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
2019-01-07付丽双
付丽双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抑郁症为一种精神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生活乐趣和愉快感减少、劳累感增加以及焦虑、躯体不适感、睡眠和食欲障碍等,严重者会产生自杀观念及行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当前临床关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其中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多适用于症状严重患者,而心理治疗虽然得到临床认可,但治疗需较长时间,见效慢,因此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因药物治疗起效需较长时间、且存在有些患者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故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影响药物治疗效果[1]。重复经颅磁刺激为一种无创电生理治疗技术,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神经疾病中。本次研究中,评价分析经颅磁刺激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为20~58岁,平均年龄为(38.0±12.7)岁;观察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为22~56岁,平均年龄为(36.7±12.0)岁。研究对象上述资料组间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的分类标准,意识清晰,能积极配合治疗以及疗效评估,排除合并其他精神疾病、器质性疾病、依赖性物质或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精神疾病。
1.2 方法:对照组单用抗抑郁药物(舍曲林药物)治疗,初始用药剂量为每次50 mg,1天1次,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最高用药剂量为100~200 mg/d,合并明显焦虑症状,1个月内给予其劳拉西泮治疗,患者入组开始,结合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高频rTMS治疗,应用磁场刺激仪、标准蝶型线圈,治疗时,线圈放于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头皮与相圈保持相切位。设置参数:频率为10 Hz,运动阈值为90%,每次刺激时间5 s,每天脉冲总数为1500个,1周5次,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根据HAMD-24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2]:<8分为正常,8-20分可能抑郁,21-35分轻或中度抑郁,>35分为重度抑郁。根据HAMD减分率评价临床疗效:治愈:减分率≥75%;显著改善:减分率为50%~74%;改善:减分率为25%~50%;无效:减分率<25%。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著改善率与改善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20.0软件工具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均数方差表示,以t检验,定性资料数据用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24评分对比: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53.25±5.70)分、(52.70±5.05)分、(16.65±3.70)分,观察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的HAMD评分分别为(55.12±6.70)分、(41.52±7.42)分、(15.00±2.52)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70例,治愈15例,显著改善25例,改善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80例,治愈35例,显著改善20例,改善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反应:入组时,对照组14例(20.0%)不良发应,观察组17例(21.3%)不良反应,主要为出汗、恶心、便秘、头痛以及失眠等,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不良反应13例,对照组不良反应9例,仍为头痛、失眠、出汗、恶心、便秘等,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不良反应均比较轻微,给予其对症处理后改善,不影响后期治疗。
3 讨论
抑郁症为精神科常见难题,尤其是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难度更大,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躯体器官功能衰退,因此药物吸收以及代谢会比成年人慢,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控制用药剂量,防止不良反应发生[3]。舍曲林药物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用药方便、安全且效果显著,而且具有良好的药代学与药效学,是临床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一线药物[4]。但因药物见效时间需2-4周,不能在短期快速控制患者症状,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临床认为,应积极研究一种短期内见效、安全方便的方法治疗。
经颅磁刺激(TMS)为一种在人头颅特定处进行磁刺激的治疗方法,被用于干预、调节大脑功能。rTMS为一种重复性在特定皮质部位刺激的过程,具有增强大脑皮质兴奋性作用,用于治疗抑郁症,通过调节皮质兴奋性,增强神经突触可塑性,刺激激素释放、分泌,改善神经递质[5]。研究表明,rTMS通过刺激背外侧前额叶,改善抑郁症状效果显著。随着rTMS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越来越多将其用于抑郁症治疗[6]。而且研究认为,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rTMS治疗,可显著提高抗抑郁效果,见效快,疗效优于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后的HAMD评分少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抗抑郁药物结合rTMS抗抑郁治疗效果显著,见效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联合治疗后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表明rTMS治疗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见效快,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