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条件差异对心脏停搏患者的疗效影响
2019-01-07张艳春
张艳春
(大连市急救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近年来,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方案在全球急诊领域取得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我国对心脏停搏患者的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救治流程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急救中心接诊的60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120急救中心接诊的60例心脏停搏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14~89例,平均(46.23±10.21)岁。
1.2 入选标准及救治有效判定标准。入选标准:大动脉未见搏动;突发性意识消失;心跳及呼吸完全停止;经心电图检查,可见心室颤动或心电机械分离或全心停搏。救治有效判定标准:经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抢救,患者出现以下任何一项均可判定为有效:①自主循环恢复或能够自主呼吸;②瞳孔逐渐缩小,其面色、口唇颜色转为红润;③心电图检查以室上性心律为主要表现。
1.3 方法:我急救中心120接到出诊电话后,第一时到达急救现场,对所有患者进行就地进行院前心肺复苏抢救。抢救措施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的胸外按压,维持通气,必要时进行电除颤,同时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给药等。按照急救反应时间、有无旁观者、有无电颤、呼吸方式的选择等进行分类,分析上述因素对心脏停搏患者的疗效影响。将急救反应时间≤10 min内的患者设为A组,反应时间>10 min的患者设为B组;有旁观者参与救治的患者设为C组,无有旁观者参与救治的患者设为D组;使用电除颤的患者设为 E组,未使用电除颤的患者设为F组;有气管插管的患者设为G,无气管插管的患者设为H组。
2 结果
2.1 呼吸抢救时间对救治结果的影响:A组中心肺复苏38例,有效8例,抢救有效率为21.05%;B组中心肺复苏22例,有效1例,抢救有效率4.55%。
2.2 有无旁观者对救治结果的影响:C组中心肺复苏19例,有效6例,抢救有效率为31.58%;D组中心肺复苏41例,有效3例,抢救有效率7.32%。
2.3 有无电除颤对救治结果的影响:E组中心肺复苏35例,有效7例,抢救有效率为20.00%;F组中心肺复苏25例,有效2例,抢救有效率8.00%。
2.4 气管插管和球囊面罩对救治结果的影响:G组中心肺复苏39例,有效6例,抢救有效率为15.38%;H组中心肺复苏21例,有效3例,抢救有效率14.29%。
3 讨 论
研究调查的多数心脏停搏患者多无明显征兆,患者不能明确表达病情状况,因此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无需过多考虑其他因素,而应该严格依照心肺复苏的流程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
3.1 呼救反应时间:有临床研究证实,在常温环境中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状况通常只可耐受4 min,而对其行心肺复苏救治后可将脑组织耐受时间延长至20 min,而当循环中断10 min,可能导致脑部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病变和神经幕统缺路[1]。此外,有多数临床研究证明,自发生心脏停搏至开始胸外按压救治的间隔时间越短,患者的复苏救治成功率越高。因此急救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化分布机制,以缩短抢救半径和抢救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是抢救猝死的重要环节。此次研究中也可看出,急救反应时间≤10 min内组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为21.05%,抢救效果更为显著。
3.2 旁观者参与救治:有效按压胸部能够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及心排血量,从而改善心肌组织氧代谢,提高电除颤的成功率。目前,徒手CPR的救治效果与任何一种CPR 装置相比,其优越性更为显著。因此在急救人员未到达急救现场前,有旁观者参与复苏抢救胸外按压,能够有效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率。本组研究中有旁观者参与的一组19例患者中抢救成功6例,患者均恢复自主循环,抢救成功率为31.58%,可见有旁观者参与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3.3 正确使用电除颤:有学者研究证实,在抢救反应时间超过4~5 min时,在胸外按压进行1.5~3 min后给予患者电除颤,比单独使用电除颤的效果更好[2]。因此在现场救治中,应先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后结合患者病情,做好除颤的准备。本组研究中对35例患者院前救治时先行胸外按压,后给予电除颤后,有7例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有效率为20.00%。
3.4 人工呼吸的维持在院前心肺复苏急救过程中,气管插管操作复杂、损伤性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可给予球囊面罩救治,若患者口腔、气管有血液、痰液或胃液反流时可选择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