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茶文化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的教学研究

2019-01-07

福建茶叶 2019年3期
关键词:茶商近代史纲要

索 亮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辽阳 111003)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国人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在众多优秀先辈的总结提炼之下,为后辈留下了许许多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文化内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学生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获取现代生活中的智慧。本文以茶文化为背景,主张将茶文化内涵与精神思想注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之中,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做更深一步的推敲,让学生们对于近代史纲要的内容不再有距离感,能够亲近感知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促使学生不再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强迫式解读历史课本,让学生学会用生动灵活的方式真正的倾听历史读懂课本。

1 近现代史中的茶文化

在中国现代史的舞台之上,茶文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茶文化不仅在文化内涵与精神思想方面给予了国人不可估量的精神文明财富,为国人的现实生活提供了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意见。如,茶文化在待人接物和与人相处方面,就指导人们需要保持一个平和平等的心态与人交往。不因为这个人的地位比自己地下就轻视他,也不因为这个人地位比自己高就巴结他,保持一个不卑不亢的姿态与人交往。与此同时,茶文化在近代史的贸易经济方面,也对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是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大国,茶叶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不可小觑的利润增长。如,在近代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英国输入中国的贸易货物的价格仅仅为中国输出英国的茶叶价格的六分之一。

1.1 茶文化对国人的影响

从古至今,国人对于茶叶总是有着特殊的情结,茶文化对国人也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这些影响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如,在精神文明方面,中国传统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汲取时代的精神内涵,扩大茶文化的思想内涵,使得茶文化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一直在进步。为国人的生产生活与工作学习都提供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与茶文化相关的茶诗茶画与茶舞茶乐等艺术文化,也在不断地充盈着我们的生活,是无价之宝;在物质文明方面,中国作为茶叶经济贸易的大国,茶叶每年都在为国民经济创收可观的收入,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帮助国人致富。

1.2 茶叶贸易遭强烈打压

近现代史距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了解历史可以发现,在近代时期,英国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运输大量的鸦片,侵袭国人的心智,掠夺国人的财富,后打响了鸦片战争,与中国开启的正面的交锋。我国的茶叶贸易因为鸦片战争的爆发遭到了严重打压。如,鸦片战争后,外国的茶商欺负中国的茶商不懂国际茶业市场的贸易规则,并且利用中国的茶商没有雄厚的资本能够与之抗争,对茶商供给的茶叶进行大幅度的茶商,最大限度地压榨茶商的可以从中获取的利润,使得茶商在中外茶叶贸易中几乎是无力可得。与此同时,以茶叶为生的茶农与茶工更是被逼迫的无以生存,中国茶叶贸易发展之路十分艰难。

1.3 农业经济被严重破坏

鸦片战争的爆发,列强对我国以茶叶为代表的农业经济进行疯狂占有掠夺。如,在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后,列强在中国人的通商口岸里开设工厂,以更加便宜的价格与更高效率的机器作业生产,不断地挤压中国茶商的市场,以强硬的态度破坏中国农业经济。这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加上我国长期闭关锁国,农业经济还停留在传统的开发方式,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现代的发展步履维艰。由于长期的落后,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走得尤其的艰辛。中国近现代纲要的内容的学习需要让学生们更为直观的感知历史,去“亲身”感受那段屈辱艰辛的历史。

2 近代史纲要在高校的学习

高校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困惑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历史所提到的都是过去的事情,较难让学生产生代入感,因此会让学生产生不小的距离感;历史的学习往往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性较弱,学生往往会认为死记硬背就是学习历史的方法,而不会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理论付诸于实践;高校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历史纲要的内容晦涩难懂不利于记忆,常常是背了又忘,让学生非常的失落心累。由此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2.1 学生容易产生距离感

中国近现代的学习虽然与中国古代史相比,与学生的生活更为接近一些,但是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限制,学生们若是想把历史代入自己的生活进行学习还是有着很大的难度的。与此同时,有不少学生认为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内容难度还会高于古代史。如,在中国古代史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神话故事与王朝故事的故事的阐述讲解,这些故事有时会在电视剧中进行演绎,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增加了许多画面,学生学起来较为轻松。反观中国近现代史,更多讲述的是中国屈辱与奋斗的故事,题材较为的严肃,可能有许多高校的学生因此而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距离感,放大了近现代史学习的难度。

2.2 内容学习实践性较弱

无论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还是中国古代史或是世界史的学习中,在高校中的教学中,往往都是照本宣科,为了应试教育而教学,传授给学生的大多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对于学习而言,常常是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学习内容,而不是单一的在学生的脑海中对知识点进行灌输,对学生是否真正的吸收理解不管不顾。一昧的传授近代史纲要的理论知识,弱化历史学科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容易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历史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样的刻板印象,从而让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

2.3 纲要内容不利于记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也是困扰高校教师教学与高校学生学习的关键一点。如,中国近现代纲要的学习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纲要的设计编写者将如此多的近代史内容编写在几本书中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不易的事情,因此的纲要内容的编写便具有高度浓缩性和典型代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非常有限的课堂时间,将十分庞大的历史体系传授给学生,这为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也加大了学生的记忆量;由于教师因时间有限而造成的讲解深度不够,学生面对自己一知半解的历史纲要内容与大量的记忆内容,很难不产生崩溃的心理,进而放弃历史的学习。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的教学研究

对于纲要内容的教学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如,教师多为学生讲解有关于近现代的相关故事,唤起学生们对于近现代史的兴趣;促使近代史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那个重要时代;教师可以不断地为学生找寻便于记忆和理解的方法与敲门,减轻学生近代史纲要的记忆量。在几个方面出发的同时融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以茶文化为近现代史学习的切入点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3.1 拉进与学生的距离

在近现代史学习的课堂中,代入茶叶的实物,为学生为学生们讲述那段与茶叶有关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小小的一片茶叶居然会与一段历史有着如此深刻的渊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的兴趣,逐步拉进近现代史纲要与学生们的距离。在对学生进行茶文化背景的近现代史讲解的时候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采用富有时代感的音乐让学生们真正走进生动的历史课堂,唤起学生们心中的共鸣;在网上寻找近现代史中著名的茶叶民族企业家的图片,讲述茶叶民族企业家们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学生播放近现代史的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历史。

3.2 促使理论实践结合

促使高校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如何将理论实践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在学习近代现史中,教师可以充分学习茶文化中平等的交流方式,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可以邀请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角色,扮演中国茶商和茶农以及外国茶商等一系列的人物角色,让学生们亲身感知那段历史,加深学生们的体会;鼓励学生们集思广益,共同为中国茶商出谋划策,应该如何抵制外国茶商的侵略,保卫我国的茶叶贸易不受破坏,让学生们以策划案的方式提交自己的创意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思考。

3.3 强化学生记忆程度

如何强化学生的记忆程度,帮助学生记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记忆内容十分的重要。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与记忆,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为学生布置背诵内容,教师还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简易的记忆方法。如,多使用有效的记忆口诀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记忆的容量,学生们记得口诀就能想起记忆的历史内容;教师要汲取茶文化中和谐的文化内涵,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记忆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4 结论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进行教学研究,不仅有利于为高校教师寻找历史教学的新思路,而且有助于高校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对历史的了解和感悟。

猜你喜欢

茶商近代史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十七年”共和国史研究的起步与初创
——以近代史所为中心的考察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二十世纪晚期西藏茶商的个人生命史研究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图说
透过李鸿章看中国近代外交史
论唐代茶税、茶商对茶文化的影响
关于启蒙运动教学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