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荒漠化治理的实践及启示
2019-01-07任亚萍
任亚萍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甘肃 武威 733000
武威市地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位于全国生态格局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干旱缺水、沙多林少,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武威市沙漠和荒漠化面积3 262.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6.5%。风沙线长达654km,危害严重的风沙口286个。特别是武威市民勤县,各类沙漠及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94%。荒漠化已成为严重威胁到了武威人民的生存发展空间,制约着武威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荒漠往事:历史地看待武威的荒漠化问题
(一)河水之殇
石羊河,是武威人民的母亲河,历经几千年的嬗变,已由昔日水草丰美的膏腴之地变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
首先,上游地区“天然水库”的功能曰渐消退。石羊河流域内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上游地区的祁连山冰川成为石羊河流域的唯一水源。然而,多年的监测表明,祁连山冰川正在以每年超过2m的速度退缩,而且退缩速度在加快。专家估算祁连山的雪线已经上升了200m到800m,由此导致石羊河流域年径流量逐步减少,流域内的片片绿洲无法正常存续。
其次,中游地区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最突出的表现是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由于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和严重超采,武威盆地溢出带的泉水资源不断衰减。另外,由于历史上多次对这一地区的大面积开荒,使土地沙化现象日趋严重。同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中游地区的城市废污水排放量明显增加,污染严重。
再次,下游地区生态严重恶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入民勤的泉水量开始骤降,90年代彻底干涸。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和人们的盲目开荒,下游地区的很多天然植被大面积衰退死亡。另外,由于荒漠化的加剧,50多年间选择离家出走的民勤人至少有60万人,他们被迫成为生态难民。
(二)草原挽歌
如果说石羊河是武威的母亲河,那么祁连山便是武威的母亲山。没有祁连山水源的涵养,武威绿洲将不复存在。然而,长期的“轻保护、重开发”,使这座防风蓄水的“母亲山”伤痕累累,不堪重负。20世纪60年代以来,祁连山区先后经历了森林采伐、矿山探采、小水电开发、旅游设施建设四轮大规模开发。这些开发给祁连山造成了难以抚平的生态创伤。祁连山上广袤的森林在人们过度樵采和过度开发下、逐渐变成了小草原,而草原在气候、人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成了沙地。
(三)沙尘怒吼
有科学推断,一次特强沙尘暴造成的灾害不亚于中等强度的地震。说沙尘暴是一个自然的恶魔,显然毫不为过。民勤地处河西地区东北部,除了西南与金昌、凉州区相接之外,其他区域全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所包围,丰富的沙尘源使它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生态恶化一度让民勤绿洲面临着被腾两大沙漠合围吞噬的危机。
研究表明,1952-1998年,民勤的沙尘暴出现日数在35d左右,居全国之冠。民勤当地人流传着一句话: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沙尘暴不仅给武威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人们内心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
二、荒漠治理:现实地面对武威的荒漠化问题
近几年来,武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确保民勤不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指示和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在荒漠化的治理中大胆地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任务全面完成
1.水权制度改革:牵住流域治理的“牛鼻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实施前,当地老百姓没有节水意识,有水就用,水多就多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以来,我们认识到流域治理的根本出路是节水,节水的关键是实施水权、水价改革,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近年来,石羊河流域全面深化了水权制度改革,将流域内水资源量按农业、工业、生态和城乡居民用水,全部定额逐级分配给各灌区、乡镇、村组和用水户。目前,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的所有农户都有水权证,每个农民对自己有多少水了如指掌。
2.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水增权和农民增收共赢的“新路子”。为解决结构性缺水的问题,武威市探索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通过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强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总体上,实现了节水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3.工程措施:实现流域生态治理目标的“助推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实施以来武威市开展了西营河专用输水渠工程、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渠延伸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等。这些工程措施有力地助推了石羊河流域的重点治理。2015年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任务全面完成,干涸了51年之久的青土湖连续7年形成水面。《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规定的蔡旗断面过水量和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两大约束性指标和生态治理目标提前8年、6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1.夯实基础:顺利实施各项生态项目。首先,2010-2016年,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山水林田湖等生态项目。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在祁连山区完成人工造林3.3万hm2,退耕还林0.9万hm2。
