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9-01-07孙晋生刘梅艳代忠雨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居家出院满意度

孙晋生 刘梅艳 代忠雨 孙 妍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脑卒中是临床中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突然受内外在因素突然破裂或因血管堵塞而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1]。一般来说,脑卒中患者多为缺血性,年龄多集中在40岁,男性多于女性,并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如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2]指出,在脑卒中患者中采取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未证实上述理论,在我院开展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5)。患者经临床诊断、病理学检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无严重心、肾、肺等器官疾病。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0.2±1.5)岁。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0.4±1.3)岁。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谨遵医嘱实施护理,观察患者身体状态。观察组实施出院准备计划及居家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干预小组。由主治医师、康复师、工作经验丰富及综合能力的护理人员成立干预小组。患者入院当天,护理人员根据其实际情况及病情建立档案,后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护理内容。患者入院2 d后,护理人员对其开展深入交流,了解其面对疾病及治疗过程时候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心理,如有立即开展心理疏导;②出院计划室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为其制定出院计划书,并深入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确保其经过治疗达到出院标准;③家居护理。由康复师对患者肢体及神经情况制定运动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良好肢体位摆放,保持对四肢及各个关节的锻炼,提高脑神经对四肢的掌控能力。饮食方面为其制定健康饮食,日常饮食以维生素、富含营养、蛋白质、微量元素等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易对感官造成刺激的食物,引起病情加重,确保干预效果。

1.3 研究指标:对比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住院环境、沟通状况、护理态度、护理技巧等方面,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参照焦虑自评量表对焦虑状态进行评分,标准分值线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状态越严重;参照抑郁自量表对患者出现抑郁状态进行评分,标准分值线为53分,分值越高表明抑郁状态越严重[3]。生活质量评分根据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价,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等,总分40分,分值越高则证明生活质量越好[4]。

1.4 数据处理: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当样本容量n>40,理论频数T>5 时,用χ2检验;当n>40,但1<T<5 时,用校正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对比: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95.44±1.54)高于对照组(70.14±1.3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851,P=0.000)。

2.3 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干预前,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2.01±1.22)分、(62.12±1.21)分、(12.02±0.43)分,对照组为(62.04±1.13)分、(62.10±1.20)分、(12.10±0.34)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7、0.069、0.863,P=0.458、0.472、0.19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0.14±0.64)分、(40.12±0.55)分、(33.14±1.05)分,对照组为(48.94±1.25)分、(50.14±1.33)分、(26.45±1.66)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073、41.188、20.150,P=0.000、0.000、0.000)。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其自身功能、抵抗能力及血管坚韧程度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脑部血管,极易因内外在原因出现破裂或堵塞,引起脑卒中等疾病发生影响患者健康[5]。患者患病后,由于缺乏疾病知识而对其产生焦躁、恐惧、不安等负性心理,从而影响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因此,有必要采取合理干预,确保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提高干预效果。出院准备计划是医院针对特殊患者制定的干预措施,确保患者经治疗,其病情及身体状态达到出院标准的前提下准许其出院。居家护理则是一种贴心、细致的护理模式,通过给予患者温暖的护理模式,使其能够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全面提升干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后,其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均得到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而对照组干预效果并不理想,观察组干预效果又遇到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可充分满足患者对护理效果的需求。通过观察其他学者对其开展研究[6],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直,均认为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准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给予出院准备计划与居家护理指导,可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确保其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居家出院满意度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