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供应链下食用菌菇农垂直协作方式的研究
2019-01-07张元材
张元材
(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
目前,食用菌栽培、加工、销售的各环节大多为小作坊形式,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规模小,且分布不集中。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小作坊式的食用菌商户明显弊大于利。首先,每当集市或批发时,小规模的生产者更倾向于就近销售而非远程运输销售,导致食用菌的销售量受限。此外,当小摊贩销售食用菌时,采用的仍是最原始的方法。市场作为食用菌的主要售卖地点,在交易过程中,较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垂直合作的形式。例如,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也在不断更新。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改善,不仅应考虑食用菌的质量,还应深入研究其营养价值及重视食用菌安全问题。我国在食用菌种植与销售的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消毒用品的过度使用,硫磺的用量偏大等[1]。上述问题使得消费者因担心食用菌安全问题而减少对食用菌的需求,为消除大众的安全顾虑,提高食用菌的销量,应积极提高供应链整体的配合程度。
1 供应链垂直协作形式
垂直协作(vertical coordination) 指共享产品的生产与营销各阶段的联系方式,包括市场交易、战略联盟、销售合同与垂直一体化等形式[2]。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供应链的垂直协作关系也应与时俱进,从传统的垂直协作关系转化成新型的一体化的关系。应加强食用菌协作方法的宣传,提高各个环节的合作联系,使食用菌供应链的效率提高,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根据食用菌供应链的工作形式,可将其分为以下三方面。
1.1 市场交易
市场交易形式指通过与市场的直接接触交易所需要的产品。例如,食用菌加工者与食用菌种植者之间的关系,或食用菌种植者与销售者在市场上的交易方式。
1.2 一体化
一体化可细分为3种:完全一体化,指食用菌从种植到出售的各个环节都在一个企业的指导下进行;前向一体化,指上下环节衔接时,上游主体指导下游活动;后向一体化,指下游主体从事上游活动[3]。
1.3 合同
指各个环节的交易应签订合同,主要包括3方面:一体化,掌控程度最全面;市场交易,掌控程度最薄弱;合同,掌控程度一般[4]。
从成本角度进行分析,较难判断出哪种方式最好。由于每个阶段过程各不相同,市场情况也有所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何种方式。
2 菌农参与垂直协作的影响因素
第一,年龄与文化程度对垂直协作的影响不大,但性别有明显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男户主选择新型垂直方式的人数不多,大都更倾向市场交易的方式。主要原因在于新型的方式尚未步入正轨,仍需观察与发展一段时间。此外,菇农对新型的方式不了解,为避免交易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因此自然而然选择了熟悉的传统方式。
第二,签订收购合同对食用菌垂直合作的影响。若在交易之前,栽培户就与购买者签订过合同,那么种植户选择公司农户的方法就较好,与预期相符。若种植者具备专业性的知识,则会进行规模化经营,生产食用菌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也将相应变大。无论自然风险或者市场上的风险,均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其更倾向于小风险合作方式。因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若销售过程中未出现滞销现象,那么菇农选择公司农户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反之则会选择其它认为合适的方式。
第三,与市场交易相比,若增加栽培者对公司农户类垂直协作方式的了解,那么其选择公司农户的概率将更高。由此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因市场交易方式稳定,了解市场行情的栽培者将选择新型的“公司农户”的协作方式。否则,将会选择其他交易方法。通过调查,发现栽培户基本都向商贩打听食用菌的实时价格,说明栽培户对食用菌市场缺乏了解,无法有效掌握食用菌的实时信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食用菌产品的运输难度越大,菇农则越倾向于选择市场交易的方式。若价格做到公开透明,栽培户就会选择“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若价格不公开,则会选择中介的方式进行交易。此选择的原因在于若价格不公平,栽培户谈判的利益不大,将会选择较熟悉的传统的合作方法,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减少不确定因素。另外,在传统方式下,栽培户有更多的生产自主权与销售选择权。通常情况下,中介必须选择当地政府或者相关协会,以获得食用菌栽培者的信任。若是现金交易,将使食用菌栽培者更倾向于选择市场交易方式。因市场交易获得利润的速度最快,同时最为便捷。在交易过程中,只需执行的成本变少,种植户便会选择市场交易的方式。此外,调查发现食用菌栽培的场地与市场的距离以及等级认证的差异并不影响食用菌种植者对垂直协作方式的选择。
