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2019-01-07白囯山
白囯山
(东港市第二医院脑科,辽宁 东港 118313)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脑卒中及高血压脑出血。有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开颅动脉瘤夹闭是当前临床治疗动脉瘤破裂的主要方法,但关于手术时机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1]。笔者旨在探讨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行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5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24 h)26例、次早期组(24~72 h)28例。超早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0~80岁,平均(51.49±6.32)岁;动脉瘤位置: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大脑前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瘤11例;Hunt-Hess分级:I级4例,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4例,V级3例。次早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0~80岁,平均(51.46±6.30)岁;动脉瘤位置: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大脑前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瘤11例;Hunt-Hess分级:I级4例,Ⅱ级6例,Ⅲ级10例,Ⅳ级5例,V级3例。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动脉瘤位置、Hunt-Hess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根据动脉瘤的位置进行手术,麻醉方式为全麻麻醉,采取相应侧的经典翼点入路或选择改良翼点入路进行动脉瘤夹闭术。手术开始时予以250 mL 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以降低颅内压力,充分暴露手术视野。若患者术前合并急性脑积水,应切开硬膜,然后穿刺脑室额角,将脑脊液缓慢释放出来以降低颅内压力,待脑组织回缩后在显微镜辅助下解剖颈动脉池、视交叉池、外侧裂池等,仔细分开穿支动脉,充分显露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选择适宜的瘤夹夹闭瘤颈,待穿刺无动脉性出血后,将脑池内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彻底清除,并用含罂粟碱的生理盐水进行反复的冲洗。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预后评价采用mRS评分(modified ranking scale)进行评价:完全无症状计为0分;无明显功能障碍,可完成日常所有生活和工作计为1分;轻度残疾,无需帮助即可完成日常事务计为2分;中度残疾,需部分帮助计为3分;中重度残疾,无法独立行走,且日常生活需要帮助计为4分;重度残疾,且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他人帮助计为5分;死亡计为6分。预后良好:mRS评分为0~2分视;预后不良:mRS评分为3~6分。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作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检验方法,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检验方法,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超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61.54%(16/26),次早期组预后良好率为82.14%(23/28),两组比较,P<0.05。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一种十分常见神经外科急重症,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颅内动脉壁出现损伤或病变,引起脑部血管壁发生囊性膨出。有研究显示,情绪过度激动、大便用力及过度体力劳动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此外,该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关于颅内动脉瘤的及早治疗已经成为当前临床医师的共识。开颅夹闭手术是当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常用手术,但关于该手术的手术时机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本研究结果显示,次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的预后优于超早期。大量研究表明,再出血是破裂动脉瘤的最大风险。有研究显示,初次出血后的24 h内是动脉瘤破裂后发生再次出血的高峰期,此期再次出血发生率高达4.1%,而在随后的24~72 h内再次出血发生率约为1.5%,因此可见颅内动脉瘤破裂超早期(<24 h)发生再出血的风险大大增加,而再出血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预后。脑血管痉挛是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预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出血后3~8 d是脑血管痉挛的高发期,而在第10~12 d逐渐缓解[3],因此,若未能在发病72 h内行手术治疗,应避免在脑血管痉挛的高峰期手术,应选择在发病10 d后行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次早期(24~72 h)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的预后优于超早期(<24 h),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待患者的出血减少后再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