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2019-01-07吴茜
吴 茜
(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胸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纵纵膈肿瘤,胸腺上皮细胞是主要来源。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发生胸闷、胸痛、前胸不适等情况。而重症肌无力是胸腺肿瘤常见的并发症状,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异常[1]。目前,针对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而护理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提高其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基于此,本院秉承着提高我院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效果的宗旨,实施两种护理计划并将结果对比,并将最终结果总结为以下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开展研究,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分组,平分为参照组(n=29)与研究组(n=29)。参照组:男19例,女10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37岁,平均年龄(53.73±1.48)岁。研究组:男20例,女9例,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36岁,平均年龄(54.03±1.18)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呈现,可进行讨论对比。
1.2 方法:对参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对研究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以下是围术期优质护理的详细论述。①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使其了解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严重性以及手术的必要性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提高其认知程度;患者在术前会因担心治疗效果。费用等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甚至抵触治疗,对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心理上的安抚工作,缓解其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护理期间的依从性[2]。②术中。与医师充分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注意及时补液,以此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告知医师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做好术中保暖工作,避免患者处于低温环境。③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患者的发生感染;为了能够使患者肺部扩张,增加患者的通气量,调整患者体位至半卧位;增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控制病房的温度与湿度,并保持其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等是否正常;做好并发症预防与感染控制;注重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58例患者的数据资料录入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组间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选择χ2检验,以(%)形式体现结果,P<0.05,数据价值存在。
2 结 果
2.1 组间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研究组肌无力危象0例(0.00%)、肺部感染1例(3.45%),发生率3.45%(1/29);参照组例数分别为2例(6.90%),4例(13.79%),发生率20.69%(6/29),两组对比研究组优势显著,且呈现χ2=4.0616,P=0.0439,统计学价值存在 (P<0.05)。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度满意20例(68.97%)、中度满意9例(31.03%)、不满意0例(0.00%),满意度100.00%(29/29);参照组例数分别为16例(55.17%)、7例(24.14%)、6例(20.69%),满意度79.31%(23/29),两组对比研究组优势显著,且呈现χ2=6.6923,P=0.0097,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
3 讨 论
胸腺瘤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讲,由于本身缺乏对于疾病的正确认知,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对其康复效果造成影响。然而,在常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除了遵照医嘱完成基本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围术期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术前、术中、术后的全面型护理,通过实施三个阶段的优质护理措施,兼顾患者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求并尽量满足。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术前主要以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为主;术中以提高与医师的配合度、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为主;术后做好防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为主,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对于疾病的认知,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护理依从性,降低不良病症发生率,进而在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宋岩和支修益[3]在研究报道结论中表示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而本次研究结论表现,在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后,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3.45%、护理满意度100.00%均优于参照组,此结果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论存在一致性。
综上所述,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