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重联系”的数学课堂建构
——以苏教版四上《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教学为例

2019-01-07

江苏教育 2018年89期
关键词:射线线段直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教育教学应注重“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一“基于三重联系”的课程总目标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当下教育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构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小学数学的必备品格应“帮助教师开展‘基于三重联系’的教学,以改善其教学”。[1]作为一线教师,应开展“基于三重联系”的课堂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拟以苏教版四上《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尝试建构“三重联系”的数学课堂。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观察、想象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射线、直线和角表象的形成过程,建立“无限长”的概念,理解线段、射线、直线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使学生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描述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并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以下四个教学模块。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出示谜语):有始有终——打一数学图形。(学生猜出是线段)

师:线段有哪些特点?你能画一条线段吗?它有多长?

师(引入):线段是我们学过的内容,它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今天我们学习和线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图形——射线、直线和角。

通过四字成语的谜语导入,激活学生对旧知——线段的知识回忆。引导学生描述线段特点、动手画线段、测量线段长度,让其感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唤醒原有经验,为学习直线、射线和角的特征作铺垫。

二、例题讲解,探究新知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射线。

教师出示霓虹灯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灯射出的光线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射线是怎样的图形?你能把画出的线段延长为射线吗?能量出射线的长度吗?

师(总结):射线的定义与特点,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如图1)总结。

文献报道金芪降糖片成分检测大多数为液相色谱紫外或荧光法,且目前对金芪降糖片代谢产物测定的研究也较少,本实验首次使用灵敏度高的UPLC‐MS对金芪降糖片成分及其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综合研究结果将对金芪降糖片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图1 认识射线

2.认识直线。

师:其实数学里还有一种线,它也是直直的。这种线——无始无终。你能画出一条无始无终的线吗?直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

生(总结):这条叫作直线。把线段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无始无终的直线(如图2)。

图2 认识直线

3.比较、归纳。

师:仔细观察射线、直线,把它们和线段比一比,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如表1和图3)

表1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异同

图3 线段、射线与直线的比较

通过整体辨析,学生在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能力,感悟数学知识总是存在着变与不变的奥秘。

(二)认识两点间的距离

1.观察比较,揭示概念。

揭示: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

2.测量距离。

通过“量一量图4中A、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毫米?你量的是哪条路线?是什么图形?”等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认识两点间的距离概念。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图4 两点间的距离

3.认识角。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射线,现在,我们来画射线。以一点为端点,画两条射线,形成的什么图形?

师(板演画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介绍角的符号和记法)

通过旧知新解,进一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应用射线的特征巩固所学,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整体认识,内化认知结构。

三、拓展应用,巩固练习

1.猜一猜:图5哆啦A梦口袋里藏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想的?

2.画一画

(1)过一点画直线,可以画几条?

(2)过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几条?

3.数一数:图6中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

(图5)

(图6)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必要途径。练习形式的多样性、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练习内容的科学性以及练习情境的趣味性对知识的巩固十分重要。因此,本节课设计的三个类型的练习题,关注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内容均进行了巩固,同时由基础的概念辨析,到有趣的竞赛画线,到规律数角,层层递进,发展思维。

四、梳理内容,总结升华

师(总结):其实,我们这节课的时间就像线段一样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数学学习就像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学无止境,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无尽的数学知识海洋中勇敢探索!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学生思维总结提升的重要形式。同时,数学学习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我们的生命如同线段,学习却如射线,学无止境。

【教学反思】

一、关注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并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式的图式网络系统。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以网络结构和图式的形式长期储存。“就现实而言,小学数学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部分内容,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我们却往往忽视了其各自内在的联系。”[2]每一领域新知的学习都是基于原有知识的提取与发展,教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将原有图式知识表征出来,为新知提供解释。

“认识射线、直线和角”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基础上的后续学习,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设计以“有始有终”的线段引出学生对线段知识的回忆,进而复习“线段有哪些特点?你能在随堂本上画一条线段吗?多长?”来回忆线段“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限长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学习“有始无终”的射线、“无始无终”的直线、“一点引两条射线”组成的角,让教学基于学情,让学习发生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二、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而不同学科是基于不同方面来阐述知识和理论的体系,因此,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密切相关。数学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把握学生心理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学知识融汇人文学科知识,可以借鉴人文学科的语言特色来帮助数学教学。如今,在多媒体和大数据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借助科学发展的成果,也将会给学生带来视听触觉盛宴,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

《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的教学,通过三个四字成语“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贯穿知识教学全程,结合语文学科的语言特点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克服知识难点“无限长”的理解问题。动画展示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直线,让学生在动态变化中感知“无限长”的含义。让学习真实发生的教学应巧妙地融合各学科知识,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三、关注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20世纪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化数学”思想,在具体教学中,这种现实化的数学往往表现为“浅层联系”和“深层联系”。“所谓数学与生活的浅层联系是指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之间‘貌似神不合’的联系”,而深层联系“指教师将数学知识有机地融入自己所选定的生活场景之中”。[3]

教师设计《认识射线、直线和角》一课的教学时,应先着眼于知识的逻辑结构与系统整合,再思考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知识背景。串联整节课的活动有谜语、生活中的“灯光”、问题情境等,这些似乎可以看成“浅层联系”,但也含有“深层联系”。知识的学习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一脉相承的:通过创设一个情境背景,环环相扣,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借助有效问题情境的牵动,引导学生思维的连续性。课堂结尾时,将数学的图形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互贯通,为学生开启行走于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通道。以“线段”和“射线”来寓意生命与学习,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品味人生。联系生活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一个图形不仅仅只是几何图形,它还代表一种意义,一种生活的智慧。

猜你喜欢

射线线段直线
多维空间及多维射线坐标系设想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怎样画线段图
数线段
画直线
画直线
话说线段、射线、直线
观察
你喜欢直线吗?
与线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