扎术式的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改造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高位结扎术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中的有效性。
综合来说,改造硬膜外穿刺针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效果可以保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短期内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但是该手术现阶段存在手术时间长和手术费用高的问题,未来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为主,这将进一步改善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