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2019-01-07朱丽娟

福建茶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政

朱丽娟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奎屯 83320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向重视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技能型人才,现阶段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人难问题的突破口。高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加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他们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1 在新疆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当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孕育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德育元素,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在传统文化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铸造出一代又一代学识渊博、德行高尚的典范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学习能促进高职学生在文化素养等方面获得较大的提升,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懂礼仪、知进退,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培养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接受、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自身德行修养,学会做人,学会处世,达到知识储备和内在修养的完美提升。

现阶段,我国已步入小康阶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涯,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本质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2 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素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思想、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一代一代传承到现代社会,渗透在每位华夏儿女的血脉中,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民文化自信的源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与职业教育内在的需要一致,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所在。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精益求精的思想和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岗敬业的精神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的目标,在校园中营造学习的新高潮。使学生将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强化职业素质训练的理念,能为他们进入职场养成爱岗敬业的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长期以来人们更加注重的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往往忽视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然在现阶段,用人单位更乐意倾向于招聘有文化、有情怀、有技术的员工。在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理念和现实价值,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热爱传统,回归传统,强化他们的文化自信,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融入企业文化中,成为企业生产和文化的中坚力量,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有利于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境,属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近几年,在一带一路战略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取得较好的发展。但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新疆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是引导青年健康成长的指路灯,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在高职师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和校园文化,坚定高职学生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为追求美好梦想而努力奋斗,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激励高职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重要推动作用。

2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新疆高职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路径和策略

2.1 利用课堂主阵地

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讲台,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理想信念的舞台,是高职院校开展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现阶段,教师既要教书,同时也需要育人,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好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努力当好学生的精神导师,培养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思政课程是高职院校向学生传播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渠道。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思政课程教育力度,组织思政课程教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思政教师在课堂上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念帮助学生厘清政治认识,研究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积极创新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营造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氛围,立德树人,在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四个认同。

专业课程应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坚持全面、全方位育人,调动科任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各类课程协同育人体系,科任教师要以身作则学习、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自己所授课程的思政元素,将传统文化和思政元素凝练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中,润物细无声的开展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贯穿在自己的授课中,达到思政教育和专业学习有机对接。

2.2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文化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受东西各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地域文化具有一种集直观和接地气于一身的特点,可以使新疆高职学生有更多的亲近感和自豪感。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留给新疆大批精神财富,前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后革职流放新疆垦荒修田、关注国防、关心百姓、团结各族人民,后有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伊犁,现有兵团屯垦戍边精神和道德楷模阿里木、魏德友等人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这些都是新疆高职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例子,让学生熟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这些优秀人物和优秀事迹都可以成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或思政教师可以将这些富含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的英雄事迹、名人故事制作成图文、视频或课本剧、微电影等形式,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深刻把握领会,作品供学生阅读和观看,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反复交流加深印象,有时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研讨活动,让学生谈一谈家乡的文化和名人,通过交流的方式,在学生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爱国、爱疆、爱社会主义、爱岗敬业的文化氛围。

2.3 创设精品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抽象的,要依靠具体有型的载体才能被学生感知、了解、认同,高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弱一些,应努力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转化成为有形的、可触摸的,只有这样才容易被高职学生接受和吸收。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熏陶,通过标语、展板、校园宣传栏等形式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通过朗诵、演讲、辩论、诗词大会等活动深化认知、拓宽学生表达自身体验的情感表达之路。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德育活动和社团文化相结合,创设寓教于乐的德育教育方式。鼓励学生社团,尤其是专业社团,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让核心价值观出现在高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开眼便能看见,伸手便可触摸,可以以德育节或德育课的方式开展活动,让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邀请道德楷模入校园开展报告会等活动,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正能量距离学生更进一步,用深切的情感触动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征服学生;另一方面,新疆少数民族众多,可以让各民族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结对,互相学习语言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活动,在语言文化交融中,培养亲如一家的民族情感,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情感,并努力将此类感情转化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激情。

2.4 打造校园宣传主阵地

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没有比校园主流媒体更便捷更有效的途径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支以校园和学生为中心的队伍,为师生服务,利用两微一端推送正能量作品,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扩大学校主流媒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推送正能量作品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帮助学生厘清错误思想,我们要培养一批以教师和学生为主的网络评论员,积极为高职学生答疑解惑,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对社会热点进行解析,理越辨越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打造特色栏目,利用学生社团自编自演,宣传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迹,赢得学生的信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广大高职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主动担当,创设积极的、正向的、富有活力的校园氛围。

2.5 强化实践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知行合一,在高职学生充分掌握核心价值观精髓后,需要外化于行,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把自己对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行尝试运用,落实到实践中去。

高职院校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传统文化开展如文化下乡、支教、志愿者服务这样的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带头、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逐渐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情感认同。

总而言之,在新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件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发挥各方面的合力,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创设精品校园文化、打造校园宣传主阵地、强化实践活动等方式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价值观思政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我的价值观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