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人依恋视角下的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系统回顾
2019-01-07李真黄紫薇杨凤池张辉
李真 黄紫薇 杨凤池 张辉
依恋最初是发展心理学中的概念,指婴儿和其主要抚养者之间形成的牢固而强烈的情感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应对资源,婴儿常将依恋对象作为探索陌生环境和面对危险情境时的“安全基地”。可见依恋关系对于人类最初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深入研究,研究对象从婴儿扩展到了成人,依恋理论也扩展到了成人领域。依恋之父Bowlby[1]认为,人类在威胁情境中都会激活依恋系统,但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却会产生不良的激活功能,因而更容易遭受到长久的压力、负性情绪和心身问题的影响,从而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而安全型依恋不仅可以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还会促进其对外部环境的探索与适应,减少个体心理、精神症状和消极情绪体验。以往的研究中更侧重于成人依恋与某一心理病理间的关系实证探索,而有关成人依恋对总体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不多,且对成人依恋的维度分类尚未统一。因此,本文回顾梳理以往相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成人依恋形成机制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1 依恋理论
最早提出依恋这一概念的是Bowlby,他认为幼儿对养育者的依恋具有基于生物学进化的必然性。Bowlby[1]特别强调照看者的可获得性,不仅是身体上的可接触性,也是情绪上的反应性。而儿童主要是根据过去与照料者的亲密体验对当下被依恋对象是否具有可获得性进行评估。依恋的可获得性评估不以物理空间距离的远近为主,而是以是否使个体“感到安全感”这样一种主体感受为标准。之后Ainsworth以实证研究验证了Bowlby理论假设的基本正确性,并作出了独立的研究贡献,最为重要的是她发现先天的、生物驱动的依恋系统实际上是可塑的,个体依恋行为在品质上的差异与照看者的行为差异有关[2]。Ainsworth通过陌生情景实验,探究婴儿启动依恋系统和探索依恋系统的差异,发现了三种不同的依恋模式,即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2 成人依恋
2.1 成人依恋的提出与发展
依恋作为一种内在机制,不仅在婴儿时期产生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关于成人依恋目前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但成人依恋与早期的母婴依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成人依恋的对象范围扩大,可以是父母、朋友、恋人、团队、治疗师或者抽象的形象(如上帝、神)等[3]。其次,成人依恋行为系统中依恋双方存在交互作用,可以互换角色。最后,成人间的依恋关系具有多种功能,如朋友联结、获得能力感及共享经历等。从关系来看主要分三类: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婚恋依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成人有不同依恋形式,其中婚恋依恋是最主要的形式[4]。由此可见,成人依恋比母婴依恋更复杂。
当前有关成人依恋的研究主要分两个不同的方向。从事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者侧重于研究个体对于童年期父母关系的回忆与心理表征,即注重一般依恋表征的研究,又称为核心家庭取向。而从事人格与社会方向的研究者,则侧重于研究个体与当前伙伴的亲密关系的互动模式,即注重婚恋依恋表征的研究,又称为同伴-恋人取向。发展派主要使用基于详细编码的访谈描述,而人格派更广泛地采用自陈式报告与问卷[5]。
2.2 成人依恋的作用机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成人依恋,可以用内部工作模型来解释。内部工作模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关于依恋对象,即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接近的、敏感的并且有反应的;另一部分关于自己,即自我是否有价值或值得被爱[6]。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的内部工作模式会转变为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方式,成为个体在人际关系互动中稳定的认知模式,所以,内部工作模型是依恋的实质。
有学者提出内部工作模型在婴儿期就已经神经环路化,因而在一生中难以改变。而内部工作模型的稳定性主要归因于这些模型最早出现在具有生存决定性的情境中,使一个人能够存活下来的规则是不容易被抛弃的。内部工作模型实际上以相应的觉知、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为操控的规则持续地运作着。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内部工作模型的内容将会变得越来越复杂[7]。
2.3 成人依恋的维度与分类
