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开展的血液学检验异常情况分析
2019-01-07姚岚
姚 岚
(朝阳市卫生健康事业服务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极为致命的传染病,主要是由于HIV病毒感染导致,一旦发病,没有机会治愈,只能通过药物干预控制病情,病死率极高,而患者的生存质量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病程进展的后期,患者极易发生各类感染性疾病,罹患各种恶性肿瘤,即使是普通感冒也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结局[1-2]。在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后,世界各国的医学专家已经对其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研究,但至今仍未研究出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这也是艾滋病使人谈之色变的原因[3]。对于艾滋病,除了预防外,还要争取做到早确诊早治疗,通过科学的干预,患者的生存期是可以得到有效延长的。本文就艾滋病患者开展的血液学检验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整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市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血液学检查的63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汉族5972例,其他民族328例,年龄分布在18~65岁,平均年龄为(32.78±5.89)岁。受检人员均为有过高危性行为的人员以及男男性行为人员,所有受检者均是第1次进行血液检测,初筛中发现47例阳性受检者,其中汉族35例,其他民族12例。
1.2 方法:所有受检者均在晨起空腹采集静脉血3 mL,制备后进行血常规检验,主要的检验指标为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淋巴白细胞等。初筛使用AIDS试纸,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得到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初筛阳性受检者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第2次检查,根据两次检查的结果可以确诊。注意:在高危行为后,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在2周内就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1.3 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系统对受检者的血液学检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初筛中发现47例HIV阳性受检者,经过艾滋病确证实验检测,最终全部确诊为HIV阳性,就血液检验的结果来看,所有HIV阳性受检者的血常规检查指标均有所下降,部分患者呈现持续性发热、胸痛及身体功能异常等症状。具体的血液学检验指标表现为:常见有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呈现出轻度的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降至4×109/L,而淋巴细胞则会降至1×109/L以下,血小板计数一般没有变化,一旦发生变化即出现明显下降,另外CD4细胞数值严重下降,CD4/CD8的比值<1。
3 讨论
艾滋病作为一种极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自从被发现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重大疾病之一,但就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得出结论,目前仅仅知道还咋会是由于HIV病毒感染致病,而对于HIV病毒的起源也一直扑朔迷离[4-5]。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较多,但主要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等,其中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性传播,尤其是高危性行为,高危性行为是指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包括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性交及拥有多个性伴侣等,值得一提的是,首例艾滋病就是在男同性恋者中发现的。另外还有血液传播也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健康人如果输入了含有HIV病毒的血液,或是与艾滋病患者共用针头、注射器等,也有很大的感染可能,临床上也可见由于输血导致感染的病例[6-7]。第三种主要传播方式就是母婴传播,即患有艾滋病或是HIV病毒携带者在妊娠过程中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胎儿出生后即被确诊为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染性高,且一旦发病则病情发展迅猛,对于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极大的影响,最终使患者成为各类疾病的易感人群,更为严峻的是,目前,临床上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愈艾滋病,也没有研制出任何疫苗可以提前进行免疫,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能感染艾滋病[8]。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的艾滋病发病率仍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对于存在高危性行为的人群,及时接受血液常规检验,并且接受艾滋病抗体实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如果确诊为艾滋病,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干预,延长自身的生存期[9]。那么,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学检验指标到底有什么特点,从研究结果来看,初筛中发现47例HIV阳性受检者,经过艾滋病确证实验检测,最终全部确诊为HIV阳性,就血液检验的结果来看,所有HIV阳性受检者的血常规检查指标均有所下降,部分患者呈现持续性发热、胸痛及身体功能异常等症状。具体的血液学检验指标表现为:常见有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呈现出轻度的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降至4×109/L,而淋巴细胞则会降至1×109/L以下,血小板计数一般没有变化,一旦发生变化即出现明显下降,另外CD4细胞数值严重下降,CD4/CD8的比值<1。以往的研究也显示,在艾滋病患者中,有8%-15%出现了贫血,而在病情进展的后期,这个比例会高达75%-85%,因此,贫血程度也是诊断艾滋病病情的主要指标之一[10]。而艾滋病检测中还有一项决定性的指标,那就是CD4细胞,由于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受到巨噬细胞的吞噬,但很快HIV病毒就会改变巨噬细胞内的酸性环境,创造了适合其生存的环境,大量进入T-CD4淋巴细胞中,最终破坏细胞,这也就造成了CD4细胞的大量下降。艾滋病血液检查异常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临床引起足够的重视。若患者存在持续高热、腹泻、胸痛等症状,且发生过高危性行为或是近期有输血经历,则应在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最终确诊,及早进行干预[11]。综上所述,临床血液学检验能够有效反映出人的机体免疫情况,为艾滋病的防控与治疗提供依据,在初筛中呈现HIV阳性的患者确诊为艾滋病的可能性极高,通过其他临床检测能够进一步确诊,尽早确诊并且给予患者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