结合上述分析,对垂直协作影响最大的为交易特点。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是否容易对菌农而言较为重要。交易过程中,对食用菌市场是否了解,对市场销售价格是否清楚,对食用菌运输的容易度了解是否到位,都影响着菇农是否选择“公司农户”方式。而销售价格的公平与货款结算方法,可促进菌农去选择中介方式。由于对食用菌进行长途运输具有很较大困难,因此菇农将更倾向于选择“公司农户”的方式。应增加专项资金以激励食用菌种植者丰富其种植知识,提高专业化程度,有意识地了解食用菌市场的行情。同时,我国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食用菌企业的监管,定期检查食用菌合作社与协会等组织。此外,还应提供相应的食用菌优惠政策,如减少税收,提供专项资金奖励,免费的技术服务与支持等。不断优化与完善合作社、协会等组织结构与企业的服务功能,吸引食用菌种植户选择高效率,高收益的协作方式。
3 食用菌供应链优化方法
首先,食用菌产品应尽快建立标准与质量等级的划分,鼓励菇农积极参加供应链协作。若对食用菌的产品质量进行统一规划,将有助于在谈判之后节约相互的时间与精力。另外,对食用菌进行质量等级进行划分,一方面可使消费者更加透明地去选择合适的食用菌。另一方面,可有效节约选择的时间,增加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从而降低交易过程中的谈判成本。众所周知,在我国现阶段的整个生产或者销售方面,食用菌产品均处于较分散的状态,加上贸易市场占大部分比例,因此质量等级划分实施较为困难。但对于部分大企业与大的批发市场市场,实施统一的质量划分等级较易实现,也更为合理。例如当超市采购食用菌时,标好食用菌等级可以有效节约挑选时间,且统一的标准对于大企业而言节约了大量的后期人工划分的劳动成本。
3.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食用菌政策与相关管理结构,保证资金充足,开展“全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方法,推动食用菌供应链步入正轨。食用菌的整个供应链的发展不仅应具备充足的资金,还应引进有关食用菌方面的人才。目前我国菌农文化水平较低,依靠现有知识储备无法带动食用菌农业领域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召集一批有活力有知识的人才,推动农业及食用菌相关产业更好地发展。
3.2 建立食用菌价格传播体系
若信息无法及时共享,将影响菇农在交易时的价格,因此有必要建立并完善用于价格分享的传播体系,使各地的食用菌参与者都可以及时获取情报与供给需求情况,避免盲目交易,减少在交易过程中由于无法及时准确消息而造成的损失。只有让菇农、加工商与中介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增加沟通,才能保证食用菌供应链各环节的顺利合作,提高协作效率。
3.3 建立食用菌协会以提升菇农的意识
食用菌协会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协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食用菌种植户对其极为信任,因此可以大力发展协会以提高菇农的组织意识与团结意识。为后期发展代理销售提供保障,也使菇农学习更多的食用菌相关知识,交流最新的信息与价格,还可共享技术,减少菇农盲目的生产计划。
3.4 加大对供应链垂直协作的宣传力度
随着我国食用菌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整个食用菌供应链的合作可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效率。由于食用菌种植者年龄普遍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低。此外,大部分种植户无法真正理解垂直协作的含义,对于如何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更是陌生。因此,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从食用菌安全等方面引导食用菌养殖者,增加食用菌养殖者的收入,使其主动学习与参与到供应链的垂直协作中。此外,食用菌产业较多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研究资源,组织当地食用菌种植户与相关专家学者参与讨论与交流想法,有利于改善食用菌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使供应链的联系更加紧密。
4 结论
文章主要研究食用菌流通中的小生产大市场需求现象,旨在完善食用菌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协调,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也可使食用菌行业更好地发展。此外,还可以提高食用菌生产者的收入水平,从而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由于信息来源不可靠,缺乏相关知识,零散的小规模食用菌生产方法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对生产的需求,往往存在生产与市场或多或少脱节的问题。事实上,生产与市场的脱节不仅阻碍了食用菌养殖户收入的大幅提高与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同时阻碍了食用菌相关产业的发展速度。通过相关活动使种植户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可促进种植户之间的互助,使其作为一个组织而不是分散的个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从而推动供应链的纵向合作更加顺畅,提高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