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小麦田一年生杂草效果与安全性

2019-01-07刘亦学于金萍余小龙赵美芹徐欣媛

杂草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药害甲基悬浮剂

李 琦, 刘亦学, 于金萍, 张 惟, 余小龙, 赵美芹, 徐欣媛

(1.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 300381;2.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北京 100125;3.北京大农时代农药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16)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占粮食总种植面积的2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3]。在小麦整个生育期中,杂草与小麦竞争光照、养料、水分、生长空间,严重影响着小麦的质量与产量[4]。我国发生草害的麦田面积达0.10亿hm2,有0.06亿hm2受严重危害,每年造成的小麦减产量约为40亿kg,减产率约30%,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亿[5-6]。

目前,化学防除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除草措施。然而,除草剂的长期过度使用、耕作制度的改变、粗放的田间杂草管理等因素,致使麦田杂草群落发生演替,抗性杂草发生严重,杂草抗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7-9]。除草剂的混配能够扩大杀草谱、降低用药量,并起到增效作用,是延缓杂草抗性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措施[10]。

甲基二磺隆是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制开发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类除草剂,杂草通过根和叶吸收后,在植株体内传导,使杂草停止生长后枯死,其具有残效期短、广谱、高效、无残留药害、对环境友好等优点[11]。双氟磺草胺是由美国陶氏农业科学公司开发的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是一种典型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12]。该药剂为苗后茎叶处理的广谱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其施药期长,冬前至早春均可,且适宜与其他除草剂、杀菌剂、植调剂等混用[13]。为了明确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使用剂量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相关的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药剂 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江苏省激素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1.1.2 供试小麦品种 供试小麦品种为津引159。

1.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进行,于2016年10月13日播种小麦,2017年6月18日收获。试验土地为壤土,有机质含量为2.09%,土壤pH值为7.8。试验地内主要杂草为雀麦(Bromusjaponicus)、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共8个处理,分别为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9(A)、12(B)、15(C)、24(D)g a.i./hm2,对照药剂处理为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13.5 g a.i./hm2(E)、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4.125g a.i./hm2(F),另加人工除草(G)和空白对照(H);小区面积为20 m2,每个处理重复4次。试验于2017年3月29日施药,施药时小麦为3~6叶期,禾本科杂草为3~5叶期,茎叶喷雾处理;2017年3月29日、4月13日人工除草2次。

1.2.2 调查方法及数据统计 分别在药后15、30 d 采用绝对值调查法,在处理小区内随机选取4个样点,每个样点0.25 m2,记录样点内杂存活草种类及其株数,计算株防效,药后30 d测定存活杂草地上部分鲜质量,计算鲜质量防效。

株防效=(对照区杂草株数-处理区杂草株数)/对照区杂草株数×100%;

鲜质量防效=(对照区地上部鲜质量-处理区地上部鲜质量)/对照区地上部鲜质量×100%。

于施药后7、15 d观察小麦生长情况,记载有无药害及药害的恢复情况;小麦成熟后,全区收获,计算小区产量。

使用DPS(v7.05版)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药后15 d,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各剂量处理对雀麦的防效均在90%以上,并且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单剂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雀麦的防效为92.6%,对播娘蒿、荠菜的防效也高于80%;单剂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对播娘蒿、荠菜的防效均在90%以上,但由于对雀麦无效,所以总体防效较差。

表1 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15 d小麦田杂草株防效Table 1 Plant control effect of mesosulfuron-methyl·florasulam 1% OD 15 days after application

由表2、表3可知,药后30 d,各药剂处理小区内杂草株防效相对于药后15 d整体略有降低,可能是由试验小区内新增杂草较多所导致。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各剂量处理对雀麦、播娘蒿、荠菜的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在80%以上,总体防除效果较好;单剂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雀麦的株防效、鲜质量防效仍高于90%,对播娘蒿、荠菜的防效略差;单剂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对播娘蒿、荠菜的株防效、鲜质量防效仍高于90%,但由于对雀麦无效,总体防效较差。

表2 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30 d小麦田杂草株防效Table 2 Plant control effect of mesosulfuron-methyl·florasulam 1% OD 30 days after application

表3 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30 d小麦田杂草鲜质量防效Table 3 Fresh weight control effect of mesosulfuron-methyl·florasulam 1% OD 30 days after application

2.2 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小麦安全性测定

施药后7、15 d观察各处理的小麦生长情况,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各剂量对小麦安全性好,无明显药害症状;药剂 30 g/L 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对小麦也无药害症状。收获时测产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小区产量要低于人工除草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为7.84%~11.46%(表4)。

表4 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施药后对小麦产量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mesosulfuron-methyl·florasulam 1% OD on wheat yield

3 结论与讨论

每种除草剂都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和杀草谱,单一除草剂不能完全防除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所有杂草,并且农田杂草的生物群落多种多样,而长期使用单一的除草剂又会引起杂草群落的演替,还可导致杂草抗药性的产生。除草剂的混用及混配可以扩大杀草范围、提高防效、延长适宜施药期、减少药害的产生、降低农药残留并延缓杂草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是提高除草剂应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14-16]。

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茎叶喷雾防除冬小麦田杂草雀麦、播娘蒿、荠菜效果较好,防效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试验剂量下,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30 d的合计鲜质量防效均高于85%,且未发生药害,对小麦的生长无不良影响。在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喷雾,施药后15、30 d,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在试验剂量下对小麦均有增产作用,增产率为7.84%~11.46%。综上所述,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在冬小麦田的用药适期为小麦出苗后,杂草3~5叶期,推荐剂量为有效量 12~15 g a.i./hm2。

猜你喜欢

药害甲基悬浮剂
UIO-66热解ZrO2负载CoMoS对4-甲基酚的加氢脱氧性能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新型坯用甲基与坯用甲基的性能对比分析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果树药害补救方法
农作物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酸碱中和滴定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