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
2019-01-07高航
高 航
(沈阳市骨科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44)
近年来,上肢骨折等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上肢骨折在临床十分常见,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疼痛,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进而日常生活。上肢骨折多发生于青壮年群体,具有较高的风险,并且由于骨折的原因,患者长期卧病在床,也增加了患上感染、褥疮等病症的风险。关于上肢骨折的治疗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次研究随机抽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 0 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小组并采取不同术式治疗,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在本院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过X线、CT等诊断符合《临床上肢骨折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由于多种原因正在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疗者;②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等严重疾患的患者;③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④癌症晚期营养不良的患者;⑤年龄>80岁,全身状况差者;⑥高凝状态及有出血倾向患者;⑦病情危重,病情变化明显者;⑧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⑨近1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⑩家属不接受本研究方法者;⑾受试者在治疗过程中提出异议,拒绝该治疗方案者。选取的患者均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然后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数观察组=对照组=40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2岁,平均(51.0±3.9)岁;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1~69岁,平均(52.3±4.3)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结合联合臂丛神经阻滞进行手术:在臂丛进行穿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日立大二郎神)对患者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置为3~12 Hz,适度抬高患者骨折部位,通过超声来进行引导穿刺,然后通过穿刺作用神经节进行阻滞,取患者平卧位,上肢抬高,标记骨折部位,撑开上肢组织,暴露骨骼,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骨骼,使其复位后,清洗切口并缝合。麻醉剂量使用中,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剂量为0.1 μg/(kg·min),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剂量为0.05 μg/(kg·min)。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完成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整体病情的改善分为3个阶段,改善最优(症状基本消失,无不适)的为“显效”,改善一般(症状得到一定缓解,治疗还需继续观察)的为“有效”,无改善(病情没有任何变化,病情恶化)的为“无效”,然后将两组中显效和有效的病例数相加,对比总的有效率;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完成后,随访30 d,通过电话随访、门诊复查等方式,观察记录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③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来进行评价,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评分。④疼痛情况:评分依据为VAS疼痛评分,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调查,取平均值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治疗完成后,统计观察指标中表格所涉及的相关数据,然后输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分为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然后进行卡方检验和t值检验,最终得到P值,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在治疗有效率的观察中,评定观察组患者中32例患者治疗显效(80.0%),7例患者治疗有效(17.5%),1例患者治疗无效(2.5%),总有效率97.5%;评定对照组患者中20例治疗有效(50.0%),12例治疗有效(30.0%),8例患者治疗无效(20.0%),两组间进行比较的结果具有显著性(χ2=16.1346;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疼痛(1例)、红肿(1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数为9,其中,疼痛4例,红肿1例,发炎4例,总发生率为22.5%,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1807;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生活质量的评价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等等,根据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理机能评分分别为(7.4±0.3)、(4.5±0.4),两组间比较的结果为(t=18.387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7.8±1.2)和(4.8±0.9),两组间比较的结果为(T=16.498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8.1±0.5)、(5.5±0.4),两组间比较的结果为(t=16.983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精力评分分别为(87.4±0.3)、(5.7±0.4),两组间比较的结果为(t=14.698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6±1.3)、(4.7±1.1),两组间比较的结果为(t=20.506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躯体疼痛评分分别为(8.3±0.4)、(5.6±0.8),两组间比较的结果为(t=19.0918;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情感职能评分分别为(7.9±1.0)、(5.2±0.8),两组间比较的结果为(t=17.487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7.7±1.4)、(4.9±1.3),两组间比较的结果为(t=18.3985;P<0.05)。
2.4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前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得出VAS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5.8±0.8)、(5.7±1.0),两组间进行比较的结果不明显(t=0.4875;P>0.05);治疗后再次进行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1±0.7)、(4.2±0.9),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明显(t=5.3984;P<0.05)。
3 讨 论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疾病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上肢骨折患者进行抢救时,尽量不要对患者再次造成伤害,并且要适当进行包扎,然后转院接受手术治疗。上肢骨折是四肢骨折这一类中最为常见的,下肢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支柱,一旦出现了骨折的情况,患者不仅仅会受到病痛折磨,还可能由于骨折而导致站立、行走困难,影响到患者的心理,使患者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均无益。在对上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是采取手术的方式来将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但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效果。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来进行治疗,能够更加准确帮助患者进行复位,并且不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尽可能为患者减轻痛苦,快速完成手术的同时提升治疗的可行性。同时,在进行手术的错中,选择适量的麻醉剂量,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此次研究抽取了8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来进行实验观察,结合最终结果,当麻醉剂量为瑞芬太尼剂量为0.1 μg/(kg·min),患者的有效率达到97.5%,并且患者的手术情况更理想,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等优点,是目前提倡的实现精准麻醉的一大进步。
综上所述,对上肢骨折患者采取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治疗的效果较好,治疗的有效率高,明确观察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情况,让患者的骨折情况可以更好的恢复,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疼痛中,有益于患者后期康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