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支沟阳陵刺方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证体会
2019-01-07孙忠强
孙忠强
(山东省烟台市复健脑瘫科研所,山东 烟台265200)
柳少逸先生是胶东柳氏医派集大成者,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心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民间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烟台市名老中医。柳少逸先生倡导太极思维辨证,立“以方证立论”的临床治法,不但精于方药,尤长于使用推拿、针刺、艾灸等非药物疗法。柳少逸先生运用支沟阳陵刺方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 脑瘫概述
小儿脑瘫是婴幼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年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柳少逸先生认为脑瘫的发病是因大脑受损,导致运动、智力发育落后及行为异常、感知障碍等症状,胎禀不足、肾元亏虚、元神失养是其主要病机。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家族遗传、发育缺陷、孕母原发陈旧疾病、多孕多产、怀孕时营养状况及早产、难产等关系密切。父母精血不充,受胎之时气血浇灌不足,成胎之后难以长成,小儿出生后身体怯弱,肝肾精血不充,筋骨失养而痿弱不用,而致“五软”“五迟”“五硬”“痿证”。柳少逸先生认为,通调气血、安和脏腑、疏通经络、平秘阴阳是脑瘫的临床治疗大法。小儿脑瘫的治疗重在及时,贵在坚持,临床上往往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如采用针灸、中药、推拿、药浴结合现代康复医疗技术治疗,每每取得良效。在脑瘫治疗中,柳少逸先生以方证立论,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脏腑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通经脉与荣经筋相结合,进行临床辨治。
2 柳氏支沟阳陵刺方组方释义
柳少逸先生强调“针必《甲乙》”,立方取穴精炼,功效、主治明确。柳氏支沟阳陵刺方由支沟、阳陵泉组成。①支沟穴:《针灸甲乙经》有“咳,面赤热,支沟主之……马刀肿瘘,目痛,肩不举,心痛支满,逆气汗出,口噤不可开,支沟主之。热病汗不出,互引颈嗌外肿,肩臂酸重,胁腋急痛,四肢不举,痂疥,项不可顾,支沟主之。男子脊急,目赤,支沟主之。暴喑不能言,支沟主之”的论述。柳少逸先生在《脑瘫病中医治疗康复技术讲稿》[1]中提到:“《标幽赋》有‘胁肋疼痛针飞虎’,《肘后歌》有‘飞虎一穴通痞气,祛风引气使安宁’的论述,所以支沟穴伍足少阳之阳陵泉穴,有小柴胡汤之功效。”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柳少逸先生选用本穴取其通关开窍、活络散瘀、通达脏腑之功,有类小柴胡汤调达枢机之功。②阳陵泉穴:《素问·刺腰痛》有“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顺。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的论述。柳少逸先生分析认为:“盖人之足三阴三阳及奇经八脉诸经,除足太阴脾从膝骨内廉入腹属脾,他脉皆从腹脊而上循转,且带脉围腹一周。少阳主枢,枢废则循循然不可俯仰,不可以顾。取足少阳之合穴阳陵泉,以枢转气机,则诸症悉除。盖因少阳合肝,肝旺于春,木衰于夏,故夏不见血。”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因其擅治筋病,故有筋会之称,有调达枢机、疏泄肝胆、和络舒筋之功。可见阳陵泉穴肝胆相照,偏于疏导身体下半部分气机,亦有小柴胡汤调达枢机之功。
柳少逸先生认为,选用支沟、阳陵泉配伍,寓有太极原理。阴阳互根,阴阳之根同于肾。肾中元阳,又称命门之火,为少阳相火之源,少阳之根出于肾。《灵枢·本输》有“少阳属肾”之说。元阳闭藏即是少阴,元阳活动既是少阳。元阳为全身动力的根源,《难经》称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慎斋遗书》认为:“枢机有二,一者两肾中间一阳藏处,命门是也……人身之枢也。”人体开合、升降、出入之枢,不动在少阴,动在少阳,故《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少阳内联三阴,外出二阳,为入病之门户,出病之道路。少阳在足为胆,脏腑活动均听从胆的决断,在手为三焦,三焦分属胸腹,是水谷出入的道路,其经脉布膻中,散络于心包,总司人体的气化活动。三焦主少阳相火,导引命门元气和胃气分布周身,上焦心肺,一气一血,赖宗气之输布。下焦肝肾一泄一藏,赖元气之蒸腾。中焦脾胃一升一降,赖中气之转输。故《难经》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主持诸气”“水谷之道路,气之所始终”。《中藏经》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上下左右皆通,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二穴合用,今名支沟阳陵刺方,有调达枢机、和解少阳、解痉制挛之功,尤其对于脑瘫“五硬”者,乃必取之法。支沟、阳陵泉相伍贯通上下、前后、左右气机,使枢机得调,经络贯通。