多位学者对成人依恋进行过不同类型的划分。Bowlby[6]认为,早期的依恋会通过内部工作模型影响到之后的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他把成人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其中不安全依恋包括:强迫给予照顾型、强迫寻求照顾型、强迫自我依赖型。Hazan和Shaver推测成人依恋风格和婴儿类似,也分为三种: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Main等[8]使用成人依恋访谈(简称AAI),在个体对童年经历的回忆与描述的过程中评估早期经验对其当前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由此把成人依恋分为:安全型或自主型、冷漠型或忽视型、先占型或迷恋型及未解决型或混乱型。
而随着理论的发展,现代的依恋理论倾向于先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划分为不同维度,然后根据维度的组合转换成类型。Brennan等编制的自陈依恋量表ECR-R中,将成人依恋分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依恋焦虑是指个体担心与依恋对象分离或遭受依恋对象遗弃的恐惧程度;依恋回避是指个体不喜欢依赖和亲近他人的程度,如感到不适、恐惧和过度的自我依赖[9]。Bartholomew命名了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并将两个模型分别区分为消极与积极,在两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的四个类型。根据Bartholomew的理论,依恋回避产生于他人是不可靠的消极工作模型,依恋焦虑则是指向自己的一种消极工作模型。相比原有的类别划分,现有的二维模型不仅与现实更为符合,也在测量上允许人们更准确地探测到依恋的个体差异[10]。
因此,依恋的不同维度和模型可以组合起来,构成了四类成人依恋的类型:安全型、迷恋型、冷漠型、恐惧型。安全型依恋即低焦虑和低回避,拥有积极的自我模型和积极的他人模型,他们能够接纳自己,同时认为他人是有情感效用性与反应性的。迷恋型依恋即高焦虑和低回避,拥有消极的自我模型和积极的他人模型,他们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而他人是强而有力的,对亲近依靠有过度的要求。冷漠型依恋即低焦虑和高回避,拥有积极的自我模型和消极的他人模型,认为他人是不可信的,因而重视独立。恐惧型依恋即高焦虑和高回避,拥有消极的自我模型和消极的他人模型,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和能力,并且他人也不值得信赖。此种分类方法在成人依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3.1 成人依恋与抑郁
Bowlby提出,在童年时期有丧失重要亲人的经历、与母亲分离或亲子关系质量差的个体,有很大可能性会发展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他们在最初探索世界的时候没有建立起安全的经验,因此使得个体成年后更容易产生抑郁。实证研究表明[11],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与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异常密切相关,如重度抑郁、双相情感障碍、围生期情绪障碍、长期性抑郁、复发性抑郁症和非典型抑郁障碍。相比与原初照顾者间处于安全依恋模式的个体,不安全依恋模式的个体心理韧性更差,因此成年后患抑郁的风险更大。但有研究表明,若成年期的同伴或是恋爱关系质量高,将会重新修复早年亲子关系对于抑郁情绪的影响,由此可见,当前的亲密关系和早年亲子关系同样重要[12]。
在使用AAI研究时发现,物质滥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个体大多是紊乱型依恋,但抑郁患者却不相同[13]。抑郁患者大多拥有不安全依恋这种非结构系统化的依恋类型,且与较弱的心智化能力有关。另外,不同的依恋类型在抑郁症状的康复方面也有区别,相比于其他类型而言,安全型依恋的患者在治疗后,抑郁症状会有明显的减轻[14]。尽管不安全依恋与抑郁的关系得到大量的证实,但具体哪种不安全依恋类型与抑郁有关却仍在争论之中。总结后发现,抑郁患者大多存在于不安全依恋中迷恋型和恐惧型这两者中[15-16],这两种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更容易发展成为长期严重的抑郁高风险患者,其中大部分人在早年时期经历过严重的依恋创伤,如丧失、虐待和过早与父母分离。由此可以说明,抑郁症患者中不安全依恋类型占多数,不安全依恋类型是罹患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可能是由于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拥有消极的自我或他人模型,因而大多表现出负性认知和低自尊水平,也与抑郁症状的出现有关。
3.2 成人依恋与焦虑
焦虑可能是导致心理组织混乱的潜在心理状态,并且保护个体免受失落和虐待。同样,过去的痛苦经历又会增加当前的焦虑。薛莹等[17]使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R)于2012年对123例成年焦虑障碍患者的研究中发现,焦虑障碍组的安全型依恋个体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不安全依恋类型罹患焦虑障碍的风险是安全型的4.88倍,其中恐惧型的风险最大。吴薇莉等[18]用成人依恋量表(AAS)对82名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研究显示,其成人依恋类型以不安全型(恐惧型30.5%与迷恋型34.1%)为主。由此可见,不安全依恋类型是患有焦虑障碍的危险因子,而恐惧型和迷恋型的个体在成人依恋的维度分类中都是高焦虑。依恋焦虑维度高的个体,对于情绪的调节过度活跃,他们倾向于使用威胁性的词汇评价正常的情境;个体容易产生负性的自我评价和情绪,也倾向于认为他人不可靠,从而产生戒备心理,担心被他人否定和拒绝等,因此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3.3 成人依恋与强迫
