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1-0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6期
关键词:牙髓炎医师急性

马 琳

(沈阳市口腔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2)

急性牙髓炎为牙髓组织急性炎症,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夜间、冷热刺激时疼痛会加剧,服用止痛药可以维持一段时间。患者就医诊断时除牙痛难忍外伴随高度精神紧张,中老年患者尤为明显,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心理护理为针对患者情感和心理需求制定的护理方式,能够缓解患者紧张心理。临床诊断治疗中使用心理护理强化干预,可以缓解焦虑,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62~78岁,平均(67.41±4.20)岁;对照组38例患者,男18例,女20例,年龄60~79岁,平均(65.51±4.70)岁。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口腔恶性肿瘤和系统性疾病患者。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确诊后均进行开髓手术。围术期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心理干预[1]。术前护理:术前患者经常会因为环境陌生和对疾病认识有限等产生忧愁心理。针对环境陌生造成的情绪低落,可以在患者身边放置喜欢的物品,也可以引导患者多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营造舒适的环境。对疾病认识不足造成的问题,可以为患者讲解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式、步骤,及时进行手术的必要性,也可以发放疾病手册,提升患者对疾病的理性认识。术中:护理人员进行手术时使用亲切轻松语言和患者交流,进行护理时避免大幅度动作,减少患者疼痛。术后:有利消息及时传达,提醒患者及时复诊,按时完成治疗。部分患者会在治疗后因为对医师不相信等原因产生害怕心理,此时可采用团体心理干预方法,开展座谈会或者病友交流会,引导患者多和医师以及病友交流,通过交流抒发自己的意见,提升对医师的认识,从而缓解忧虑。治疗后也可以帮助患者掌握好牙齿治疗常识,提升治疗效果[2]。

1.3 观察指标:①患者满意度使用自制问卷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比较满意70~80分、满意60~7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②生活质量评价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BREF),主要内容:咀嚼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每项1~5分,得分高说明生活质量高。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38例患者,咀嚼功能(94.71±20.52)分,心理功能(80.21±23.83)分,社会功能(80.21±35.71)分,物质生活(61.12±27.61)分。对照组38例,咀嚼功能(85.41±21.42)分,心理功能(61.81±18.52)分,社会功能(70.12±25.42)分,物质生活(50.72±23.45)分。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咀嚼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38例,非常满意10例(26.31%),比较满意10例(26.31%),满意11例(28.94%),不满意7例(18.42%),总满意31例(81.57%)。观察组38例,非常满意19例(50.00%),比较满意11例(29.94%),满意8例(21.05%),不满意例1(2.63%),总满意37例(97.36%)。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3],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存在以下心理问题:第一迫切求治。因为疼痛等原因,患者会迫切希望立即得到救治,距离医院较远,路程长,忍受疼痛的患者经常有插队和偷看诊疗过程的行为。第二,环境焦虑。就诊过程中会因为环境陌生、设备嘈杂声、患者呻吟声使得患者有拒绝治疗和大喊大叫行为。第三,紧张焦躁。就诊中有挂号、候诊、缴费等复杂程序,患者经常需要多次往返,等待时间较长,因此容易造成内心烦闷,加之疼痛便会造成精神紧张、焦躁。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血压升高面色苍白的问题。第四,忧虑。患者对医师是否能够合理诊断、治疗有一定顾虑,信任感差,但也希望尽快得到救治,会出现坐立不安和四处走动的现象。第五,胆怯自卑。家庭条件差,害怕医药费过高,患者会出现自卑心理[4]。就诊中表现为表达混乱,无法配合工作。第六,寻求名医。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希望得到技术精湛有经验的医师为其治疗,诊断中对医护人员不信任,拒绝服务,自身疼痛难忍依然不愿接受医师诊治。

对于以上心理问题,入院时护理人员为可为患者讲解有关制度,帮助患者熟悉环境,通过营造和谐环境、让患者听舒缓音乐帮助其提升安全感。术前,依据每个患者受教育情况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沟通,在充分尊重患者的基础上对其鼓励支持,同时辅助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消除其胆怯自卑心理,促进治疗方案成功[5]。使用心理护理方案时,以心理学知识做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沟通方法保证有效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中,通过予以患者陪伴及语言关怀,着重帮助增强手术治疗信心。术后,使用团体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交流平台,在互动中加深患者之间的情感,最终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6]。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达97.36%,提示,心理护理用于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必要且有价值,与上述分析相一致。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中使用效果显著,可以缓解不良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牙髓炎医师急性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