3 病案举隅
3.1 病案1 患儿,男,年龄4岁,2012年7月16日初诊。主诉:出生至今行走不稳,言语落后,伴行为孤僻。现病史:患儿为足月剖宫产,产时未见异常,出生后3翻6坐9爬均按时完成,2岁时会叫爸爸、妈妈等复音词汇,但吐字不清,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未予以治疗,一直以来言语表达进步不大,不与人交流。诊见患儿智力反应可,认知及理解能力可,有简单运算能力,独立行走不稳,不与同伴玩耍,常自言自语,听力未见异常,无发热恶寒、恶心呕吐,睡眠、饮食、二便可,神志清楚,精神可,未闻及异常气味,体型略消瘦,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查体:双上肢肌力Ⅴ级,肌张力基本正常,粗大运动及精细动作可;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基本正常,双膝腱反射(++),双巴宾斯基征(-),双侧踝阵挛(-)。西医诊断:脑瘫。中医诊断:五迟;辨证属心肾不足,元神失养。治法:益元荣脑,补血养神,调达枢机,理气开郁。处方:①支沟阳陵刺方合四神聪穴。②支沟阳陵刺方合治痿九穴(气冲、足三里、百会、上巨虚、下巨虚、人迎、大杼、膻中、风府)、人中伍委中。施术要领:两组取穴隔日交替应用,针刺6 d休息1 d,2周为1个观察期,不留针,平补平泻。以上处方结合语言训练,经过1个月治疗,患儿言语稍有改善,能主动与同伴玩耍,行走较治疗前平稳。针方调整为:①支沟阳陵刺方合荣督九穴(长强、腰俞、命门、筋缩、至阳、大椎、风府、百会、人中)。②支沟阳陵刺方合腕踝十二原。针法同前。观察患儿无明显不适,家长配合默契,治疗3个月后智力、反应明显进步,词汇量增加,吐字清晰度明显改善,仍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状况有改善,交流态度差,认知及理解能力有改善,有简单运算能力;能站立行走,平衡度提高,双上下肢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治疗6个月后,患儿运动、智力、言语基本改善,能送幼儿园就读。
3.2 病案2 患儿,女,年龄3岁6个月。2012年9月8日初诊。主诉:出生后至今发育迟缓,行走不稳,智力、语言落后。现病史:其母代述患儿系足月顺产,产程长,出生后无哭闹,不会吃奶,无缺氧、发绀,就诊于莱阳市某医院,经相关治疗(具体不详)后,开始哭闹、吃奶,半个月后出院。此后生长发育均较同龄儿童落后,出生后20个月才能行走,且行走不稳,易摔倒,会叫奶奶、爷爷、妈妈、爸爸等简单称呼,不会表达短句。诊见语言不流利,会说简单的词语,行走不稳,智力约等同于2岁小儿,神志清楚,精神可,饮食及二便正常,面色无华,目光略呆滞,苔薄白,脉沉细。查体:双上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基本正常,粗大运动及精细动作可;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内收角正常,腘窝角正常,双足背屈角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双巴宾斯基征(-),双侧踝阵挛(-)。西医诊断:脑瘫。中医诊断:五迟;辨证属肝肾亏虚,脑髓失养。治法:益元荣髓,补血养神,调达枢机。处方:①支沟阳陵刺方合治痿九穴。②支沟阳陵刺方合人中伍委中、足临泣伍内关。针刺施术:两组取穴隔日交替应用,针刺6 d休息1 d,1个月为1个观察期,不留针,平补平泻。上述针刺方法结合言语训练治疗,经1个月治疗后,患儿的认知能力较治疗前提高,言语尚能流利表达,清晰度改善,无简单运算能力,独立行走较前平稳。治疗3个月后,患儿智力反应改善,词汇量增加,语言清晰,注意力集中,运动行走平稳,双脚能跳起。
4 体会
本文所用支沟阳陵刺方是柳少逸先生临床所创立有效刺方,用于治疗闪腰岔气、运动性疾病及小儿脑瘫。柳少逸先生认为,支沟阳陵刺方有调达枢机之功,能通达三焦,疏通气机,交通任督,调节脏腑。临床中多合四神聪穴、治痿九穴刺方、荣督九穴刺方、人中委中刺方、腕踝十二原刺方、足临泣内关刺方等化裁。柳少逸先生博极医源,深究针法,不主张进针后留针,他将针灸留针比喻为“水沟中插木棍”,留针必然影响经气运行。
柳少逸先生立方讲究“理必《内经》,针必《甲乙》”,支沟阳陵刺方,有和内调外、营左养右、导上宣下之功,借助于三焦,以“腕踝十二原”激发脏腑元气,合以荣督九穴刺方益元荣督,补养气血;四神聪穴刺方升阳举陷,醒脑开窍;治痿九穴刺方也称独取阳明刺法,可荣督益髓,濡筋养血,益气举陷,通脉导滞;人中伍委中刺方能开窍醒神,荣督通脉;足临泣伍内关可调达枢机,交通心肾。今不揣浅陋析之,请各位同道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