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019-01-06杨李芹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提问有效性小学语文

杨李芹

摘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带动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提高课堂效率。主要讲了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有效性;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但对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有效提问,是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和积极探讨的一个问题。但其基本原则,就是首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提问策略,以保证提问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抓住文章主题展开有效提问

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为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引导作用,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为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服务。教师的备课过程,就是为了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能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有条有理。课堂提问环节也一样,需要教师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任何临时的匆忙的决定,都会影响课堂提问的质量,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时,一篇文章的课文题目就是全文的核心句、主旨句,所以,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文章题目,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巧妙地提出问题。例如,在讲授《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时,笔者就以课文的题目为出发点,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展开了对文章的阅读,并且,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后找到了答案。即文章中所说的“沉默”,是指孩子们的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领悟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沉默”之后,孩子们开始意識到要关爱父母,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所以说,这段“沉默”是可贵的。

在讲完课文后,笔者模仿课文中的教师,也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有谁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课堂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许多学生都低下了头,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举起了手。这种情况,与本节课所学文章中描述的情况类似,笔者提议学生: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这篇课文,学习文中的小学生,以后要牢牢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在每年他们过生日的时候,送上一份自己的心意。通过这个提议,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也领会到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之所在,使他们从小学会感恩,心存爱心和孝心。

二、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精心提问

作为教师,我们在讲授某些课文时,会发现文章中有些某些词语或句子会在文中反复出现好多次,事实是,这些反复出现的内容不是多余的、无用的叠加,而恰恰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强烈、深刻表达。教师要抓住这些信息,引导学生探究挖掘课文的核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将这些反复出现设为提问重心,根据这些内容设计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笔者注意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于是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文中会三次出现这句话呢?这种反复或是重复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品读课文,理解了课文中重复出现的三句话,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这种爱是鼓励,是力量,是对生活的信念。然后,笔者又进行了拓展性的提问:“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什么话,是让你记忆特别深刻的?”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记忆之门,他们纷纷举手发言:“你一定能做到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迁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次的理解,深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提高学生答题的积极性

提问,是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对话,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要沟通交流方式,而绝非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首先就要使学生认识到,提问是你问我答,至少是两个人之间的一个交流讨论过程,而不是事不关己的一件事情,学生首先要清楚认识,端正思想,这样才能改善态度,积极投入其中。而后,当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合理的时间进行思考,使学生有机会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而不能一提出问题,就希望学生马上给出正确的答案,或是让学生急匆匆地回答。最后,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适当地加以提示,调整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使其树立自信心。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要多使用赞赏性和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例如,《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是最主要的人物形象,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于是笔者提出:“蔺相如的形象特点有哪些?”并随机抽取了一名学生来回答。这个学生回答得支支吾吾,笔者认识到他对课文的内容还没有足够的了解,于是笔者从课文内容着手,列举了其中蔺相如的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在经过思考后,这名学生说出了答案,有“机智”“忠诚”“勇敢”“谦虚”等,笔者对他的回答表示了肯定,并且带领学生为他鼓起了掌。笔者利用这种提问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提问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调控整节课堂教学的节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独特性和发展性,精心设计每个问题,从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季有东.浅析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J].学周刊,2018(2):98-99.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提问有效性小学语文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