2.加快修复:逐步推进生态移民工作。对生活在祁连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农牧民应搬尽搬。并且对已迁出区通过植树、种草、自然恢复等方式加快生态修复。
3.整治问题:加大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项目清理力度。坚决关停关死违法违规企业,不让一户“漏网”;全面拆除旅游设施,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向一切影响生态环境的行为说“不”。
(三)防沙治沙用沙工作成效显著
1.制度创新:武威防沙治沙用沙的根本保障。先后出台了《武威市关于防沙治沙用沙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坚持干部义务造林。配套制定了沙区生态补偿、防沙治沙用沙用水、重大沙尘暴应急处置机制,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2.产业创新:武威防沙治沙用沙的内生动力。把防沙治沙和产业培育、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协同推进。大力发展沙漠特色林果及药材种植产业。在沙漠沿线新建特色林果基地和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酿造葡萄、红枣、枸杞、梭梭接种肉苁蓉、甘草、板蓝根、麻黄、枸杞、锁阳等沙生植物;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规模化沙漠生态治理。激励荣华、鑫淼、亿利资源集团等大型企业治理沙漠、发展沙产业、带动扶贫开发;同时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区。如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沙漠公园、三大葡萄庄园等发展旅游产业,年旅游接待能力达到20万人次。
3.科技创新:武威防沙治沙用沙的外生动力。在防沙治沙的实践中,武威人还摸索出了“麦草沙障+沙生苗木”的生物治沙技术:引进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研制的机械固沙技术、引进无人机进行高空数据分析,为科学治沙积累了经验。探索出黏土沙障、草方格沙障、农作物秸秆沙障、尼龙网沙障等治沙新技术、新材料。
4.典型示范:武威防沙治沙的榜样带动。武威在荒漠化治理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防沙治沙的英雄人物。如民勤就涌现出了像全国治沙标兵石述柱等老一辈治沙英雄,古浪县涌现出了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凉州区涌现出了王天昌、王银吉父子俩等。
三、荒漠披绿:科学地反思武威的荒漠化治理
不可否认,武威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荒漠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治理的长期性。荒漠化治理任重而道远。2016年11月,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省环境保护展开督察,一份沉甸甸的“负面清单”也由此摆在了武威市委、市政府的面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武威段,共存在环境问题145个。因此,我们要在已有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对荒漠化治理进行科学的反思。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武威荒漠化治理的前提和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总书记在2013年初视察甘肃时讲了“八个着力”,其中讲到第五个“着力”时特别强调,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强调“特别是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基于此,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提出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武威市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柳鹏同志也提出了要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战略构想。这些理念为今后的荒漠化治理之路提供了引领和指导。
(二)发展生态经济是武威荒漠化治理的根本之策
武威在石羊河流域治理中、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中、在防沙治沙用沙中因地制宜探索出了“设施农牧业+特色农果业”的生态经济建设之路,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做好生态经济文章,对于拥有生态优势的武威来说意义重大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要积极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同时要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绿色有机农业。
(三)公众共同参与是武威荒漠化治理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武威荒漠化治理的梳理,不难看出,武威的荒漠化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自然事实,因此,在今后的荒漠化治理中,我们要合理界定各个行为主体的社会角色,大力推动公众参与。比如政府要在治理中发挥主力和导航仪的作用,专家学者则发挥智库作用,社会团体和企业则发挥助推器的作用,大众传媒则是荒漠化治理的代言人,而人民群众则是治理的自觉能动者和实践者。要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用,这样才能为荒漠化治理营造一个合作共赢的社会环境。
(四)依法治理是武威荒漠化治理的重要保障
一要强调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宣传。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法规制度的制定上,下位法必须要服从上位法,防止造成法律漏洞。同时要加强《新环保法》《自然保护区条例》《草地法》《森林法》等法规的学习宣传,大力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要保证法规制度的执行力。执行力是法规制度的生命力。从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的前车之鉴中我们不仅应该看到其危害性,更应该反省我们法规制度执行力的缺位。今后在荒漠化治理中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