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温暖留守儿童的校园时光

2019-01-06师春梅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

师春梅

摘 要: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呈增加趋势。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进入青春期后往往问题多多。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学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帮助留守儿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安全度过青春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中小学;帮扶策略

“用爱和鼓励浇灌的孩子懂得了感恩,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的糖果。虽然不赞成孩子买东西,但这份心意让人非常感动。换个方式也许那些调皮的孩子会发生让人想不到的改变。”这是一位同事发的一条朋友圈。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糖果送老师的是一名留守儿童。就因为老师多给了一点点关爱,才有了这样的一幕。说心里话,我被这对师生暖到了。

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呈增加趋势。父母因出外打工或其他原因不在身边,他们由爷爷奶奶看护。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进入青春期后往往问题多多。如何使他(她)们快乐地度过中小学时光,平稳度过青春期?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

一、值得关注的留守儿童现象

小力是我校八年级的一名学生,几年前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来几次;母亲来看望的次数更少。随着青春期到来,叛逆心理增强,诸如不写作业、抽烟等毛病越来越多,爷爷奶奶已渐渐力不从心了。

像小力這样的留守儿童,我校每个班差不多都有。他们无心学业,上学更多的意义在于校园里有玩伴。有时候,他们眼神中的迷茫,甚至无所谓,让人看了很揪心。当然,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会出现“问题”,但他们的确是值得关注的。

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享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得不到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呵护,有的孩子性格、心理出现了偏差。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从学校层面探索行之有效的引导帮扶措施,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阳光生活,是我们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多种举措关爱留守儿童

(一)建立联动机制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在家(校)表现、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并建立档案,为帮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建立留守儿童联动机制。班主任将掌握的留守儿童具体情况上报学校(教导处),并告知各科老师、校团委、宿管老师等,从日常的班队(团)活动、课堂学习,到饮食午休等全方位予以关注,以便及时引导和帮助。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与各科老师与留守儿童家庭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监护与教育工作。

建立联动机制,可以从多方面关注留守儿童,依靠群体的力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其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抓细抓实——让留守儿童阳光起来

1.营造宽松的集体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放下架子,抛开所谓的权威,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其次,教师对留守儿童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引导,而不是动辄批评甚至辱骂。再次,教师要慈中有严,严中有爱。对他们违反纪律的行为,要晓之以理,不姑息迁就;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要肯定和鼓励,切忌熟视无睹。还要充分利用班会、家访等,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这些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举动,让学生一点点感化,使其思想行为逐渐向上向善。

2.班级活动“委以重任”,让留守儿童重拾自信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这些留守儿童也是。我们可以因人而异,班级(团队)活动时“委以重任”,让他们发挥所长,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让留守儿童体验为集体奉献的快乐,从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如前面提到的小力同学,爱好体育,班上人缘不错。学校要举行运动会,班主任就把运动员报名、训练这些事都交给了他。接到任务时,他有些迟疑。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仅仅用了两天时间报名工作就完成了。之后,就看到大课间、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他督促运动员们训练的身影……改变不止于此,小力同学课堂上小动作少了,偶尔开始举手发言了,性格也渐渐变得开朗了,整个人变得自信了。

3.结对帮扶,防止留守儿童脱靶

相对于教师而言,同伴的帮助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结对帮扶,一是给留守儿童安排心细、上进的同桌,平时提醒、督促,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予以及时帮助、解答;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告诉老师,及早处理。二是在安排宿舍的时候,考虑诸多因素,尽量安排在守规则、爱学习的舍友当中,使留守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对帮扶,可以弥补教师管理上的不足,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动态尽可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防止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出现脱靶情况。

留守儿童总是能触动人们心底那根柔软的弦。留守经历往往给一个人留下心理创伤或遗憾。教师应带着爱心,去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长远来看,教师的关爱可以温暖留守儿童的校园时光,有助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亲社会行为,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

总之,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留守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的关爱和帮助。他们成长期间肯定会有反复,我们要有耐心,坚持付出,然后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叶敬忠.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N].人民政协报,2015-11-4.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