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2019-01-07刘力夫
刘力夫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高平工作站,744300)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由附红细胞体在动物血液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或黄疸为主要特征。2001年在我国大流行,继江苏省首先发现本病后,浙江、上海、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江苏等20 多个省市相继发生了本病,有的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已经成为养猪业的热点疾病,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 病例
2018年6月19日,泾川县某猪场从某县某猪场购进三元杂交肉猪89 头,平均每头体重约20kg,进行过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链球菌免疫。发病开始24 头猪精神变差、不吃饲料、伴有咳嗽、流鼻涕。发病后按一般感冒处理,使用过柴胡注射液、青霉素、氟苯尼考等多种药物进行治疗,用药2 天后病猪不见好转,8 天内使发病头数增加到44 头,还不断发病,此时病猪发病率高达36.7%,死亡4 头,病死率达9%。
2 临床症状
病初,病猪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体温升高达40.0~41.5℃呈稽留热、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全身皮肤发红,指压腿色,有“红皮病”之称,中后期病猪表现消瘦、精神沉郁、喜卧地、爱喝冷水,行走时后躯摇晃,腹部皮下特别是后肢内侧有芝麻样出血点,可视黏膜苍白、黄染,最终卧地不起,四肢乱划,衰竭而死。尸体皮肤多处发紫,尤以耳尖、尾根、四肢和腹下皮肤可见。
3 剖检变化
病死猪外观:四肢末端、耳尖、鼻盘及腹下皮肤出现较大面积的紫红色斑块。死后剖检可见:血液稀薄,呈淡红色,不易凝固;皮下大面积淤血、出血或皮下水肿呈胶冻样,脂肪黄染,肌肉苍白,肌间水肿;多有胸水和腹水;胸、腹、心冠沟脂肪轻度黄染;心包积水,心外膜和心管脂肪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色熟肉样,质地脆弱;肺脏肿胀,有出血斑或小叶性肺炎;肝脏不同程度肿大,出血黄染,呈土黄色或棕黄色,质地变脆,表面有黄色条纹或灰白色坏死灶或有出血点,胆囊膨胀,充满粘稠胆汁;脾脏肿大,呈暗黑色,有散在出血点,质地柔软,切面结构模糊,边缘不整齐,有的脾脏有针头大至米粒大灰白色结节;肾脏肿大,有微细出血点或黄色斑点,肾盂水肿;膀胱充盈,黏膜黄染并有少量出血点;胃肠道及肠系膜可见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切面外翻,有液体流出。
4 鉴别诊断
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初食欲减退、咳嗽、流鼻涕,临床症状与感冒相似;死后剖检肌肉苍白、肌间水肿,与猪应激综合症相似。由于上述病理发生在 天气暖和,日间或昼夜气温相差不大,故排除感冒的可能性;运输过程中无常时间被动性运动之嫌,该场远离居民区,环境幽静,也无其他强烈的应激源,故而排除应激综合症的可能。所以初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5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
5.1 西药治疗
对发病猪肌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5%的贝尼尔(3.5mg/kg 体重)每天一次,交替进行;对于食欲废绝、病情严重的病猪,交替肌注长效土霉素、5%的贝尼尔溶液(6mg/kg 体重)同时静滴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生素C 等药物;在应用以上方法的同时,大群饲料中添加阿散酸,每100kg 饲料添加18g,连用5-7 天。
5.2 中药治疗
处方:水牛角(切碎)120g,黑栀子90g,桔梗30g,黄芩30g,赤芍30g,生地30g,玄参90g,连翘壳60g,鲜竹叶30g,丹皮30g,紫草30g,生石膏240g。用法:上药加水5000ml,煎开20min 取汁,按10-20ml 体重计算,分早、晚饮用,药渣加入饲料中饲喂。
方解:水牛角、黄芩、玄参、连翘、生地、紫草凉血解毒透斑,桔梗、竹叶载药上行,甘草解毒和胃、调和诸药,赤芍、丹皮、黑栀子合用,泄心肝之火,重用生石膏清解肺、胃实火。
经过7 天对病例的综合治疗,除病情较重的2 头病猪死亡外,其余的38 头病猪全部痊愈,治愈率达95%;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搞好猪场卫生,安装防蚊纱网,定期杀灭蚊蝇,未发生复发现象,生长良好。
6 小结与体会
6.1 根据本病明显的季节性和病猪皮色由红变白、变黄这种规律性变化,再结合其它症状可以初步怀疑为附红细胞体病,最后通过病理剖检,血液检查做出诊断。附红细胞体病感染后的7~8 天,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和溶血性贫血,这时血液内有大量附红细胞体。血液检查很容易查出虫体;而在疾病后期,血液内附红细胞体数量减少,血液检查很难甚至根本查不出附红细胞体。
6.2 在治疗过程中,对于体温升高,并伴有咳嗽,气喘的病猪,为了增强治疗效果,缩短疗程,配合应用安乃近、维生素C、维生素B1 等药物静脉注射,牲血素肌肉注射,进行对症辅助疗法。安乃近可有效降低病猪体温;维生素C 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缓解贫血症状;维生素B1 可维持机体正常物质和能量代谢,维持神经、心肌、和胃肠的正常功能,加快发育,提高免疫机能;牲血素则对各种贫血的治疗有特别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