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验方治疗牛眼虫病
2019-01-07线小东
线小东
(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畜牧兽医站,748200)
牛眼虫病是牛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因吸吮线虫寄生于牛结膜囊、第三眼睑和泪管引起的。此病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牛的危害很大,可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甚至角膜糜烂和溃疡,病重者可引起失明。对该病的防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就中医治疗牛眼虫病做一论述,供大家参考。
1 病原
我国常见的牛眼虫是罗氏吸吮线虫。虫体呈乳白色,表面有明显的模纹,呈线状,长约10~20毫米。其中间宿主是家蝇属的蝇类。成熟雌虫在牛眼分泌物中产出能活动的幼虫(胎生),被家蝇在舔食眼分泌时咽下,在蝇体内发育成侵袭性幼虫,移行到蝇吻突中,当蝇再次吸吮牛眼分泌物时,侵袭性幼虫进入牛眼内,经20 天发育为成虫寄生在牛眼内,可存活1年以上。
2 症状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6月份开始发病,8~9月份最多。由于眼虫在眼内活动,刺激眼膜,引起眼睑肿胀,结膜潮红,怕光羞明,眵盛难睁,时久角膜混浊等症状。当结膜有炎症时,眼内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常将上下眼睑黏合。角膜炎继续发展,可引起糜烂和溃疡,严重时可出现角膜穿孔,最后导致失明。病牛表现极度不安,常摇头擦眼,食欲不振,奶牛产奶量下降。
3 诊断
在牛眼内发现吸吮线虫时则可确诊。虫体爬至眼球表面时,很容易被发现。或用手指轻压眼背部,然后用镊子把第三眼睑提起,查看有无活动的虫体。或用2%的奴佛卡因滴入第三眼睑内,数分钟后虫体即可随眼泪排出。
4 预防
4.1 定期驱虫,在每年冬、春两季应进行2~3 次驱虫,每次间隔1 个月,重点放在春季防治上。
4.2 驱蝇,在本病流行的地区,每年5~7月间,即蝇类活动季节,用2%~3%硼酸水冲洗牛眼,每天3 次,每次50~75 毫升,4~5 天重复一次。冬季舍饲期间,应治疗带虫病牛,同时一旦发现个例要实施全群治疗。
4.3 平时要搞好圈舍的环境卫生,经常清除粪便和垃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蝇类滋生的可能性;也可在牛舍内安装捕蝇设备,减少该病发生几率。
5 治疗
5.1 外用验方
5.1.1 用手指压迫牛眼内角,虫体可随眼泪流出。可试用淡盐水冲洗数次。或者用2%~3%硼酸、3%盐水、1%敌百虫溶液,喷入牛眼内,每天2 次,连喷3 天,将虫杀死。
5.1.2 先用冷水洗眼,等虫活动减弱时,用三棱针在眼球下方刺破眼膜,使虫体随眼泪流出。
5.1.3 烟油(烟管内的烟油)0.2g,用凉开水5ml 稀释,点入牛患眼,只能用1 次,即可杀死虫体。
5.1.4 汽油或煤油3ml,滴入牛患眼。
5.1.5 雄黄10g,冰片1g,共研细末,用光滑火柴杆蘸湿后沾药点人患眼角,每天2 次,用1~2 天即愈。
5.1.6 苦楝树皮、鲜百部各50g,加水煎浓汁,过滤取清药液滴牛患眼。
5.1.7 也可用镊子直接抓捕牛眼虫。方法是用手指轻压患牛内眼角区,再用煮沸消过毒的镊子,把牛眼瞬膜提起来,如发现牛眼内有乳白色线虫活动的虫体,即可迅速抓捕致死。
5.2 内服验方
5.2.1 菊花、草决明、龙胆草、青葙子、煅石决明、密蒙花、木贼各30g,黄连15g,水煎内服。
5.2.2 酒龙胆、谷精草、草决明、青葙子、密蒙花各30g,酒黄连、郁金、酒黄柏、石决明、桔梗、酒栀子、粉甘草各24g,广木香15g,水煎内服。
5.2.3 龙胆草50g,石决明30g,石榴皮54g,菊花40g,黄连70g,青葙子30g,贯众40g。共为细末,开水冲服,连服3 剂即可治愈。
5.2.4 烟叶100g,以60℃常水500ml,浸泡12 小时,四层纱布过滤,橡皮球吸取药液,每日1 次洗双眼,最多4 次即愈。先后用本方治疗牛、马眼虫病多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6 小结
该病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牛都可感染发病,幼龄犊牛最为常见,一般放牧的牛群比舍饲牛感染率高。这是因为牛眼虫病的流行和牛活动季节性有密切关系,所以,春季是牛眼虫病春防春治的大好时机,因此养殖户要把握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此外,一些西医治疗法也经常被使用,稀释后的碘溶液、1%敌百虫水、2%~3%硼酸水常被用来做清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