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与不安全依恋(尤其是冷漠型)紧密相关,两者可能是相互作用的。王雪梅等[19]使用关系测量问卷(RSQ)研究75例强迫障碍患者发现,强迫障碍组的不安全依恋类型比例为84%,高于健康对照组(45.3%),其中不安全依恋类型主要以迷恋型和冷漠型为主。Doron和Kyrios认为[20],不安全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将会导致个体产生消极的自我认识和消极的世界观,从而构成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弱点。强烈的自责和羞耻产生于具有侵略性的强迫观念、冲动和强迫行为。早年时期过度关注养育者的迷恋型依恋个体,可能很难将以后的经验同化融入到自我图式中,因此强迫症患者很难从经验中学习。从小学会了依靠自己的行为来应对事情,而不去寻求他人依恋关系的支持也可能导致强迫行为,而这个特点正与冷漠型依恋相对应。这表明不安全依恋关系在强迫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3.4 成人依恋与人格障碍、精神障碍
Patrick等[21]采用AAI,在控制了人口学因素的前提下,分别对12名心境恶劣患者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边缘组的患者在依恋访谈中,他们更多地被描述为困惑的、害怕的和对过去依恋经历的不知所措,高达80%的患者是迷恋型依恋。也有文献表明,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童年经常受到情感上的忽视和创伤,从而导致脆弱不稳定的人格特点及不安全依恋风格,更确切地说是混乱型依恋的居多。而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会发现他们经常徘徊于被抛弃和被控制的担心害怕之中[22]。在Fonagy等[23]的研究发现,86%妄想-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是不安全依恋类型,在讨论丧失或虐待时,这些患者常表现的很被动且存在语句不一致性。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精神疾病的样本实证研究中,安全型依恋所占比例很低,而且依恋的具体类型和精神症状之间存在着特异性联系。例如在AAI中,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患者仅有16%是安全型依恋,而在正常样本中,50%为安全型依恋[15]。Adam等对一组轻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研究发现,有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者更多的表现为迷恋型依恋[24]。另研究发现,个体对于父母的理想化与摄食障碍有关,那些摄食障碍患者大多是完美主义者,他们的饮食障碍源自于被夸大了的标准,这点同样适用于对父母。混乱型或未解决型的依恋类型被发现构成了许多严重的精神病理学的一般风险因素。由此,可以推断早年的创伤经历与父母的不良互动模式内化成为不安全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并在成年后的依恋关系中进一步深化,最终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这些结果都表明,精神障碍与人格障碍和不安全依恋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此部分研究中大多使用AAI,主要手段是让被试回想与反思自己早年与父母的关系,AAI作为半临床的访谈,已经被证明是评价成人依恋的有效工具。
3.5 成人依恋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
有研究表明,成人依恋可能通过一些中介变量来影响到心理健康,如社会支持、自尊、情绪调节和安全感等。在成人依恋对特质焦虑的影响研究中,发现高依恋焦虑和高依恋回避的个体缺少自尊和安全感,从而影响其焦虑水平[25]。另外,成人依恋通过影响情绪调节进而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依恋焦虑者面对现实情境倾向于过分敏感,而依恋回避者更善于抑制自己的情感,从而与他人疏远。高依恋焦虑与高依恋回避与孤独感这一消极情绪显著相关[26]。提示在研究成人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应考虑其他变量的存在。
综上可知,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安全依恋类型是严重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也是个体遭受应激或压力时的易感因素。依恋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持续发展的内部关系模型起作用,会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认知能力、探索风格、情绪情感调节与个性特征等方面产生持久而长远的影响。不良的成人依恋类型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表现为对环境的适应不良,也可能表现为使个体产生不同功能上的病理变化。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个体为了维持关系,逐渐代偿性地发展形成了二级行为依恋策略,以及防御性排除模式来战胜个人焦虑和恐惧,但因此对于心理健康的短期获益远不及长远的危害。由于成人生活经历与环境的复杂性,该领域还存在许多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深和整合研究方法,开展对依恋的临床应用研究;还可以结合脑科学、生物反馈等技术,从更多视角来探讨个体的依恋模式及其变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