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针刺治疗偏头疼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1-07王亚峤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6期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疗程

王亚峤

(大连机车医院软组织外科,辽宁 大连 116022)

偏头痛属于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呈周期性发作,往往存在恶心、呕吐、精神情绪改变、羞明等伴随症状,病程绵长,自古以来被医家视为疑难病症。目前认为,颅内血管收缩、丘脑和边缘系统的功能障碍可能是偏头痛的重要病机[1]。中医将偏头痛称为“头风”、“偏头风”等,而针灸治疗对机体的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电生理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够通络化瘀,有助于改善脑血液循环[2]。本研究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偏头疼,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120例偏头疼患者,均符合《头风病证候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伴随的头痛;②偏瘫型偏头痛等特殊类型的偏头痛;③合并脑内器质性病变;④合并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贫血、高血压、低血压等对脑血流有影响的疾病;⑤依从性欠佳者。其中男59例,女61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3.37±7.48)岁。将其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西比灵治疗,10 mg/次,1次/天,连续治疗1个月。针刺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普通针刺治疗,选穴:百会及双侧太阳、太冲、合谷、头维等。患者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捻转泻法,下针得气后,留针两刻钟,1次/天。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3 d再开始下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患者的双侧椎动脉颅内段(VA)与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3]: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积分,包括头痛发作次数(2~6分)、头痛程度(2~6分)、头痛持续时间(2~6分)、伴随症状(1~3分),据此判断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降低95%以上为治愈;降低30%~95%为好转;降低不足30%为未愈。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情况比较:治疗前,针刺组VA为(56.81±5.73)cm/s、BA为(55.33±8.26)cm/s;对照组分别为(55.77±6.48)cm/s、(55.35±10.07)cm/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VA为(40.97±8.44)cm/s、BA为(42.76±7.22)cm/s;对照组分别为(48.68±7.27)cm/s、(49.06±5.06)cm/s,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组治愈23例(38.3%),好转34例(56.7%),未愈3例(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好转14例(28.3%),好转36例(60.0%),未愈10例(16.7%),总有效率为83.3%,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目前,对偏头痛的具体病机尚不十分明确,主要提出了血管源学说、管神经联合学说、神经源性炎性反应学说等。西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不一,远期效果差,且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认为,偏头痛病位在头,多为内伤头痛,与肝火、痰浊、血瘀、气血亏虚有密切的关系,本病虚实夹杂[4]。研究表明,针灸可激发经气,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血管弹性,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脑的血氧供应,同时还能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百会为督脉腧穴,脑为“元神之府”,而督脉具有醒脑开窍、调节身阴阳经脉气血的作用。太冲为肝经原穴,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疏肝解郁的要穴。合谷具有清热祛风等作用。头维具有活血化瘀、止痛解痉等作用。太阳穴具有清热祛风、镇静止眩等作用。研究表明,经颅多普勒检查偏头痛患者的脑血流呈增快、减慢、双侧流速不对称的特点[5]。偏头痛发作间期,脑血流速度增快,脉动指数降低,对各种刺激呈高敏状态。而动物实验表明,针灸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促使异常扩张的微动脉收缩,改善微循环血流;同时还能抑制脑内一氧化氮释放及5-羟色胺 的降解。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针刺组脑血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证明,单纯西药治疗偏头疼的效果有限,联合针刺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偏头痛的脑血流情况。

猜你喜欢

偏头痛头痛疗程
头痛应该灸哪里?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治子宫脱垂
传染性软疣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会变身的烦恼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